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论文_袁红伟

探索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论文_袁红伟

(重庆市长寿区晏家街道双园小学,重庆 长寿 401220)

摘要: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逻辑性,成为当今小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课程。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掌握,便于更好的运用在现实生活中,那么教师在课程中应该勇于承担起桥梁作用。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营造活泼开放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途径和策略

教育的最终目的始终是武装自己的头脑,更好的去生活,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在以往传统的教育下,教师往往会疏忽教学与生活的关系,陷入理论与实践的“泥潭”中,造成小学学习的知识无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尴尬境地。而生活化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改变这种现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将数学教学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他应该得到教育界以及社会更多的关注。小学数学教师应以生活技能为出发点,紧密结合生活化理念,创新数学教学课堂,提高数学知识有效性。让教育摆脱“学而无用”、“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观点。教育应该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融于生活,扎根生活,让学生不再掌握高深的数学而无关生活的技能,而应该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加对生活的认识[1]。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概述

托利亚一名苏联数学家曾经说过:“数学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小学生整处于人生的少儿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们一般都会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他们认识的知识较少,了解的生活技能不足、自控能力弱等等问题给教师们带来了一系列的教学问题,给教师们带来了不找的压力,也迫使教育界开创新的教学方法[4]。针对以上问题,近些年来,人们大力提倡将数学教学生活化,用简单易懂语言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小学生。让知识贴近生活,将故事与数学知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的老师带给学生不同的教学体验,同样的知识,不同的教育方式可以造成不同的教学效果。这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数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眼中那一门枯燥无聊的课程,但是事实上,它与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小学数学,他与平时生活的买卖交换关系十分密切。一名合格的老师,应该是将教材内容作为根本,切勿照搬照抄,语言生活化,举例子贴近生活,那么数学课程将是一场场生活技能的传授过程,欢乐的乐园。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数学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点开展各项活动,学生的积极配合,踊跃参与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该懂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学习的自觉性,主动去学习,这样可以得到比往常更高的数学质量和更快的学习效率。

(一)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教学知识

怎样才能促使学生主动产生学习兴趣呢?在教育过程中突出数学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心中树立学习数学知识的意识是关键。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引入生活问题实例,增强数学的实际应用,在课堂举例子的时候可以多举实际生活中的例子[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想要讲解数学计算题“5+2=?”,如果单纯、生硬的告诉学生答案,学生的脑子中很难形成数学思维模式,这时候我们可以将实际生活中买水果的例子加入进去,可以这样陈述:“有一天小明放学回到家,妈妈让他出去买水果吃,补充体力,他来到水果摊前看到他最喜欢的苹果和鸭梨,他想都吃,于是他买了5个苹果合个鸭梨,那么他现在拥有多少个水果?”。采用实际例子又夹杂着故事情节,这样的方式既能够将虚幻思维模式贴近生活技能并且具体化,又能够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知识,让知识简单化,让枯燥数学生动化。

(二)从无到有的学习,提升学习兴趣

在教育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基础不一样,很可能出现多次传授知识点给同学仍不能够学会、吸收知识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学生一些鼓励,鼓励、赞美的语言可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2]。例如,在教授乘法运算的时候,可能孩子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样数学模式,在他们日常生活中不是很常见,多数的学生都是零基础,多于他们的学习会有一些困难,当我们提问但具体某一位学生的时候很可能这位学生不会,面对学生感到尴尬的时刻,老师应该缓解学生的压力,不应该采取惩罚措施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该说“没关系”、“再想想”、“多试试”等委婉的语言,并采用温柔的语气,切记不要让学生感到没有回答上问题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产生羞愧心,这样反而适得其反,终会影响下产生抵触学习的心理。

(三)生活问题演变成为数学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涉及到数学问题,例如,市场买菜、卖水果、交换礼物、查找页码等等小的生活细节,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理论。因此老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总结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数学所学的基础知识是解决,这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学习的效果。课堂上老师应该举出更多的生活例子,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脑子中树立数学思维模式。在以后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利用数学思维模式去化繁为简,简化为题,提炼数学知识。例如,在现今时代人人都有手机,手机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老师可以在教孩子们学习数字的时候,可以这样提问:“谁可以记住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的电话号码,举手说出来。”运用孩子本身的生活技能来深化知识框架,进一步传授数字的辨认,从一位数字渐渐过渡到两位数字以及三位数字。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索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对于小学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他与小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对于提升小学生的生活能力。和日常生活技能、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创设日常生活情景等方式将会带来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对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提出一些措施,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伏军建,杨艳群,胡兵役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20(1):19-19.

[2]汤小明.穿透生活把握数学--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5,38(26):14-14.

[3]张翼.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考试周刊,2017,35(12):77,134.

[4]张剑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7,29(8):163.

论文作者:袁红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  ;  ;  ;  ;  ;  ;  ;  

探索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论文_袁红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