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投融资中的产权、规制及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高等教育投融资中的产权、规制及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张万朋[1]2004年在《高等教育投融资中的产权、规制及技术经济问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等教育产业的大发展和高等学校规模的迅速扩张,在国家财政力所不及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愈加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产业能否得到平稳、健康、快速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能否获得稳定的、充足的资金来源,融资就成为高等教育应该考虑的头等大事。根据现代产业投融资理论,对于高等教育产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可以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把高等教育融资问题放到高等教育体制变迁中去研究,着重于融资主体的制度规定性和融资环境的分析:一种是在既定的体制下进行研究,着重于融资的技术性分析。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中,我已遵循着第二种思路,从政府财政、政策性金融、资本市场以及其他可供借鉴的渠道等多方面对教育产业的融资渠道、融资方法和融资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然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高等教育产业发展资金不足决不仅仅是简单的资金问题,也不仅是融资技术和方法的问题,从深层次看它是个高等教育制度问题。笔者以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高等教育融资机制的重塑:一是融资主体的重塑,二是融资环境的重塑,第叁才是融资技术和方法的提高。因此,本报告将在博士论文研究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高等教育体制,特别是高等教育产权体制的变迁和改革、市场机制的引入对高等教育融资活动的影响上,而不只是对具体的融资技术和方法的探讨。全文分上、中、下叁篇,共12章。 第一章:导言。本章旨在阐明全文的写作宗旨、选题由来、研究对象、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对高等教育产业投融资研究的现状及其理论演变过程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指出目前在本课题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相关问题;坦陈了在本文的研究中将会遇到的主要障碍和难点以及在克服这些障碍过程中可能取得的理论进展或创新之处;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结构安排及主要观点作了简要的介绍。 上篇:高等教育产权问题研究。包括第2、3、4、5章。本篇从高等教育产权制度的变迁和改革入手,通过对构建现代高等教育产权制度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产权清晰问题、产权流动问题、产权结构多元化问题以及委托代理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讨论,以期为确立面向市场经济的真正的高等教育产业融资主体和建立规范的融资环境奠定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 中篇:高等教育经济规制问题研究。包括第6、7、8、9章。高等教育产业属于比较典型的经济规制部门,研究高等教育产业的经济规制问题对于指导和规范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融资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只有在规制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明确高等教育产业在融资时是应该面向政府?还是应该面向市场?抑或是在政府的扶植、帮助下借助于市场手段融资?本篇运用经济规制理论对高等教育产业的经济规制性、高等教育产业的市场进入(退出)规制以及高等教育产业的价格规制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剖析。 下篇:高等教育投融资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包括第10、11、12章。为了保障高等教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决定某项高教投融资活动以前,必须对该投融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这样,高等教育投融资方案就有了科学基础,使投融资方案确实落实并体现经济效益,真正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本篇从叁个方面对高教投融资技术经济分析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首先从静态的角度对高教投融资进行了技术分析,包括高教投融资额的估算、高教投融资回收率与高教投融资回收期、两种投融资方案的比较以及多个投融资方案的比较等;进而在高教投融资中引入了时间因素,充分考虑了在高教投融资过程中时间因素的含义并介绍了各种利息的计算方法:最后从动态的角度对高教投融资进行了分析,包括净现值分析法、内部收益率分析法、现值指数分析法、等年值分析法以及盈亏点分析法等。

刘继平[2]2008年在《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水务产业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城市水务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城市水务产业运行效率,本文通过对水务、城市水务、城市水务产业等基本概念的梳理和内涵界定,立足公共物品理论、自然垄断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权理论、外部性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及政府规制等经济学理论和国内外关于水务产业的相关研究进展,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理论开拓与实际应用为目标,以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时序和特定的地理空间为脉络,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配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城市水务产业的属性与技术经济特征,对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内涵、发展基础、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发展绩效及国外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构建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模型,并以四川省18个城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前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多年改革探索的实践,提出促进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9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主要思路和研究框架;论文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第二章对相关理论进行总结评述。首先从水务的含义出发,引出水务产业的概念,然后对与水务产业发展相关的经济理论以及国内外关于水务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小结,以此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叁章是关于城市水务产业内涵与发展基础的研究。城市水务产业具有一般公共产业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内涵和发展基础。本文把城市水务产业界定为城市范围内以自来水生产供应和污水收集处理为核心业务的涵盖取水水源、城市供水、节水、城市污水收集、处理及其回用等内容的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研究认为城市水务产业具有耦合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基本属性;具有区域垄断性、准公共物品性、外部性、资本密集和投资回收期长等技术经济特征。论文进一步指出城市水务产业的市场需求、市场主体、价格机制、政府规制及技术条件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基础,并对中国现阶段城市水务产业的市场需求、市场主体、价格机制、政府规制及技术条件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章是关于城市水务产业发展历程与发展模式的探讨。本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将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历程总结为传统的政企不分阶段、政府控制水务企业经营阶段及产业化发展叁个阶段;对中国城市供水排水行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对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结合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实践,概括总结出了四种发展模式:即城市供水排水纵向一体化发展模式、跨城市经营的大型水务集团发展模式、厂网分离发展模式和同城分区比较竞争发展模式。第五章对城市水务产业的结构、行为与绩效进行了研究。论文对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关于结构、行为与绩效的分析范式进行了回顾和评析,认为产业的结构、行为与绩效叁者之间应该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相关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通过对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的结构、行为与绩效进行实证研究,认为现阶段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的市场结构是行政性垄断与经济性垄断的复合体;通过分析城市水务企业的价格行为、投资行为和技术创新行为,认为现阶段的价格政策和管理体制不利于激励城市水务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过解析DMU绩效的含义,用数据包络分析理论(Data Envelope Analysis)构建了评价城市水务企业绩效的相对有效性分析模型,并以成都市不同服务区域、不同所有制的15家城市水务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所有制不是决定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存在市场竞争、规模效应和政府有效监管才是促进城市水务企业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第六章对国外水务产业发展状况及经验借鉴进行了研究。本章主要对美国、英国、法国等几个发达国家的城市水务产业进行了研究比较,认为国外水务产业的发展具有一些共性的成功经验:如以法律为保障的由政府主导的水务综合管理体制、以市场为导向的投融资体制、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的水价形成机制、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以及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第七章是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本章论述了建立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模型的意义,提出了建立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模型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法,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状况、水资源条件、城市供水、用水、节水及水环境六个方面的因素,建立基于层次分析理论(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的由39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模型,并以四川省18个城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第八章是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改革探索的研究。论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水务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如城市水务管理体制不合理,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及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国有企业垄断经营、效率低下,价格机制不完善,市场失灵,缺乏推进城市水务产业市场化改革和监管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配套政策等问题。近年来中国在城市水务投资体制、市场化改革、水价形成机制、水务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改革探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些实践探索对促进城市水务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第九章是促进城市水务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章在前面几章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中国应加快建立有利于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水务管理体制、坚持水污染治理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并重、加快推进城市水务产业市场化进程、尽快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整机制、切实发挥城镇供排水协会的作用及加强规制建设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研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课题,部分研究者在这方面开展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开拓性和启发性的工作。论文作者充分吸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根据这几年学习的经济理论和掌握的分析工具,结合多年管理城市水务行业的实际体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作者认为本论文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1)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研究路径。目前国内关于水务产业的研究成果不多,尤其是关于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系统研究成果就更少,那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供水行业市场化进程中的民营化或私有化讨论及政府监管问题,也有少部分关于水价、水权、水务管理的研究,只见“树林”不见“森林”,都不太系统。本论文按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的路径,探讨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问题。对“城市水务产业”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立足公共物品理论、自然垄断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权理论、外部性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及政府规制等经济学理论和国内外关于水务产业的相关研究进展,对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内涵、发展基础、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发展绩效及国外水务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了研究;构建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多年改革探索的实践,提出了促进城市水务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与已有的关于水务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相比,似乎显得要系统一些。(2)城市水务产业发展内涵的界定。国内关于“城市水务产业”一词使用的频率比较高,但很少有人对其概念进行界定。本研究在梳理学术界对“水务”和“城市水务”各种不同理解的基础上,对城市水务产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把城市水务产业健康发展概括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市场结构合理、市场竞争规范有序、供给满足城市生产和生活需要、城市污水能得到及时收集处理和回用以及政府监管规范高效;论文总结的7个平衡关系式和6个约束关系式揭示了城市水务产业中取水、供水及污水收集处理与回用彼此之间的有机的量化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对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深入研究。(3)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模式与适用条件。论文在考察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实践基础上,结合城市水务产业的有关工程技术和经济技术分析,概括总结出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四种模式,即城市供水排水纵向一体化发展模式、跨城市经营的大型水务集团发展模式、厂网分离发展模式和同城分区比较竞争发展模式,明确了每种模式的适用条件,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4)城市水务企业所有制性质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以成都市不同服务区域、不同竞争环境及不同所有制的15家水务企业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DEA有效性分析,得出了所有制不是决定城市水务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是否存在竞争、是否具有规模效应及政府监管是否有效才是决定城市水务企业绩效的主要因素的结论,为推进国有水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优化水务产业的所有制结构提供了实证基础。这与一般研究者就事论事的讨论城市水务企业民营化和竞争问题存在较大区别。(5)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模型。论文针对城市水务产业的特点,紧扣水务产业发展的城市社会经济因素、城市水资源因素、城市供水因素、城市用水因素、城市节水因素、城市水环境因素六个方面构建城市水务产业评价体系,建立了由39项具体操作指标构成的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模型,这39项指标基本反映了城市水务产业的全貌,评价模型层次清晰、应用方便,对于研究城市水务产业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象这样系统评价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评价模型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还不曾发现。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研究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应用型研究,涉及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资源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经济理论,还要涉及工程技术、企业运营等多方面的知识,更需要比较了解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的真实状况,因此,对研究者的综合知识要求很高。由于本人知识结构所限,论文存在缺陷在所难免。比如:对城市水务产业的结构、行为及绩效的研究,虽然有分析、有论证,但不够深入;由于时间紧、收集数据的难度比较大,对四川省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只用了2006年的数据,如果能够多收集几年的数据,从动态的角度对四川省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甚至把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模型评价,指导意义会更强一些;再比如论文提出对城市非基本用水通过水权市场配置的问题,文中虽然提到了水权,但并没有对水权问题进行具体探讨等,这些方面既是论文的不足,也是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王会宗[3]2010年在《中国铁路运输业行政垄断与引入竞争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根据中国对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铁路运输市场正逐步对外开放,经过改革后重获活力的国外铁路运输企业将与国内铁路运输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我国铁路运输业还要面临来自国内其它运输方式的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铁路运输业仍然依靠其行政垄断体制排斥和限制着行业内竞争,致使整个行业日益陷入困境。在上述背景之下,对我国铁路运输业行政垄断与引入竞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既有助于推进铁路运输理论研究,又能为在铁路运输业内部贯彻实施《反垄断法》提供现实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我们会发现,国内外学者虽然对行政垄断问题进行了许多非常有意义的研究,但其深度略显不足;国内外学者虽然对铁路运输业相关问题进行了许多极具价值的研究,但对该行业行政垄断问题的系统深入研究却较为少见。为了将现有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本文对我国铁路运输业行政垄断与引入竞争问题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分析,以期为我国铁路运输业进行旨在提高行业整体效率的行政垄断改革提供更充分的理论和实证依据。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首先,第1章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行政垄断与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然后,第2章通过对国内外行政垄断和铁路运输业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提出了对中国铁路运输业行政垄断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第4章和第5章。首先,第3章对我国铁路运输业行政垄断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回顾,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对铁路运输业行政垄断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然后,第4章以于良春等(2008)建立的行业性行政垄断测度指标体系为基础,对转轨期中国铁路运输业的行政垄断程度进行了测度;进而,第5章根据于良春等(2008)设计的行政垄断对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分析的指标体系,对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业在行政垄断之下的效率状况进行了指标体系评价,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了我国铁路运输业的综合生产效率状况和生产效率损失。第叁部分,包括第6章和第7章。首先,第6章基于对行业性行政垄断作用机制的推演分析了行政垄断导致铁路运输业效率低下的“双重路径”,并指出若要改善我国铁路运输业的效率状况,必须改革其行政垄断体制,引入竞争机制;然后,第7章在总结国外铁路运输业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铁路运输业开展有效竞争的叁大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铁路运输业进行有效竞争的前提条件和政策建议。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8章。这一章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在对我国铁路运输业行政垄断及引入竞争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本文主要使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统计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数理推导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比较的方法。本文对我国铁路运输业行政垄断与引入竞争问题的分析对前人的相关研究可能会有所补充,其主要创新点可简要概括如下:第一,测度了转轨期我国铁路运输业的行政垄断程度,并对该行业在行政垄断下的效率状况进行了评估,从而为我国铁路运输业的行政垄断改革提供了一些实证依据。第二,归纳了行政垄断导致铁路运输业效率低下的“双重路径”,并对铁路运输业有效竞争的效应进行了分析,对我国铁路运输业引入竞争机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叁,将国家理论用于阐释中国铁路运输业行政垄断的形成,分析了铁路运输业行政垄断实行与否给政府带来的收益和成本,对丰富行政垄断的成因解释有一定贡献。

李峰[4]2005年在《自然垄断中的规制与有效竞争》文中指出电信、电力、自来水、煤气和铁路运输等行业由于投资成本巨大,资产专用性强,投资回收期长,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被称为自然垄断产业(Natural Monopoly)。传统的理论认为,对于这些自然垄断产业,由于其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的存在,应该实行垄断经营,并由政府规制机构对其实行价格和进入规制。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英美等发达国家在自然垄断领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放松规制改革。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竞争之风席卷了电信、航空、铁路、电力等过去由政府垄断经营或严格规制的产业,在价格和进入方面都大大放松了规制,并积极引入竞争,建立竞争机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自然垄断产业进行了某些局部性改革,到90年代,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开始逐步推进,在政企分开和引进民间资金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十六届叁中全会提出要加快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在垄断行业要引进多元投资主体,建立竞争机制,对自然垄断行业要加强规制。我国在自然垄断产业的某些领域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从自然垄断的改革中可以看出,放松规制、引入竞争是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方向。但在自然垄断产业中应该怎样引入竞争、如何进行竞争、什么样的竞争强度和市场结构最为有效:引入竞争以后是否还需要规制,如果需要的话应该采取哪些规制方式最为有效,如何处理好竞争与规制的关系;在目前我国的自然垄断改革中,其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应如何确立,如何处理好私人参与与产权改革的关系等,都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讨。 本文共分为七部分。 第一章对自然垄断理论与政府规制理论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了梳理,为全文作理论铺垫。同时还对自然垄断产业的特征进行了大致概括。在规制理论中分析了规制公共利益理论、规制俘虏理论和规制经济论;还分析了马克思的微观规制理论和可竞争市场理论。 第二章对自然垄断中的传统规制方法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价格规制和进入规制。并对规制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第叁章对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引入竞争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扩大缩小了自然垄断的边界,使引入竞争成为可能;规制失效是放松规制、引入竞争的最直接原因。在本章对有效竞争理论的发展和标准进行了论述和思考,并认为有效竞争是竞争收益大于竞争成本的竞争,是一种适度竞争,并且要符合规模经济要求。 第四章研究了形成有效竞争的竞争模式。首先用网络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

周志太[5]2013年在《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协同创新网络研究》文中认为在网络经济时代,网络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科技进步关系也日益演化为一个复杂的创新网络。简单的线性分析方法无法透彻地、全面地理解创新,需要从系统、协同的角度来理解、把握和深刻认识,根据创新的系统方法和协同方法对创新行为做出新的解释,即协同创新网络是最为有效、最为现实的创新组织。创新网络与协同创新网络的两者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协同创新网络是创新网络之中,最具有活力和创新力的一个部分。这是由协同效应决定的。目前关于创新网络理论的研究角度主要有管理学、经济学及社会学等。而本文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即人与人利益关系的角度去研究。集群不等于集群创新,集群只是促进创新的重要条件,能否促进创新取决于集群内部的组织和机构间的知识交互过程,取决于集群内部创新主体的实力和创新欲望,取决于创新的外部条件完善程度,尤其是取决于协同创新网络的建立、健全水平。创新网络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熊彼特创新思想——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创新网络”的阶段。创新网络的层次,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叁个层次。宏观有国家创新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中观层次不仅有区域创新网络,而且还存在更为重要的协同创新网络;微观层次有企业创新网络。国家创新网络研究的对象是一国之内的各个创新行为主体,如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①,企业、政府、中介结构、金融机构等创新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的重点是创新主体间互动、知识溢出和协同创新模式等。目前,已进入协同创新时代,以应对科技的日益复杂化,不确定化,创新领域日渐多元化。没有哪一个创新主体能够超越某一特定的网络而独立完成创新的全过程,加入到一定的创新网络是规避风险、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增强创新竞争力的捷径。这样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协同创新使人们发现创新的第四种来源,即创新主体通过交互式学习而产生的协同创新。以往认为,创新来源只有研究型非营利机构、营利性企业和个人叁种。协同创新是一个基于竞争和合作机制的资源要素匹配过程,与一般的合作与竞争机制不同的是,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个创新要素或区域间的创新子系统不断地从不协同状态走向协同。它通过创新要素的激活,创新资源的共享,优化创新主体之间的资源配置,目的在于追求的资源要素的效用最大化,从而获取创新行为的最大效率。协同创新追求的是协同效应,其本质是益损与共的企业联盟或企业与院校间的互利合作新模式,以创新主体双方或多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促进创新要素整合放大和功效倍增,是指以知识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其发生作用的机理就在于各资源要素特定属性之间的协同,即要素属性之间的匹配性协调,从而支配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强化系统的整体功能,进而产生协同效应。这种资源要素属性之间的非线性的组合关系是协同效应的本质所在。正是这种强相互关系和强相互作用,使要素间形成特定的排列组合关系,进而形成了最佳组合的结构,这种结构最终实现了协同创新网络的整体协同效应。协同创新网络是指创新价值链上的不同参与主体,通过形成以水平联系为主以及垂直联系为辅的关系构成的,以网络组织(以虚拟组织为典型)的形式运作的,为了应对创新的不确定性和自身资源的有限性,遵循益损与共、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所有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要素和运行要素关系的总和,维持和改善这些协同作用机理的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互动关系总和以及相互作用过程和规律的总和。其发挥合作伙伴各自的优势,促进各个协同创新主体间的知识等资源共享和技术扩散,通过系列契约联结而成的多维向量的空间体系,最终实现知识的价值增值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其同时兼有官产学研中金合作组织和网络组织的优点,联合各方发挥各自优势,旨在组建一个完善的创新链。其本质特性是主体的“互动、互惠”和整合,这不但是指创新者在双向或多向的商务往来和信息交流过程中,任何一方都不是单纯的接受而只能是一种物质或信息的交换和互惠,即在双方互动中分享利益,而不是把自己的利益单方面建立在其他主体的单纯付出的基础上,只能是指在互动过程中,实现各自资源的统筹规划,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基于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在“创新集群——创新网络——协同创新网络”的研究框架中剖析广义制度环境的作用机制。系统论表明,一方面,国家创新网络的子系统之一是协同创新网络;另一方面,协同创新网络不但强调国内创新要素的互动互利互惠,而且强调国内创新要素与国外创新要素的互利互惠、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其将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与产业创新网络理论有机结合,强调创新因子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整合以促进科技进步。而国家创新系统,从全球的角度看,只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形式。协同创新网络的建设不仅仅是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的前提,更主要是国家创新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创新系统之间、创新要素之间、创新行为之间的协同,国家创新系统就不可能形成,更谈不上高质量和高效率。但两者层次不同,其功能也就不同。国家创新系统主要是利用中央政府的资源和力量,从宏观高度,提升科技进步能力;而协同创新网络虽可以是宏观、但更多的场合是从中观层面及微观层面,利用各级政府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创新进步。因此,国家创新网络与协同创新网络,可以是一致的。但是,后者强调的是,通过创新者的合作、尤其是协同,整合创新资源与创新行为,实现协同效应。国家创新系统不等于创新系统的简单相加,各个产业创新系统各具特色,成为国家创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则构筑各个产业创新系统的基础和相互联系的纽带,并与产业创新系统互融互动。协同创新网络由其内部运行网络、外部影响网络和中间网络组成。其中,前者的各个子网络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内部创新网络中的子网络与外部创新网络各个子网络相互影响、相互牵制,支撑和影响网络创新活动:各个子系统相互协同,促使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要素的结合互动,使其向系统传输能量。科技的内部系统居于科技系统的核心地位,它对协同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起主导与支配作用,直接决定着主体协同创新的绩效。科技进步的外部环境系统(市场环境、法制环境等)居于辅助地位,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协同创新主体能力的培育与发展。内部与外部协调系统之间,不断发生物质、信息、能力的交换,在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耦合条件下,影响到系统间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输人与输出。协同创新网络的有效运行,要求按照经济规律和科技进步规律的要求,依据其内部运行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之间输入、输出关系,充分调动机构内、外各种要素与积极力量,强化内外协调系统在两者之间的正能量机制,优化系统结构,规避多样化风险,促使创新系统的结构、功能处于最优化状态,实现协同创新网络绩效提高的目的。从经济规律出发,对协同创新网络进行分析、梳理,进而揭示其运动规律,从而使人们更加自觉地建设协同创新网络,进而提高科技的生产力。第一章,绪论。协同源于合作,但两者并非等同。合作划分为简单合作和复杂合作,复杂合作即协同,协同创新就是创新主体通过各种形式组成紧密型和松散型联盟,进而整合创新资源和创新行为,形成协同创新效应。协同创新与产学研结合的关系,前者简单,后者复杂,后者不限于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而是扩展到包括科技金融、科技中介等创新链上的所有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结合,与创新资源和创新行为的整合,也绝非是一个层次的概念。协同创新是以合作为手段,以获得协同效应为目标,以整合创新资源和创新行为为内容的。合作是手段,协同效应才是目的。院校与企业一样,都是创新的主力军。这是由科技创新的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决定的,也是由科学与技术日益融合为一的大趋势决定的。协同创新网络发展的理论框架及对策建议。以分析协同创新网络内涵、特性为基础,本文提出包括对协同创新网络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条件、机理及其目前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其中各个关键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对协同创新网络与技术引进、扩散和创新的互动分析。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在研究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从我国经济的现实情况和创新集群的自身发展需求出发,分析集群与创新的关系;创新集群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分析并界定创新网络、协同创新网络等相关概念;创新网络与协同创新网络的关系。其次,剖析协同创新网络理论的内涵、特性的持续成长因素和机制。再次,对网络资源能力与其绩效进行分析及评价。最后,对协同创新网络的实现环境和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建立协同创新网络的理论框架。第二章,知识共享是指创新主体的员工或多种组织的合作团队在组织内部或跨组织间,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交流和知识讨论,通过一系列知识的交流,扩大知识的利用,并产生知识扩大和知识创新的效应。第叁章,协同创新网络的理论与模式研究。从独立研究与开发(本文简称为研发)转向合作研发能够突破自身资源瓶颈,缓解研发主体在资源上和知识积累上的不足,产生“合作剩余”和社会福利的效应。从合作研发转向协同研发,不但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而且能够实现创新主体的要素和行为互动,通过这些互动行为,产生创新的网络协同效应。协同创新,是指以优势互补或资源共享为前提,以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和参与,益损与共的企业联盟或企业与院校等创新主体之间互利合作的创新模式。协同创新网络的机制,增进自身利益是协同创新的基本动机,还有应对知识和研发投资不确定性的动机,应对技术溢出的动机和获得竞争优势的动机。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大致可归结为四类:交易成本降低的理论,知识共享的理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理论和创新资源内部化、创新成果内部化的产业组织理论。第四章,协同创新的外部条件,包括制度条件,产权条件和法制条件。

何寿奎[6]2009年在《公共项目公私伙伴关系合作机理与监管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模式是介于外包和私有化之间并结合了两者特点的一种公共产品提供方式。PPP模式下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参与公共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共同分担风险,发挥各自的优势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由于人们对PPP模式合作机理的认识不够深入,加之PPP模式实施周期长,可以模仿的实例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PPP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在讨论PPP模式的经济特性和公共项目公私合作形成机制的基础上,研究PPP项目的产权结构与效率的关系,PPP项目的风险分摊机理,以及PPP项目的组织演化机理;建立了PPP模式的项目治理结构,以及处于困境PPP项目的管理决策方法;提出了PPP项目风险分担方式与风险管理方法,以及PPP项目政府监管政策与制度保障。最后以水务项目和公路项目公私合作为例进行PPP项目合作机理的例证分析。PPP模式与一般合同承包相比较具有其经济特性:联合投入,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次优性,社会成本节约大于社会福利损失,政府职能的双重性及PPP项目产权的明晰性等。通过分析PPP模式的经济特性,需要重新界定公共部门在PPP项目中的作用,科学设计PPP项目的治理机制,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研究PPP模式合作机理的主要理论依据包括:公共项目区分理论,有效竞争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激励性规制理论和PPP模式选择的资金价值理论。推行PPP模式必须设计科学的合作机制。为实现公共项目的投资效益,应建立收益公平分配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公私合作的双赢机制,以及公私合作功能与利益协调机制。考虑公共项目及准公共品的公益性,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与市场监督机制。为了控制道德风险,应该建立公私合作道德风险自律机制,提高道德风险成本,提高投资者的退出成本。关于PPP项目产权结构的研究表明:当私人公司控股时,社会成本节约水平取决于利润分配比例的高低;当国家控股时,社会福利损失较小,但私人公司努力程度低于理想水平。政府应根据公私合作带来社会成本的节约与社会福利损失的大小来选择合理的产权结构,对排它成本高的公共项目主要由政府供给。论文建立了PPP模式下项目治理的一般框架,即建立产权明晰,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基本对应,政府监督、合同约束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项目治理结构。根据能力原则和损失原则,论文讨论了PPP项目典型风险的识别与风险分担方式,对可转移风险建立了风险分担机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公私双方风险分摊系数及基于风险的利益分配方法。为有效控制PPP项目的风险,应该建立公私合作双方风险协同管理平台。由于公共基础设施PPP模式的实施时间长,合作中难免出现困境,本论文分析了PPP模式组织演变的一般过程。提出公私双方相互作用的利益均衡及稳定性,由双方的相互贡献系数及独立投资效用增长率共同决定,当一方对另一方贡献为正,则双方积极合作。研究表明,政府对处于困境PPP项目进行挽救的依据是破产的社会成本大于挽救补贴的社会成本。政府应根据项目的不同性质建立监管与规制方法,确立科学的监管途径。为了有效进行价格监管,本论文建立了公共项目PPP模式下价格形成机制的框架。论文应用Baron-Myserson理论,基于服务质量和成本建立了社会福利最大并满足私人企业参与约束和相容约束的激励机制设计模型,以诱导私人公司显示成本与质量的真实信息,并以成本与服务质量来制定管制价格。为了顺利推行PPP模式,提出应该建立的相关制度保障体系。文章以水务项目和公路项目公私合作为例进行PPP项目管理组织、定价机制、风险分担与项目回购的例证分析。

管顺丰[7]2007年在《产业创新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美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日本产业的全方位冲击,通过技术创新主导的产业创新实现了信息产业的突破发展,支撑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叁高叁低”的经济增长模式。日本、韩国则借助制度创新主导的产业创新,通过政府对战略性产业的重点支持、促进合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后来居上,实现了国家经济的腾飞。产业创新是推进现代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产业创新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产业界的重视,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就已经明确地将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但是,产业创新理论体系尚很零散、缺乏系统性,产业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或者是集中在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经验总结方面,或者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局部内容的研究与探讨,一些理论研究成果是产业经济理论与创新理论的简单融合。产业创新管理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方面。因此,建立系统的产业创新管理理论是丰富和发展产业经济理论、指导现代产业创新实践的迫切需要。本文以系统科学、创新理论为指导,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生物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产业创新管理进行了理论和应用研究。产业创新及其管理是复杂的大系统工程。研究产业创新管理,系统的产业创新理论是研究的基础,同时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理论创新成果的正确性和实用性。按照这一思路,本论文从产业创新理论研究、产业创新管理理论研究、产业创新管理理论应用研究这叁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1.产业创新理论研究产业创新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产业创新内涵的界定、产业创新原理、产业创新系统和产业创新模式等内容。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为基础,应用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创新理论,提出了产业创新是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制度创新的组合创新,并界定了产业创新的内涵;借鉴生物原理,结合产业创新的内涵和特征,揭示了产业创新的基因进化原理、合作竞争原理、权变组织原理、寿命周期原理和绿色创新原理。界定了产业创新系统的内涵;从微观层面和结构层面这两个层面上研究了产业创新系统的要素;提出产业创新系统的结构是由搜索子系统、选择子系统、生产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的,并探讨了各子系统的特点;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探讨了产业创新系统演进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产业创新系统优化的原理、机制和过程;提出了产业创新系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应用TOPSIS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总结了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制度创新的基本模式;借鉴生物进化理论,研究了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以产业技术创新强度和产业制度创新强度作为两个维度,提出了产业领先战略、技术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特色优势战略、市场拉动战略五个典型的产业创新一般模式。应用博弈理论,初步探讨了产业创新一般模式的选用方法。2.产业创新管理理论研究从产业创新战略、产业创新组织管理、产业创新政策管理叁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产业创新管理理论。初步建立起了比较系统的产业创新战略理论体系。界定了产业创新战略的内涵;提出产业创新战略体系由以优化产业创新系统为目标的系统优化战略和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产业竞争战略组成;系统地探讨了产业创新战略的战略制定、目标定位、战略对象选择等内容。在系统地研究了产业创新活动中政府的职能、产业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从策略政策、直接政策和环境政策叁个方面构建起了产业创新政策体系;从产业创新政策的目标、手段、风险及其防范等方面,初步地探讨了产业创新政策的管理。在产业创新组织及其管理的研究方面,提出了产业创新组织的宏观、中观、微观这叁个层面的组织单元——政府的行政管理组织、产业创新平台和产业战略联盟;以基本组织单元为基础,构建了产业创新组织管理的基本模式;根据产业创新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产业创新组织管理的两类典型模式——职能型组织模式和强化型组织模式。3.产业创新管理理论应用研究研究了产业寿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创新特点;以此为基础,应用产业创新管理理论,分析了在产业寿命周期不同阶段中产业创新系统的特点、产业创新战略、产业创新组织与政策管理。界定了产业集群创新的内涵;探讨了产业集群演进的路径与创新需求特征;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特点;以这些研究工作为基础,应用产业创新管理理论,对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创新管理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促进湖北省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实现湖北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择湖北省农产品加工转化业创新发展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提出了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产业创新系统优化战略和产业竞争战略模式选择,为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本文初步建立了产业创新管理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产业经济学和创新理论,为产业创新管理理论更深入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并为政府有效支持和引导产业创新活动提供了思想和方法上的决策参考与借鉴。

黄蕙萍[8]2010年在《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环境规制研究》文中提出在因竞争日益激烈而变得越来越狭窄的市场空间里,企业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发展所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显着,已经接近其约束边界,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也因此发生了深刻变化,充分考虑了资源环境约束的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不仅是企业能否取得更大的商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在重新界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建材产业为例,评价了其可持续竞争力的现实状况,实证了环境规制与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关联,探讨了环境规制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机制,并对建材产业如何通过实施产业准入规制提升竞争力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无疑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竞争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规制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以及相关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在研究中遵循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分析和演绎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主要运用了系统方法、实证分析、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本文重点研究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除绪论和总结外,主要研究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二章在资源环境的约束下,探讨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内涵,建立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第叁章以我国建材产业为例,对我国建材工业5000多家企业可持续竞争力作出实证评价,为制订提升建材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环境规制提供现实依据;第四章和第五章从理论上揭示环境规制与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内在联系,探究环境规制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叁种作用机制;第六章和第七章将我国建材行业作为案例,应用最优环境规制,研究设计“提升我国建材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准入政策”,提出具体方案和实施对策,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具有创新性的工作体现在:将企业竞争力的可持续性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企业竞争力统一到同一理论框架,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应该是充分考虑了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竞争力;通过实证评价,我国建材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并不强大,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环境规制的有效性不足;环境规制与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存在正相关性,并通过进入-退出、成本-收益和技术传导叁个层面的机制综合作用,影响企业可持续竞争力;严格的环境规制会提升环境敏感产业的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对于我国建材产业来说,根据进入-退出机制,制定和实施产业准入政策是首要任务。

李姬春[9]2008年在《市场化改革下中国城市水业政府规制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供水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产业之一,是维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整体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政企合一、垄断经营下的政府规制体制存在着严重弊端,导致供水企业效率低下,缺乏竞争活力,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等等,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状况的加剧,以及在全球性基础设施产业规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城市水业的规制体制改革与市场化竞争已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本文首先对政府规制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回顾,对规制改革的背景和国际经验、进行了概述,为整个论文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分别从供水规制体制与法规、价格规制、水质和服务规制、水资源和环境规制等方面对我国城市水业政府规制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以市场准入规制改革为重点描述了我国水业规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归纳了我国城市水业的开放模式,结合我国改革现状,分析了城市水业政府规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还从供水发展状况、市场化改革模式及特征、政府规制体系等方面,对一直处于中国城市水业领军地位的深圳水务集团的改革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我国水业规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实施政企分离,建立有效的现代规制体制,完善特许经营制度,推动以效率为目标的水业市场化改革;完善价格规制体制,建立科学的水业绩效评价平台;加大政府对水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等建议。

参考文献:

[1]. 高等教育投融资中的产权、规制及技术经济问题分析[D]. 张万朋.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2]. 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研究[D]. 刘继平. 西南财经大学. 2008

[3]. 中国铁路运输业行政垄断与引入竞争问题研究[D]. 王会宗. 山东大学. 2010

[4]. 自然垄断中的规制与有效竞争[D]. 李峰. 复旦大学. 2005

[5].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协同创新网络研究[D]. 周志太. 吉林大学. 2013

[6]. 公共项目公私伙伴关系合作机理与监管政策研究[D]. 何寿奎. 重庆大学. 2009

[7]. 产业创新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 管顺丰.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8]. 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环境规制研究[D]. 黄蕙萍. 武汉理工大学. 2010

[9]. 市场化改革下中国城市水业政府规制研究[D]. 李姬春. 复旦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高等教育投融资中的产权、规制及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