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探究论文_然娜·阿曼哈孜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探究论文_然娜·阿曼哈孜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查干库勒乡中心学校 然娜·阿曼哈孜

初中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积累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其实已经遇到了很多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知识,形成了对个别信息技术知识的感性认识,这其实已经为学生理解和学好某些信息技术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讲到某些信息技术知识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常识来加深对信息技术课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障碍,更加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让信息技术为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服务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的设计原则

基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技术操作为重点的学科特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价值和应用价值,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生活化教学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开放性原则

所谓开放性的设计原则,即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打破教材的限制,对于同一问题的解决,不要一味开展标准化的教学,而是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2.价值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方案时,一定要选择有价值的教学素材,这样才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同时,增强生活化教学的针对性,加快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养成,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难易适中原则

对于初中生而言,信息化素质的基础比较薄弱,对于很多抽象化、复杂化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在理解和应用方面还存在能力上的不足,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生活化教学方案时,一定要难易适中,既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失去探究乐趣,又不能因为难度过大而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人本原则

人本原则就是要求生活化教学方案的制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信息化素质的养成。同时,教师在教学评价环节,要多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减少一味的批评指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等积极情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1.善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常识

很多同学一开始可能对计算机软件、硬件的理解和区分并不完善,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早就有该方面的生活常识和经验,所以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托,开展更加深入的教学,如在计算机硬件系统教学环节,可以从学生已知的鼠标、U盘、键盘、显示器等常见硬件设备入手,延伸到CPU、内存、硬盘等计算机内部的硬件设备,这样会在第一时间消除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陌生知识的心理距离,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扫除学习障碍。

2.善于发掘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

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开展教学外,还要善于发掘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只要是有利于教学和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生活教育素材都可以充实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来。一方面,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这是因为现在的网络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又能够实现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联系,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素材和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吃、穿、住、行、学、用、玩等生活环节出发,多搜集那些集知识性、生活性、应用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生活化教学资源,这样可以尽快营造出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3.运用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教学,加强实物的观察与操作

初中生活泼好动,思维方式比较直观、活跃,但是理性思维的发展还相对滞后,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多利用实物教具进行教学,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在抽象概念与客观实物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又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可谓一举多得。例如,对于CUP、内存、主板、声卡、显卡、网卡等,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地进行文字描述或图片展示,学生在下次看到实物时可能还是区分不了,教师只有多进行实物教学,并阐述各个硬件的功能和识别技巧,才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4.善于组织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形式下,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书面考试形式等传统因素的影响,教师多是机械性地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或者脱离实际陷入“题海”教学的弊端,这样会导致信息技术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很多学生甚至因此丧失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形式,使复杂的、深奥的、抽象的、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化、通俗化、具体化、生动化,对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增强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对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

5.善于布置生活化的课外作业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生活化,不应当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还应当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多思考、多探究,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更多的生活实践中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记忆,加快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形成。例如,在“键盘操作与汉字输入”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仅仅让学生在课上进行学习与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汉字键盘操作与汉字输入水平的提升,更多的是要依赖于现实生活中的不断练习和反复应用,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外给学生安排一些打字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多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

三、结束语

总之,生活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是新课程理念得以贯彻和落实的必然选择,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对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主动贴近初中生的现实生活和多样性的学习需求,多创设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学生信息化素质的养成与提升

论文作者:然娜·阿曼哈孜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  ;  ;  ;  ;  ;  ;  ;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探究论文_然娜·阿曼哈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