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镇静的影响分析论文_鞠峰,曾小刚

(德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镇静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60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根据治疗剂量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四组。总结4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躁动发生率、术后有效时间镇痛和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对比术后4h、8h、12h和24h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情况。结果:A组与B组、C组和D组VAS评分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镇静评分D组与B组、C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有效镇痛时间A组B组与C组D组对比有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药物的使用C组和D组的使用少于A组和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可产生良好的的镇痛效果并明显延长镇痛时间,其中使用0.5%罗哌卡因20毫升复合右美托咪定0.5μg/kg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全膝关节置换术;镇痛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010-02

Effect of femoral nerve block with dexmedetomidine and ropivacaine on analgesia and sedation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Ju Feng. Zeng Xiaoga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Sichuan deyang 618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combined with ropivacaine on femoral nerve block after analgesia an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6 to December 2016.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therapeutic dose: group A, group B, group C and group D . The time of awakening, the incidence of restlessness, the time of analgesia and analgesic use were compared. The VAS and Ramsay sedation scores at 4h, 8h, 12h and 24h after opera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AS scores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group C and group D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AS scores between group C and group D (P> 0.05)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covery time of anesthesi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ffective analgesia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D and group D (P <0.05). (P <0.05). The use of analgesic drugs in group C and 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 and B (P <0.05). Conclusions Dexmedetomidine combined with ropivacaine for the use of ultrasound-guided femoral nerve block can produce good analgesic effect and prolong the analgesic time significantly. The use of 0.5% ropivacaine 20 ml compound dextromethorphan Miming 0.5μg / kg can achieve a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Dexmedetomidine; Ropivacaine; Femoral nerve block;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nalgesic effect

现阶段将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神经定位,从而有效提高神经阻滞的成功率。使用长效的局麻药,对股神经阻滞镇痛可发挥8至24小时的镇痛作用,既往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大都仅在术中和术后早期发挥其镇痛作用,不能达到患者术后更长镇痛时间需求及早期活动恢复的要求。本文使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复合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镇静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60例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55至75岁,体重在45至70千克,BMI20至25kg/m2,60例患者中男20例,女40例,ASAⅡ至Ⅲ,均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并根据使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分为四组,即A组、B组、C组和D组。对比4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现其差异无统计学价值(P>0.05),具有比较的意义。纳入对象范围:(1)愿意参加本次研究者,对本次研究情况具有知情权;(2)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排除对象范围:(1)不愿意参加本次研究者;(2)精神障碍患者;(3)伴有严重心肺、脑、肝、肾等器官疾病;(4)术后转入ICU患者。

1.2 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前,开放静脉通道,常规心电监护,采取静吸复合气管内插管全麻。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外伸展且外旋15度,于腹股沟韧带、股沟皱褶间为阻滞部位[1]。采用美国的索诺声便携式的超声仪,选取6~13MHz探头,操作者站于需行阻滞的一侧。先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将无菌的耦合剂涂于探头上并用无菌的保护套套上,将超声的参数调至最适状态,使股神经与周围血管肌肉得以清楚的显示。将阻滞目标置于视野的中心,采用平面内技术,用绝缘穿刺针(德国21G、50mm)与超声束轴保持平行后刺入目标神经,A组:采用0.25%罗哌卡因(生产厂家:阿斯利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100mg/10ml:H20100104)20毫升;B组:0.25%罗哌卡因20毫升复合0.5μg/kg右美托咪定(生产企业:江苏新晨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248);C组:0.5%罗哌卡因20毫升复合0.5μg/kg右美托咪定;D组:0.5%罗哌卡因20毫升复合1μg/kg右美托咪定。术中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结束后停用丙泊酚和七氟烷,患者带着气管导管送入PACU,在PACU进行复苏拔管,术后患者VAS评分大于4分给予镇痛药物[2-3]。

1.3 疗效评价与观察指标

分析四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苏醒时期出现躁动的次数,以及术后4h、8h、12h和24h 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并对患者术后镇痛有效时间和镇痛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观察[4]。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所有的研究数据,通过(x-±s)代表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两组间数据对比使用t检验,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5-6]。

2.结果

2.1 分析各时间点疼痛VAS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与A组对比情况。

B组、C组和D组在术后4、8、12和24小时镇痛评分对比有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D组比较镇痛评分在术后24小时有明显差异(P<0.05),但C组、D组比较镇痛评分在术后24小时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4、8小时的Ramsay镇静评分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D组镇静评分在术后4、8和12小时明显大于B组、C组,组间差异在统计学范围内(P<0.05)详见表1.

2.2 一般情况的分析

分析四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苏醒期间躁动发生率以及镇痛有效时间和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有无明显差异。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出现躁动有2例,余下几组没有出现躁动情况;而镇痛有效时间A组短于其余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而B组短于C组和D组(P<0.05),C组和D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则是C组和D组的使用少于A组和B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可达到60%,疼痛会限制患者患肢运动及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甚至出现呼吸抑制或者是低氧血症的情况,尤其是年龄大、长期卧床的患者,导致增加下肢血栓风险,并增加心血管疾病以及肺部并发症的比例。针对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方面的分析,采取连续股神经阻滞的方式具有完善的镇痛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出现,能取得良好的疼痛治疗效果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安全性相对高,但费用高昂。采用长效局麻药复合右美托咪啶进行单次股神经阻滞可以加快起效时间,延长作用时间,增强镇痛效果,节省医疗成本。右美托咪啶是高选择性α2受体激动剂,静脉注射主要作用于第四脑室旁蓝斑核产生良好的镇静作用。部分学者认为增强外周神经阻滞作用主要是通过外周血管的收缩和中枢镇痛作用得以实现的。另外一部分的学者认为右美托咪啶作用在神经阻滞时,不会受到的α1和α2受体拮抗剂的影响,而是通过了超级化阳离子电流经过激烈之后才产生作用。右美托咪啶还可以经过相似的机制以此增加其局部麻醉效果。并且右美托咪啶是经过下调和抑制炎症因子呈现出一定的抗炎效果,从而达到减轻术后疼痛症状。徐永成的研究[7]认为,右美托咪啶经中枢来增强有关副交感活性,以便控制炎症。IL-6是炎症中较为活跃的细胞因子,是机体防御重要机制和炎症的主要介质。采取右美托咪啶对调节和促进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以及IL-1β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抗炎效应。

研究结果中A组术后的4-24h的VAS评分明显高于B、C、D组,说明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啶可明显增强股神经阻滞的镇痛作用,C组、D组镇痛评分在术后24小时无明显差异。但D组镇静评分在术后4h、8h和12h明显大于B组、C组,过度的镇静不利于患者活动及康复训练,因此C组剂量既可以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也不会引起过度镇静。

本次研究中,针对其一般情况的分析,麻醉苏醒时间、苏醒期间躁动发生率以及有效镇痛时间和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A组与其余三组相比,B组、C组和D组苏醒发生躁动、术后镇痛还有镇静评分、有效镇痛时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果显示采取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以及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治疗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缓解术后疼痛,提高股神经阻滞的疗效,有利于患者活动和康复训练。

综上所述,0.5%的罗哌卡因20毫升复合右美托咪啶0.5μg/kg用于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不仅可产生理想的镇痛效果且延长镇痛时间,同时也不会出现过度镇静,有利于患者康复,降低医疗成本。

【参考文献】

[1]肖玮,魏智慧,高建华.右美托咪定股神经阻滞对TKA术后镇痛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04):415-417.

[2]黄奕,林成新.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01):70-73.

[3]云海利,谢俊华.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单次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8):118-119.

[4]孙扬,杨明敏,李亦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镇痛方法:多模式方案及最佳疼痛管理[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44):7188-7193.

[5]周雁,王薇,王东信.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4):77-81.

[6]王大龙,张海山,程颖,等.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3):6849-6851.

[7]徐永成,祝平,张建楠,蔡靓羽.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6,42(18):2004-2006.

论文作者:鞠峰,曾小刚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  ;  ;  ;  ;  ;  ;  ;  

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镇静的影响分析论文_鞠峰,曾小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