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闸机电设备预防性养护技术探讨论文_王丽芳

船闸机电设备预防性养护技术探讨论文_王丽芳

滨海县丁字港船闸管理所 江苏盐城 2245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船闸养护管理工作特点发生转变,为做好船闸机电设备养护,本文探讨了船闸机电设备预防性养护技术。

关键词:船闸;机电设备;预防性;养护技术

前言:船闸机电设备在整体船闸设备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船闸机电设备预防性养护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1、预防性养护的概述

随着国家在航道领域的投资比重逐渐增加,船闸作为一个重要的水上交通设施,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对船闸的机电养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应急性养护和计划性养护已不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船闸机电设备预防性养护的主要内涵是对针对船闸机电设备做出的一种主动性养护措施。它根据船闸机电设备的特性、性能参数、技术特点、工作环境、工作频率等多种综合数据,通过科学的计算、研究、预测、分析,总结船闸机电设备的工作特点,制定每一种设备的科学使用寿命和周期。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达到预计使用寿命、有可能发生故障的机电设备、机电设备的质量薄弱点安排制定机电设备的养护维修计划,达到消除机电设备质量缺陷,恢复其技术性能的目的。

2、预防性养护的类型

2.1应急性养护—亦称抢修

船闸应急性养护指因船闸的闸阀门、机电设备、水工建筑物等突发故障,造成船闸停航或影响船闸安全运行情况,需要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保证船闸迅速恢复通航;以及为确保船闸安全运行,而组织实施的船闸水下检查、设备设施检测和监控巡查等相关工作。

2.2预防性养护—主动式养护

预防性养护的核心是要求采用最佳成本-效果的养护措施,强调养护管理的计划性。预防性养护可分为三种状态:当船闸发生病害后,通过养护措施使船闸恢复到发生病害之前相同的状态,称为最小养护;如果船闸经过养护后变成全新状态,称为完全养护;如果船闸修护之后处于较新状态,即介于完全养护和最小养护之间,称为不完全养护。本文研究船闸属于不完全养护,因为如果不采取重建或整治,通常船闸修复后基本上都无法恢复到全新的状态。

2.3矫正性养护—被动式养护

矫正性养护就是我们传统上的修复船闸局部损害或对某些特定病害进行的养护作业,适用于已经发生局部的结构性破损,但还没有波及全局的情况,显然这是一种事后、被动的养护方式,治标不治本,各种局部病害逐渐积累起来将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形成全局性的结构性破坏,最终导致昂贵的大修或重建工程。

3、船闸机电养护的现状

3.1应急性养护

所谓应急性养护,也在一定意义上称之为抢修。应急性养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属于一种被动的应急措施。首先,由于故障发生的随机性。相关人员难以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找出故障位置,分析相关原因。不论是船闸的机械设备还是机电设备都是怀疑的对象。因此,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对船闸的养护应当配备足够的人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这也对机电设备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反应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对养护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配置合理科学的人员数量;其次,由于故障发生的时间不确定,没有人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预判。因此在实践工作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派遣相关的机电设备养护人员进行值班轮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应急性养护的被动性;最后,发生故障的部位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任何零部件都有可能发生故障。在实践工作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对船闸机电设备的备用件进行相当数量的储存。但是,船闸机电设备涉及到的零部件众多,由于故障的随机性,并没有对设备种类和设备数量的储存要求进行明确的规定。

3.2计划性养护

计划性养护是船闸机电养护部门针对船闸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安排的技术改造、维修、更换、升级等工作。通过计划性养护的实施,达到更新设备、修复有缺陷的机电设备故障、提高机电设备技术状况、性能的目的。计划性养护是一种主动性的养护,在这种模式下,由船闸机电养护部门制定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对船闸机电设备安排养护。它的特点有:(1)计划的制定主观性较强,受计划制定者的个人专业知识和个人观点影响,制定的养护计划可能带有片面性,更多的是依靠制定者和决策者的经验来决定,这一决策往往与机电设备的真实状况不相符。该养护的没有养护,不该养护的反而被养护了,形成欠养护或是过养护。(2)受政策影响较大,计划性养护在资金安排、计划制定方面很容易受到政策影响,有明显计划经济的痕迹,维修的项目首先要列入渡人也计划才有可能实施。因此对船闸机电养护部门来说,计划性养护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需要实施的机电养护工作能列入计划。

4、预防性养护的实现方法

4.1设计方面

对预防性养护计划的设计阶段,相关部门应当明确重要的船闸机电设备的布局造型,明确其参数范围,并且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为后期故障的排除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但是根据实践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大多数船闸机电设备在设计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参数和设备的标准难以进行统一,尤其是对于机电设备的类型上,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可供选择的范围广,导致相关设备的型号众多,难以有效地管理。在购置设计船闸机电系统时,相关人员并没有对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周期进行有效的掌握,导致故障频发。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对其设计的标准进行有效的统一。明确机电设备的类型和具体的操作参数,在不影响设备性能的大条件下,尽可能地购置统一的机电设备。以实现了机电设备备件的通用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管理者的负担;另外,在购置机电设备时,相关人员应当对机电设备的质量、使用寿命以及操作程序进行规范。船闸的使用者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设计部门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预案。

4.2使用方面

4.2.1建立明确的巡查制度

在实践工作过程中,对于机电设备的巡查是开展养护工作的重要步骤。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起明确的船闸机电设备的巡查制度。并且要求巡查者将每一次的机电设备技术状态的实际检查情况以及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整理。船闸机电设备预防性养护的有效开展主要依赖于现场采集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相关部门应当贯彻执行巡查制度,提升机电设备的巡查效率。

4.2.2加强传感器的应用

近年来传感器技术得到充足发展,传感器的品种越来越多,产品线丰富,可供选择的产品很多。同时因为材料、工艺的不断提升,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和范围越来越广,检测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因此引入传感器来测量船闸机电设备工作状况,采集设备的工作技术参数,实现数据采集的自动化。相比传统的用人工进行机电巡查,使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采集的数据更加可靠、准确。它弥补了以住多依靠人工和经验进行数据采集的不足,使得进行预防性养护的决策依据更加科学。

4.2.3 建立数据分析系统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对于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利用已经成为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对于船闸机电设备的预防性养护而言,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起科学合理、准确有效的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对于采集到的大量机电设备数据进行有效的分类、整理、分析、研究,并且对其未来的发展和故障可能发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预判,从而为预防性养护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持。

5、结语

综上所述,船闸在水路运输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采取措施做好管理以及养护工作,运行先进性的科学技术来提高船闸的养护。

参考文献:

[1]赵伟娜,穆兴兴,王进.船闸预防性养护决策理论[J].中国水运月刊,2015,15(4):219-221.

[2]蒋文彬.国内外预防性养护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J].江西建材,2016(4):172-172.

论文作者:王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船闸机电设备预防性养护技术探讨论文_王丽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