老年心血管病病人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及分析论文_史维静

老年心血管病病人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及分析论文_史维静

邢台市第三医院药剂科 054000

【摘 要】目的 探究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2011年11月~2014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用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对比2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服药依从性。结果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经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0%(47例),且服药的完全依从率为82.00%(41例),对照组患者经常规用药,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00%(31例),且服药的完全依从率为54.00%(27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患者实施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对服药的依从性,改善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从而加强临床护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临床合理用药;临床疗效;管理;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从而使得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几率逐年上升。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起病快的特点[1],是现阶段造成人类死伤、残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临床上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患者能够合理的用药。本文主要对50例患者实施临床合理用药干预,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详细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2011年11月~2014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治疗组(50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占28例(56.00%),女性患者占22例(44.00%),年龄在61岁~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41±2.35)岁。

治疗组男性患者占30例(60.00%),女性患者占20例(40.00%),年龄在62岁~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41±2.87)岁。

对比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等),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对比研究。

1.2 用药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即根据老年心血管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组:给予临床合理用药,即根据患者的疾病进行用药指导,服用药物的间隔时间根据医嘱来进行,做好适当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知晓率,定期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防止病情恶化等,还需要针对患者病情对服用药物的剂量、次数等作出相应的调整。

1.3 观察指标

对比使用常规用药的对照组患者以及实施临床合理用药干预的治疗组患者,其经干预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差异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 t检验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患者的显效例数为32例(64.00%),有效例数为15例(30.00%),无效例数为3例(6.00%);对照组患者的显效例数为24例(48.00%),有效例数为7例(14.00%),无效例数为19例(38.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服药依从性

治疗组患者实施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其服药完全依从的例数为41例(82.0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用药,其服药完全依从的例数为27例(5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于青少年,其主要是因为进入老年期之后,老年的全身组织、血管等都逐渐出现了障碍,其身体免疫力下降,活动能力降低,从而出现了心血管疾病,其致死率较高[2]。

本文研究中,治疗组患者实施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其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采用常规用药的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患者实施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其具体干预如下:

(1)合理用药。

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给予用药,对于经过掰开后会影响药效的药品,应该制止患者掰开,以免影响治疗的效果[3]。

(2)健康教育指导。

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关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等,在患者服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问题,护理人员也需要立即对其进行处理,解决患者提出来的各种问题,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

(3)定期观察指导。

在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若患者的病情出现变化,需要立即进行处理,而服用药物的剂量、种类等,都需要按照患者病情的变化而变化[4]。

对老年心血管患者实施临床合理用药干预,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用药干预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控制好服用药物的时间,一般来说,睡前用药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其他时间服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的风险。

(2)对患者实施用药的过程中,其用药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发病时间等来决定,每一种药物的剂量多少,都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病情变化,因此需要谨慎用药,对症用药。

综上所述,对老年心血管患者实施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对服药的依从性[5],进一步促进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同时,还能够丰富护理人员的临床用药知识,加强临床护理,从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文宣,纪霞.心血管病临床合理用药专题笔谈[J].青岛医药卫生,2012,44(5):398-400.

[2]丁华民,宋文宣.心血管病临床合理用药专题笔谈[J].青岛医药卫生,2009,41(1):79-80.

[3]李虎.心血管病的合理用药[J].健康向导,2014,20(z1):22-25.

[4]顼志敏.心血管病合理用药常见问题解答[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10):62-66.

论文作者:史维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5

标签:;  ;  ;  ;  ;  ;  ;  ;  

老年心血管病病人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及分析论文_史维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