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审计中应把握的原则和方法论文

浅谈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审计中应把握的原则和方法论文

浅谈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审计中应把握的原则和方法

文| 单晓鹏

摘要: 随着现代化管理理念不断在我国推行开来,国有企业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审计作为公司运营管理的监督部门,需要定期对公司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进行审查。本文将研究范围聚焦在内部控制中的内控制度环节,从内部审计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目前内控制度审计过程中,容易陷入的两个误区,同时提出了内控制度审计过程中应把握的五项原则,并给出了三项主要方法。

关键词: 内控制度 内部审计 原则和方法

内控制度审计的重要意义

21世纪以来,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不断在国有企业内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关注公司的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内控制度审计是内控管理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内控制度审计,不仅是国家监督的总体要求,同时也是公司自身的发展需要。

是国家监管的总体要求

近年来,党中央对国有企业的监督持续加码。2018年,国资委监事会职能划归审计署,审计署企业派出局对中央企业进行了常住监督。在此情况下,内部审计如何贯彻落实国家监管要求,为企业把好内控管理的第一道关口显得尤为重要。内控制度审计是内控管理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自我管理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国有企业内部广泛开展内控管理审计,符合当前国家对国有资本监督的总体目标,同时对国有企业自身发展大有裨益。

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方面

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有别于一般的企业模式。如何处理好党委常委会、董事会、经营层的关系,如何厘清各级决策机构的管理界限,是建立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方面。现阶段,多数企业通过内控制度明确各层级的管理界限,因此,开展内控制度审计对公司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进行全面的检测,有利于公司完善治理体系。

重要性原则

内控制度体系覆盖了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是公司依据实际情况,对经营业务流程化制定的管理标准、管控重点。内控制度审计关注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测试,可以有效地保障公司的平稳运行。

与上面情况相反,内控制度审计容易走上另一个极端,即过度考虑实际情况,造成制度执行缺乏刚性。沿用前面的例子,如果该公司采购了一台价值5万元的生产设备,未经招标比价。审计发现问题后,采购人员强调该采购事项事出紧急,为保障生产才未履行比价程序。表面上看,该行为可以被谅解。但做进一步思考,依据重要性原则,该采购行为缺少相应的控制程序,虽然存在一定的特殊情况,但如果不坚决予以制止,将影响制度执行的刚性。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当根据情况,把握好审计的原则。

内控制度审计容易陷入两个误区

内控制度审计的关键在于把握和理解好审计的尺度,既要符合管理实际,又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现阶段内控制度审计容易陷入两个主要的误区:

产品类别进一步划分为:机电产品(较轻)、机电产品(较重)、轻工产品(较轻)、轻工产品(较重)、农林牧渔和其他产品。美方现已正式公布的500亿美元征税商品清单,涵盖了1 102个税号的产品,此外,在4月份提出考虑在301条款下追加1 000亿美元征税商品,将涉及更大范围的产品。我国出口美国第一位的机电产品(轻、重)将受到重大冲击。其中,机电较轻类涉及贸易金额970亿美元,机电较重类涉及370亿美元,占征税商品1 500亿美元的89%;占2017年我国对美出口机电产品(轻、重)的69%。

过度强调制度执行的刚性,脱离实际

(1)原料处理。冻猪皮自然解冻,洗净,去脂肪,清洗后煮制3~5min,捞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去毛,切分成长5~8cm,宽0.5~1cm的条状,放入泡制液中泡制12h,捞出,加入调味料。

过度考虑管理实际,缺乏刚性

In order to have better insight into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posed MOSFET structure, the physics based compact analytical model of the surface potential and threshold voltage has been presented in this section.

内控制度审计中应把握的五项原则

由于对内控制度审计原则把握不同,造成了目前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不同的审计判断。因此,在进行内控制度审计前,要明确几项重要原则,这对内控制度审计有较大的帮助。

从内部审计角度看,战略一致性是内控制度设计的关键。因此在进行内控制度审计中,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应与公司战略保持高度一致性。需要关注:一是内控制度是否符合公司总体的战略要求,相冲突部分应予以更正。二是内控制度是否能够支撑公司战略,应完善重要支撑制度。三是内控制度是否能有效保障公司战略的执行。

战略性一致性原则

(2)使用第三方软件,如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采用了Radius Manager、Free Radius、My SQL等软件构建系统。

从3图可以看出,砂质黄土的孔隙比随着垂直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但减小的幅值不大,曲线较为平缓。同时,砂质黄土的孔隙比随砂粒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其增幅表现出与渗透性相一致的变化规律,亦即当砂粒含量由30%增加至35%时,其孔隙比增加的幅度较小,而当砂粒含量大于35%后,其孔隙比增加的幅值逐渐增大,这是由于砂粒含量的变化会导致土样中颗粒间赋存状态的改变,直接影响着试样孔隙比及最终压缩量的差异。

系统性原则

内控制度应当是完善的、系统性的,各制度应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审计过程中应关注:一是各项制度约束或鼓励的行为是否具有内在一致性,避免各项制度传递的精神不一致;二是各制度标准应当具有唯一性,在同一内控环节中,其标准应当是唯一的、明确的;三是制度体系应涵盖生产经营环节的重大风险点,避免存在制度外的风险敞口。

任何内控制度最终的目的和落脚点都是在于制度的执行。内控制度审计过分强调制度执行的刚性,容易陷入本本主义,忽略管理实际。如:某公司采购制度规定,所有采购物资均需招标比价。但实际过程中,某公司对于部分经济价值低于1000元的物品采购,并未进行招标比价。上述行为显然违反了采购制度。如过分强调制度执行的刚性,该事项可定性为违反采购制度。但如果做进一步思考,该采购制度并未考虑招标采购金额的限额。对任何价值的物资采购均履行招标比价,显然不易操作,且实施成本较高。因此,跳出制度来看,问题的实质应当是招标比价限额。

是公司平稳运行的基础

内部审计经常受到时间和人员限制。在有限时间内,做好制度审计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审计重点应当集中于公司管控影响较大的重要制度。审前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类型、管理成熟程度、历史管理情况等方面,对所审计制度进行重要性评级,确定审计重点。二是在审计过程中,要跳出制度看制度,应关注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如前文所述,同样违反制度的行为根据重要性原则,可得出不同的审计定性。三是要对重点环节进行穿梭测试。根据审计准则要求,要对重点管理流程和把控点进行穿梭测试。

合规性原则

国有企业越来越强调合规的重要意义,内控制度是贯彻合规管理的重要抓手,内部审计应关注制度的合规性,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且要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不断更新。作为国有企业,对于国家制度的执行应当是无条件的、不打折扣的;二制度应符合上级管理要求。要明确“企业服从政府、下级服从上级”的管理思路,一级公司要符合政府主管机构的管理要求。下级单位的制度制定应当符合上级公司的总体要求。

在上述五项原则的指导下,内部审计可采用访谈、资料查阅、证据获取等方法对内控制度进行评审,目的在于进一步对企业的管理一致性、连续性进行审查。

内控制度的目标是规范和服务管理行为,因此内控制度审计应关注管理效率、管理经济性等方面。一是关注制度是否贴近管理实际。部分制度过于理想化,操作性不强。二是关注管理反馈环节。部分制度缺少罚则,或对于目标性的制度,缺少考核。三是关注管理的经济性。从管理经济性角度考量制度合理性,避免“花2元钱,管理1元钱”的情况出现。

2.大数据。收集分析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行为数据,能够更好地了解学员需求,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贵阳市建设的“党建红云”平台是运用大数据的优秀案例,其以“一个平台三个汇聚N 个模型”的模式,建设党建大数据融合分析平台,其中“一个平台”指党建大数据融合分析平台,“三个汇聚”指做好组织系统内部的数据汇聚,“N 个模型”指根据实际需要建立N 个大数据应用模型,如干部考核评价模型、基层党组织创新分析模型、党员活力指数分析模型等。

一般地,覆盖决策系统会包含冗余的条件属性而导致提取的覆盖粒规则不紧凑。为了能提取置信度不小于阈值θ((0.5,1])且覆盖值不低于η(η>0)的紧凑规则,下面引入规则蕴含关系框架下的覆盖决策系统属性约简的概念。

内控制度审计的主要方法

管理合理性原则

访谈法

访谈法是内部审计经常用到的,且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在内控制度审计过程中,访谈应当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访谈对象的选取应包含制度的制定层和执行层,有利于全面了解制度的总体情况。二是访谈内容要围绕制度的有效性展开。可以由业务环节入手,向访谈对象提问如何在制度的关键环节进行处理。三是访谈的方式可以是多样性的。初期收集信息阶段,可以采用非正式访谈方式,帮助审计人员尽快了解内控制度情况。

砂粒冲磨材料表面时,砂粒的速度方向与材料表面之间的夹角为相对磨损角度α.图5为砂粒冲磨试样表面的示意图(忽略砂粒可能因自转带来的影响).

流程测试法

内部审计应对内控制度的重点流程,采用模拟方式进行仿真测试,一是观察各项制度是否具有实操性,二是观察被测试者是否严格执行内控制度。三是观察各项制度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相互冲突和矛盾。

证据链法

内控制度审计过程中,应当充分掌握各制度执行的证据链条。一是各管理环节要留痕,且证据应当是明确的。如,在公务用车管理上,用车审批单必须有明确的用途,如果遗漏或模糊,应当做违规风险提示。二是证据链条要完整。各管控环节需要满足责任连续、管理连续、记录连续三个条件。

结语

内控制度是公司内控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内控制度审计是提升公司自我管理和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内控制度审计需要审计人员跳出制度看制度,只有不断的提升综合管理思维,才能更好的做好内控制度审计。

参考文献:

[1]郭英霞.新形势下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的审计[J].财会学习,2018,(9):156.

[2]张连辉.新时期财政部门财会内控制度审计简述[J].商品与质量,2015,(29):24-24.

[3]谢馨.新时期下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的审计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000 (008):P.139-140.

(作者单位: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  ;  ;  ;  

浅谈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审计中应把握的原则和方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