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2011-2016年出生缺陷监测数据分析论文_赵秀琴 王晓云 魏红光

酒泉市2011-2016年出生缺陷监测数据分析论文_赵秀琴 王晓云 魏红光

(酒泉市妇幼保健站甘肃酒泉735000)【摘要】掌握分析酒泉市2011-2016年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主要畸形发生顺位及构成比,掌握出生缺陷发生现状及变化趋势,探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回顾性分析酒泉市2011-2016年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监测围产儿 55036例,出生缺陷儿515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36‰。6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3.19,p∠0.001),提示出生缺陷发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6年间城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94,p∠0.001),提示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的农村高于城市。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裂合并腭裂、唇裂、脊柱裂。建议;逐步健全我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扎实落实三级预防,筑牢四道防线。【关键词】出生缺陷;监测;分析【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1-0240-02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在母亲的子宫内就发生了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它是由于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的,也可由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妊娠期尤其是孕早期病毒感染、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营养水平及内分泌代谢障碍等均与出生缺陷和先天畸形有关【1】。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有些异常是肉眼可见的,而有些异常则必须通过某些特殊检查才能确诊,轻微的缺陷可能对身体的影响不大,而严重的出生缺陷则可引起胎儿或婴儿死亡、寿命缩短或导致儿童长期患病,甚至终身残疾,发生后给本人、家庭造成极大的不幸,带来极为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将有碍于提高人口素质,是围产儿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就酒泉市2011-2016年的出生缺陷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因素,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收集整理2011-2016年酒泉市各县市区妇幼保健站上报的出生缺陷资料。1.2 方法按照《中国妇幼卫生监测工作手册》要求,凡在乡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内住院分娩且被确诊的出生缺陷儿,无论孕周大小,均需填写全省统一《甘肃省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缺陷儿报告卡》,利用妇幼卫生三级网络上报。1.3 全部数据采用Excel软件录入,利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出生缺陷发生率 2011-2016年间共监测围产儿55036例,出生缺陷检出515例,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9.36‰ ,出生缺陷发生率率由2011年的5.78﹪上升到2016年的16.06﹪,6年间上升了54.27﹪。6年总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3.19,p∠0.001),提示出生缺陷发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6年间城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94,p∠0.001),提示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的农村高于城市。表12011-2016年酒泉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年份 围产儿总数 出生缺陷发生数 发生率(‰) 城市 农村 合计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合计 8139 8453 8764 10029 9034 10617 55036 7 13 18 45 40 63 186 40 36 56 80 52 65 329 47 49 74 125 92 128 515 5.78 5.80 8.44 12.46 10.18 12.06 9.36 2.22011-2016年出生缺陷发生种类构成比及顺位 。6年来,我市监测的出生缺陷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裂合并腭裂、唇裂、脊柱裂。其他还有外耳其他畸形、消化道畸形、肢体缩短、先天性脑积水、无脑畸形、并指(趾)、代谢性疾病、腭裂等。其中单发畸形发生率6.23‰(343/55036),多发畸形发生率1.47‰(81/55036)。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见表2表2 2011-2016年出生缺陷发生数、发生率、构成比及顺位 疾病名称 发生例数 发生率(‰) 构成比﹪ 顺位 先天性心脏病 108 1.96 20.31 1 多指(趾) 42 0.76 8.15 2 唇裂合并腭裂 34 0.62 6.60 3 唇裂 26 0.47 5.05 4 脊柱裂 19 0.35 3.68 5 外耳其它畸形 18 0.33 3.49 6 消化道畸形 16 0.29 3.11 7 肢体短缩 14 0.25 2.72 8 先天性脑积水 12 0.22 2.33 9 无脑畸形 11 0.31 4.42 10 并指(趾) 10 0.18 1.94 11 代谢性疾病 9 0.02 1.75 12 腭裂 9 0.02 1.75 12 2.3 2011-2016 年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比较从本文结果看,患儿性别、孕母常住地、文化程度、是否有不良孕产史等相关因素经统计学处理,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儿胎龄统计学处理,(X2=50.32,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胎龄越小,出生缺陷发生率越高。3 讨论3.1 出生缺陷发生率出生缺陷监测是妇幼卫生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依据。酒泉市2011-2016年围产儿55036例,共监测到出生缺陷患儿515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9.36‰。6年间酒泉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出生缺陷发生率率由2011年的5.78﹪上升到2016年的16.06﹪,6年间上升了54.27﹪。6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3.19,p∠0.001),提示出生缺陷发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6年间城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94,p∠0.001),提示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的农村高于城市。分析原因有;①随着科学的进步,出生缺陷监测网络的逐步完善、监测方法、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的提高,使得缺陷儿的发现统计上报增多。②影响出生缺陷的环境和社会因素增多,尤其与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有关,农村尤为严重。③取消强制婚前医学检查后婚检率直线下降,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明显被削弱,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开展滞后。④农村孕妇自我保健意识缺乏,孕前及孕期保健知识普及不足,特别是孕期营养知识普及率低。3.2 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甘肃省监测数据表明,2011-2013年出生缺陷疾病发生顺位依次为总唇腭裂、神经管缺陷、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等,2015年顺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腭裂、多指(趾)、神经管缺陷、先天性脑积水等【1】。本资料中出生缺陷顺位位于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裂合并腭裂、唇裂、脊柱裂。共占全部出生缺陷的44.47%,与上述报道差别不大。3.3 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出生缺陷的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因多种多样,三级预防措施的落实直接影响到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从本文结果看,患儿性别、孕母常住地、文化程度及是否有不良孕产史经统计学处理,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患儿胎龄经统计学处理,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胎龄越小,出生缺陷发生率越高,而确诊引产的仅占总出生缺陷人数的6.1﹪,可见我市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需要加强。4 建议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生育健康孩子,是父母的追求、家庭的幸福,也是国家和社会的期盼。因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健康的儿童是人口健康的起点和国家重要的健康资源储备,关系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和伟大复兴【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性疾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出生缺陷问题开始凸显,逐渐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卫生部发布《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报告显示,出生缺陷不但是造成儿童残疾的重要原因,也日渐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全国婴儿死因中的构成比顺位由2000年的第4位上升至2011年的第2位,达到19.1%。同时,出生缺陷还加重了因治疗、残疾或死亡导致的疾病负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也是我国人口潜在寿命损失的重要原因。我市近6年出生缺陷在全市婴儿死因中构成顺位由2011年的第4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二位,分别占围产儿死亡的22.52﹪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20.18﹪,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虽然通过农村适龄妇女免费叶酸投服、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重大妇幼卫生项目的实施,新生儿疾病及听力筛查的普及,先天异常中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逐年下降,但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的其它先天异常仍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出生缺陷的防治任然尤为重要,逐步健全我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扎实落实三级预防,筑牢四道防线。健全婚前保健制度 ,提高婚前保健质量及婚检率,落实妇女孕前和孕后投服叶酸制剂;积极开展优生咨询,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健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网络,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提高新生儿疾病和听力筛查率,做好阳性和未通过病例的追踪管理;普及孕前、孕期健康教育和合理膳食管理,引导积极健康的心态;加强高龄高危孕产妇的管理。通过深入社区、家庭,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多部门、多项目结合,倡导“健康饮食、健康行为、健康环境、健康父母、健康婴儿”的预防理念【3】。参考文献[1]孔令斌、张作记,戚厚心,等﹒儿童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4):79-80[2]朱军,李胜利.中国出生缺陷图谱【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3-5. [3]陈红,楼韶慧,陆青,等上海某区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5,30(11):1726-1728.

论文作者:赵秀琴 王晓云 魏红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酒泉市2011-2016年出生缺陷监测数据分析论文_赵秀琴 王晓云 魏红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