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的构成、机制与策略-以腾讯众创空间为例论文

核心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的构成、机制与策略
——以腾讯众创空间为例

项国鹏,钭帅令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 众创空间的兴起促进了社会创新创业,行业龙头企业主导的众创空间的作用尤甚,但现有研究尚未揭示这类众创空间保持强劲活力的内在机理。选取腾讯众创空间,对核心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的构成、运行机制与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核心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是核心企业依托自身产业资源,连接其他创业资源主体共同构筑的一体化、全要素创业生态系统;核心企业通过资源汇聚与整合机制、价值共创机制和生态系统代谢机制,实现众创空间的有效运行和持续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众创空间;核心企业;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1 研究背景

随着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创业对驱动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认可。而创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复杂活动,最明显的指标就是高失败率,这不禁让有创意的人心生畏惧,也让很多创业者受到重创。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已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作为面向大众创业所创建的新型创业集聚平台,众创空间是社会化创新创业的一类有效支撑载体,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不断涌现。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共有众创空间5 700余家,其中,由传统或新兴产业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主导打造的众创空间散发着强劲的发展活力,受到众多创业者的青睐与争相入驻,如海尔、腾讯基于自身产业资源建立的专业化众创空间。2018年9月《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中也指出,引导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鼓励具备一定科研基础的市场主体建立专业化众创空间。

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是创业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已有文献基于此对众创空间的概念、构成要素及功能特征等层面内容展开了不少研究,然而,对由核心企业主导的众创空间的关注度却远不够,尤其是涉及该类众创空间的构成及运行发展模式,人们知之甚少。在众创空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核心企业主导构建的众创空间能够脱颖而出,除了依托自身强大的产业资源优势外,更是得益于核心企业践行着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鉴于此,本文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出发,试图通过对核心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腾讯众创空间的案例研究,探索核心企业通过哪些主导活动使众创空间得以构建并实现高效运作,尝试归纳出其中的运行机制,进而丰富众创空间的构建与运作理论研究,并为国内其他众创空间的发展策略提供建议。

2 文献回顾

2.1 创业生态系统

Dunn[1]将生态学引入创业研究领域,提出了创业生态系统的基本轮廓。随后,学者们对创业生态系统展开研究。创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创业环境下,由创业企业和能够影响创业活动的组织共同形成的开放性系统[2]。其目的是整体性增强创业活跃度、提高创业质量、促进区域统筹发展[3]。创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特征使其构成要素颇为丰富,涵盖不同要素的理论模型被提出。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是:蔡莉等[4]认为创业生态系统由创业参与主体和创业环境组成,其中创业参与主体有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参与主体指创业企业,而间接参与主体是指提供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支持的大型企业、政府、投资机构、大学及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创业环境包括政策、文化、市场、基础设施等。为推动创业生态系统各要素间的良好运作,林嵩[5]提出资源汇聚机制、价值交换机制和平衡调节机制是生态系统重要的运行机制。虽然创业生态系统有不同类型,且每一类都具备其独有的特性,无法完全复制,但可以适当借鉴与模仿[6]

在生产车间参观时,我们看到工业化的机器在飞速运转,一本本精美图书、期刊杂志和教材教辅,都整整齐齐地叠放着。整洁的生产环境、有序的现场管理和国内外先进的印装设备,保证了印刷速度与品质。

2.2 众创空间及其运行机制

众创空间作为新一代创业孵化平台,科技部鼓励并支持将其打造成开放的创业生态系统。陈夙等[7]提出众创空间是众多创业活动在特定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复杂创业生态系统,由众创精神统领,形成创客和资源两大生态圈,同时包括基础平台与创业政策。戴春等[8]借鉴美国百森商学院的百森创业生态系统项目框架,认为众创空间应具备政策、市场、人力资本、金融、文化和支持六大要素。从众创空间的功能和特征来看,众创空间具备整合和有效配置各种创新创业资源的功能[9];具有知识共享性、资源集聚性、政策集成性、边界开放性以及自组织性[10];能够满足创业者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服务的需求[11]

(3)生态系统代谢机制。生态系统代谢机制使众创空间的创客和资源两大生态圈实现优胜劣汰与优化,从而确保众创空间能够可持续发展。对于创客生态圈,创客是维持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活力与发展的动力中枢。创业者申请入驻腾讯众创空间需要经过3轮审核,包括对项目计划书和创业团队构成的审核,审核通过的创业项目获取入驻资格。然而并非所有入驻腾讯众创空间的创业企业都能取得成功,只有那些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创意才能最终转化为项目成果,而项目又须有投资方认可才能获得进一步的资源支持。受这些淘汰机制的约束,腾讯众创空间不断有新的创客进入、也有老的创客离开,从而实现创客生态圈的优胜劣汰。而在资源生态圈方面,腾讯众创空间面向社会资源的边界是开放的。为吸引优质资源入驻空间,腾讯在入驻标准与行为准则等方面给予了限定,形成第一层淘汰机制。在运营期间,进驻的创业资源主体自主选择众创空间内创业项目给予支持,功能互补的资源企业可以合作形式对创业项目进行资源集成,而功能替代的资源企业之间将按照市场规则产生竞争,形成第二层淘汰机制。腾讯与众创空间运营商基于门槛标准,会对众创空间内资源企业的经营情况和服务表现定期进行考核与评估,不合格的将被要求限期整改或者取消空间资格,这就形成了第三层淘汰机制。资源生态圈在这3层淘汰机制的约束下不断更新换代,保证腾讯众创空间创业生态资源的长久活力和动态优化。

众创空间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内部运行机制的合理构建,即构成众创空间的多种要素间,以及各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10]。由于国内众创空间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有关其运行机制的研究也还在探索中。基于众创空间的自组织特点,汪群[12]认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通过资源获取、优胜劣汰以及价值交换机制能够实现自我管理,从而不断优化和完善系统结构;王丽平等[13]认为众创空间通过“四众”融合的运行机制可以促进创新创业,包括基于众包的资源组织机制、基于众扶的能力提升机制、基于众创的产品价值创造机制和基于众筹的风险控制机制;李子彪等[14]提出众创空间运行机制主要有组织管理、交流共享、教育培训、融资服务和商业服务,并将其与在孵中小企业价值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魏亚平等[15]则研究了高校众创空间的运行模式,得出生态系统的有效运作依赖于众创精神培育、创业网络嵌套、创业异质协同、孵化能力提升四大运行机制。

2.3 核心企业

岸线类型识别主要采用图上人工交互法的方式识别和外业核查属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岸线类型。结合海岸线数据等已有岸线调查矢量信息,遵循岸线识别原则,利用不同类型岸线在影像上的形态特征、纹理特征等特征,识别人工岸线和自然岸线类型。

(3)吸引创业者入驻。创业者不仅是腾讯众创空间的扶持对象,更是空间活力的来源和保证。入驻空间的创客与创业企业的数量直接反映了众创空间的吸引力,而创业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众创空间的创业服务能力。腾讯众创空间主要为互联网、文创与科技等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和创客服务,除了基础服务,更重视满足创业者深层次、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3.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旨在揭示核心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保持强劲发展活力的内在机理。现有研究成果尚且缺少对核心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的关注,而案例研究作为一种定性分析方法,适用于利用丰富的资料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研究问题[21-22],故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方法进行问题分析是合适的。

核心企业因其自身资源能力优势和中心地位而备受关注。Lorenzoni等[16]指出核心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的关键在于能够提出共享商业理念,具备吸引优秀合作伙伴的能力。朱嘉红等[17]认为核心企业处在集群网络的关键节点,具有网络构建与扩展功能,能够对相关企业及整个集群的发展形成重要影响。在创业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是生态系统的构建者、发展者和掌控者[18],在系统中发挥先导作用、占据关键地位,对其他主体和创业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谢永平等[19]认为,核心企业是网络扩展和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肩负引领网络发展方向、培育网络核心竞争力的重任,能够产生持续的合作创新能力。李春发等[20]指出核心企业能够利用其影响力、控制力和引领力,根据创新进程不断调整网络中的行动参与者。

3.2 案例选取与数据收集

案例选择依据理论抽样原则,即根据研究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本研究选取国内著名的腾讯众创空间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作为我国互联网用户最多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腾讯在2011年启动开放战略,2015年以“双创”为契机推出腾讯众创空间,除了将自身全平台资源开放给创业者,并连接外部合作伙伴资源,从软、硬件等多个方面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全要素创业孵化生态系统,为互联网创业者提供全方位资源和服务;同时,腾讯众创空间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吸引人才,拉动投资,促进就业。目前,腾讯众创空间已遍布全国29个城市,布局了36个线下空间,总面积超过100×104m2,拉动超过2 000万人就业,创造了超过900亿元的经济价值,成为全国“互联网+”创业创新产业型孵化领先品牌。因此,腾讯众创空间符合案例研究的典型性要求。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1)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上的相关文献;(2)腾讯开放平台|众创空间的官方网站内容;(3)腾讯、搜狐、凤凰、网易、财经等新闻门户网站上有关腾讯众创空间的报道;(4)腾讯创始人及高管的相关演讲、腾讯研究院发布的相关报告等。力求多主体、多途径获取资料,从而为案例研究提供充足的内容支撑。

4 案例分析

4.1 腾讯众创空间及其构成

(1)资源汇聚与整合机制。创业的难度与复杂程度在不断上升,单凭创业者自身资源能力几乎很难实现创业目标,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应运而生。腾讯众创空间通过汇集创客和扶持创业项目,凝聚了社会各界优质资源为创新创业不断输送能量。凝聚资源的过程体现了众创空间的资源汇聚机制,而输送能量的过程代表了众创空间的资源整合过程,腾讯正是利用这一组合机制完成众创空间为创新创业寻找和对接资源的功能。在资源汇聚阶段,以腾讯开放平台的数据资源和计算能力为依托的创建特征,让众创空间在搭建之初就具备了良好声誉与竞争优势,这为其吸引、寻求合作伙伴提供了极大便利。为了更好地满足创业者的资源需求,腾讯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委托资深第三方运营公司负责日常管理,引进知名创投机构组建创投联盟,创办青腾大学提供顶尖的产学研资源,引入各式创业服务商提供中介服务。于是,腾讯和外部合作伙伴提供的资源汇聚到众创空间,共同形成了一个资源生态圈。腾讯众创空间的一系列优势成为吸引创业者的“诱饵”,在对创业项目进行评审筛选后,成功进驻的创客和初创企业构成一个创客生态圈。到了资源整合阶段,核心任务便是将众创空间的资源生态圈与创客生态圈对接起来,即根据创业者的需求为其匹配相应的资源和服务,使创业活动顺利展开,科学助力创业项目的孵化与成长。

(2)价值共创机制。创业生态系统中各参与主体相互协作,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实现各自的价值获取目标和系统的整体目标。价值共创是生态系统价值目标的实现方式[23]。腾讯众创空间在保障创业活动顺利开展的同时,也在积极地促进其他组织成员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互补资源的交换与价值传递达成价值共创。一方面,众创空间聚集的各类资源流向创业企业,解决创业者资源短缺、力量薄弱问题。入驻众创空间的创业者能够获取腾讯开放平台的各项优质资源,满足技术突破、产品试验和用户推广等方面的需求;较快知晓和获得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信息与扶持;享受运营商与服务机构提供的日常管理和各种中介服务,免去后顾之忧;青腾大学内多类创业细分领域的学堂为学员提供精品课程学习,青腾导师体系聚集了腾讯高管、先锋学者、全球大咖、创投领袖等顶级资源,帮助创业者同步商业、科技、文化等最前沿见解;好的创业项目团队能够获得腾讯以及知名创投机构的风险投资。另一方面,创业企业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以不同形式回馈资源提供者。腾讯的流入开放包括资源持股和资本持股两种方式。资源持股是腾讯利用其技术资源和流量资源换取新创企业的股份;资本持股是腾讯在经过反复评估考察的基础上对优秀的创业主体用资本换取股份。众创空间内的创投机构通过对创业项目的风险投资获得资本回报;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各种中介服务,从中收取一定服务费用;青腾大学与长江商学院、清华经管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分别成立的各式学堂的入学门槛相对较高,学费是其运转的重要支撑;优秀的创业企业的诞生与运营,不仅产生了经济收益,也能带动地方就业。

(2)线下连接外部合作伙伴资源。1)政府机构。在众创空间的推广过程中,腾讯十分注重与当地政府的合作,目的在于获得政府的制度保障与政策扶持,具体包括产业移植、培育引导、场地提供、税收奖励、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例如,腾讯众创空间(延安)与延安市政府在红色文创旅游、“互联网+党建”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2)运营商。结合地区特色、与地方政府合作、委托第三方运营公司建设和管理是腾讯众创空间基地的主要落地形式。运营商主要为创业者提供日常支撑和能力对接工作,部分同时兼具服务机构和投资机构的角色,例如腾讯众创空间(北京)由英诺创新空间建设运营,凭借英诺天使基金强大的投资背景,使其本身就具备直投能力。3)投资机构。腾讯众创空间建立了由资源投资的“双百计划”和资本投资的创投联盟组成的全方位式投资体系,最大程度满足创业者的资金需求。“双百计划”拟3年内投入价值100亿元的资源,扶持100家市值过亿元的创业企业;创投联盟则由腾讯联合险峰华兴、经纬中国、今日资本、洪泰基金、软银中国等知名创投机构组成,推进优秀创业项目孵化与成长。4)培训机构。为了满足创业者自身成长的需要,贯彻“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腾讯产品思维和务实创业经验,腾讯在青腾创业营基础上升级创办了青腾大学,旨在整合全球最优质的产学研资源,为前沿产业创造者提供持续生长的平台,内含青腾学堂、青腾汇以及青腾研究院。青腾大学专注于“互联网+”“AI+”、未来科技、文创产业等前沿产业领域,目前已诞生了22家独角兽企业、12家上市或挂牌新三板公司,188家学员公司总估值超过3 500亿元。5)服务机构。腾讯众创空间目前已接入数百家创业服务商,为创业者提供工商注册、财税服务、知识产权、社保服务、人力资源等非核心业务的创业服务,帮助创业企业专心于自己的核心优势强化,包括点米科技、快法务、Ulegal、神舟顺利办、7号网、多有米、小桔微信工作室等热门服务商。

叶总拿过玉坠仔细把玩了一番,又认真咀嚼起王祥的话。钱总则是和王祥一起纳起闷来。良久,叶总突然笑了起来,他把玉坠递还给王祥:

综上,学者们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初步分析了众创空间的内涵、结构、功能特征及运行机制,而核心企业在集群、创新网络、生态系统等不同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主导能力也受到了肯定。核心企业主导打造的众创空间是贯彻和推行“双创”战略的主力军,但现有文献却较少聚焦于此,对有关核心企业在众创空间的构建与运行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主导作用缺乏理论上的探析。

图1 腾讯众创空间的构成

4.2 腾讯众创空间运行机制

创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内部运行机制的合理构建[6]。腾讯众创空间正是通过有效的运行机制实现了促进创新创业的系统功效,主要存在三大运行机制:资源汇聚与整合机制、价值共创机制、生态系统代谢机制。

腾讯众创空间是腾讯在自身开放平台基础上的升级转型,以推进产业链合作共赢、帮助互联网创业者发展、繁荣互联网生态为目标,依托其全平台产业资源优势,联合地方政府、运营商、投资机构、培训机构、服务机构等合作伙伴及多方社会资源,共同构成独具特色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全要素创业生态系统,为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资金扶持、创业教育与培训、产品评估与市场推广等全方位服务。如图1所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增强。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 678.7亿人民币,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82.7万亿人民币,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在1978年到2017年的40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名义增速高达14.5%,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16%,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目前中国已经逐渐形成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日趋合理的经济结构。同时中国在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教文卫等基础产业和领域取得了诸多不凡的成就。

(1)线上接入腾讯自身全平台产业资源。作为腾讯众创空间的创建者,腾讯将自身内部优质产品与能力开放给众创空间,旨在为空间内的创业者提供流量加速能力和开放支持能力。基于20年的技术沉淀,腾讯通过赋能,向创业者开放包括海量用户平台(QQ、微信)、应用开放平台(腾讯应用宝)、效果营销平台(腾讯广点通)、云端计算平台(腾讯云)、创新技术平台(VR、AI、智能硬件)等各项优质资源。

2.1.2治理原理将上游来水通过导水渠或导水埂全部汇集到沟头处入水口,沟头修筑工程跌水,径流经过沟头跌水消力后进入沟底,不对侵蚀沟头造成冲刷损毁,遏止沟头发展;在沟道内建造石谷坊防止沟底下切,层层拦截泥沙,抬升沟底,减少沟岸崩塌;工程削坡后,在沟坡和沟岸栽植松树、杨树等水保林,减少下泄径流,有效减少冲刷。

5 研究结论

5.1 研究发现

本文以腾讯众创空间为例,对核心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由行业龙头企业主导打造的众创空间往往聚焦其优势产业领域的创业扶持,核心企业依托自身的产业资源与网络能力,吸引和聚集政府、运营商、投资机构、培训机构、服务机构等各类创业资源主体,共同为优质创业项目的孵化与成长“保驾护航”,形成一个共生共赢的创业生态系统。核心企业主要以3种运行机制来实现众创空间的健康运作,且三大运行机制之间存在逻辑递进关系。其中,资源汇聚与整合机制服务于众创空间内入驻的创客种群的创业活动;价值共创机制将其作用边界扩展到了整个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内部,及与创业活动有密切联系的资源组织,致力于实现各参与主体的价值获取目标和系统的整体目标;生态系统代谢机制则对应众创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创客生态圈和资源生态圈的优胜劣汰来维持众创空间的发展活力,并且不断提升竞争力。见图2所示。

图2 核心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的运行机制

5.2 众创空间发展策略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下,各类创业支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国形成了一片创新创业的繁荣景象。然而,繁荣背后的过剩问题却不容小觑,入驻率低、同质化严重、发展不良的众创空间走向倒闭。值得注意的是,由传统大企业和新兴产业领域的大企业依托自身资源主导建立的,聚焦优势产业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势头良好。腾讯众创空间就是核心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中典型的成功案例,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已成功孵化出多家独角兽企业和大批优秀创业项目,它的创建与发展模式值得国内其他众创空间借鉴。

现代社会发展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变化让乳腺癌造成了女性非常大的威胁,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当前还不清楚,雌激素、酗酒、肥胖等均会引起患者发病,还有遗传的影响[1]。乳头分泌不明液体是主要症状,淋巴结肿胀[2]。目前我国治疗乳腺癌的手术方案不完善,存在差异性,此次就传统手术和改良乳腺癌手术的治疗情况进行研究,有以下报道。

(1)明确定位,专业化众创空间必然是大势所趋。行业龙头、高校院所等构建主体要利用好自身已有的优势资源和能力,选择擅长且有发展前景的细分产业领域,追求服务对象、孵化条件和服务内容的高度专业化,特别是促进科技型创新创业,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2)选择恰当的合作伙伴,提升众创空间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除了创建者的资源能力外,提供其他创业资源的合作伙伴的种类与质量也是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众创空间能否吸引创客入驻及创业绩效。故众创空间的构建者或管理者需要设置好创业资源组织进入众创空间的门槛和标准,以便吸纳优质资源,从而围绕创意萌生、成长辅导、资金需求、产品生产与应用等创业孵化过程,为创客提供一体化、全要素、深层次的创业扶持。

(3)设计并践行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实现众创空间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众创空间的主导者通过资源汇聚与整合机制,实现创客需求和众创空间资源之间的匹配与对接,使创业活动顺利开展;发挥价值共创机制,实现各类创业参与主体的价值获取目标和系统的整体发展目标;利用生态系统代谢机制,实现系统成员的优胜劣汰与优化,使众创空间能够保有持续发展的活力。

参考文献:

[1]DUNN K.The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J].MIT Technology Review,2005,1(9):232-235.

[2]滕堂伟.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知识基础与前沿重点[J].管理世界 ,2017(9):184-185.

[3]项国鹏,宁鹏,罗兴武.创业生态系统研究述评及动态模型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2):79-87.

[4]蔡莉,彭秀青,SATISH N,等.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回顾与展望[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1):5-16.

[5]林嵩.创业生态系统:概念发展与运行机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4):58-62.

[6]张秀娥,徐雪娇.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当代经济管理,2017,39 (12):1-7.

[7]陈夙,项丽瑶,俞荣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 特征、结构、机制与策略:以杭州梦想小镇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5(11):35-43.

[8]戴春,倪良新.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的众创空间构成与发展路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77-80.

[9]于天野,王人杰.基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众创空间功能定位及发展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7(27):12-13.

[10]贾天明,雷良海,王茂南.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内涵、特点、结构及运行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1):8-14.

[11]潘冬,严登才.新常态下众创空间建设的结症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8(5):65-73.

[12]汪群.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J].企业经济 ,2016(10):5-9.

[13]王丽平,刘小龙.价值共创视角下众创空间四众融合的特征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7(3):109-116.

[14]李子彪,刘爽,刘磊磊.众创空间培育在孵中小企业增值路径研究:来自天津市69家众创空间的经验[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3):72-79.

[15]魏亚平,潘玉香.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内涵与运行机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7(2):234-237.

[16]LORENZONI G,BADEN-FULLER C.Creating a strategic center to manage a web of partner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5,37(3):146-163.

[17]朱嘉红,邬爱其.基于焦点企业成长的集群演进机理与失败模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33-37.

[18]高钰莉.大企业主导型创业生态系统共生过程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

[19]谢永平,党兴华,张浩淼.核心企业与创新网络治理[J].经济管理 ,2012(3):60-67.

[20]李春发,王雪红,杨琪琪.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核心企业领导力与网络绩效关系研究[J].软科学,2014(9):69-73.

[21]EISENHARDT K M.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4):532-550.

[22]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3版.周海涛,李永贤,张蘅,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3]戴亦舒,叶丽莎,董小英.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机制:基于腾讯众创空间的案例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8,30(4):24-36.

Structure, Mechanism and Strategy of Core Enterprise-oriented Public-created Space:Taking Tencent Maker Space as an Example

Xiang Guopeng, Tou Shuaili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The rise of maker space has promoted soci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specially in the leading enterprises of the industry, but the existing research has not yet revealed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is kind of maker space to maintain strong vitality. This paper selects Tencent maker space, and analyzes its composition,operation mechanism and strategy. It is found that the core enterprise-led maker space is an integration and all-factor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constructed by the core enterprises relying on their own industrial resources and connecting other entrepreneurial resource subjects; the core enterprise realizes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the maker space through the resource convergence and integration mechanism, the value creation mechanism and the ecosystem metabolism mechanism; and professional creation space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maker space; core enterprise;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opera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 F270;G3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7695(2019)17-0001-06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9.17.001

收稿日期: 2018-10-31,

修回日期: 2019-01-07

基金项目: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治理机制视角下大企业主导型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及动态升级:基于浙江的多案例研究”(18NDJC186YB);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重点课题“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进展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2019Z07);浙江省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突破机制及对策研究:创新生态系统视角”(2019C25021)

作者简介: 项国鹏(1975—),男,浙江富阳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与创业管理;钭帅令(1995—),通信作者,女,浙江丽水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与创业管理。

标签:;  ;  ;  ;  ;  

核心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的构成、机制与策略-以腾讯众创空间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