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速公路工程具有施工规模大、周期长、技术难度强、投资多等特点,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并且不断地在变化,由此而产生的风险也常常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因此,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企业经营能否获得最大化利润有着密切的联系,管理人员只有明确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才能有效地应对风险,进而提高对风险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经营管理;风险
1、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经营管理中常见的风险
高速公路施工工程一般具有工程量大、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每个项目都是环环相扣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松懈或者纰漏,那么就有可能影响到整个施工工程无法顺利开展,严重的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般来说,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自然环境和技术因素造成的风险
在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管理经营中,由于技术和环境因素导致的风险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业主所提供的地质资料和地基技术要求有时会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因此在处理异常地质情况或者其他阻碍物事时往往会造成工作量的加大和工期的延误。
第二,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如台风、暴风雨、泥石流、塌方等,或者其他一些阻碍工程进展的自然条件,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工程工期延误,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第三,由于业主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施工企业也无法做好前期施工准备,进而阻碍了工程的施工,使得工期被延长,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第四,由于设计变更或图纸供应不及时,导致工程施工无法顺利开展,从而造成了施工企业工期推延和较大的经济损失。
1.2 经济因素造成的风险
在工程施工项目经营管理中,经济也是所有风险因素中重要的一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工程承包方是否具有充足的资金及筹资渠道,这是确保高速公路项目施工顺利开展的前提,投资不足或资金供给不及时会造成进度缓慢、滞后。相应的,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资金链断裂,造成的经营管理风险就会增加。
第二,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要素是否具有经济性。施工过程中经营风险管控对象主要包括人工、设备、材料。其中人工成本开支受到市场性、季节性、区域性影响很大,例如,施工方对当地消费水平了解不足而主管下制定的劳动力薪资水平,很可能造成人力资源不足的局面。设备来源一般是租赁或者购买,这其中就包括直接费用支出、间接费用支出,直接费用支出考验着施工过程中主体的议价能力,而间接费用支出包括设备管理、维修、保养等,同样不可忽视,材料的质量至关重要,不能单纯地考虑经济性而忽视品质,否则会影响工程价值;以上三个方面的要素较为典型,是关系到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重要风险来源。
第三,国家土地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土地政策调整很可能造成地价上升,土地拥有方(如农民、企业等)出于经济收益点考虑,会导致地方政府在进行征收过程中的阻力增加,造成无法保质保量进行施工。
1.3合同因素造成的风险
一般来说,工程一旦中标,合同一经签约,施工企业作为合同的主体,必须全面履行合同条款,兑现对发包人的承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施工企业履约有时难度非常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首先,合同上存在有漏洞,合同条款不全面,文字不细致、不紧密,存在不完善或没有转移风险的担保、索赔、保险等相应条款,缺少因第三方的影响而造成工期延误或经济损失的条款,合同条款存在单方面的约束性、过于苛刻的权利等不平等条款,使得施工企业履约难度加大。
其次,工程投资方经济状况出现恶变,导致履约能力变差,无力支付工程款,使得施工企业也无法按照合约继续开展工作。
再次,投资人信誉差,不请求诚信,不按合同约定进行工程结算,故意拖欠工程款。
最后,由于所选择的分包商不当,遭遇分包商违约,没有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所分包的工程,从而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此外,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投资方所派驻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的技术水平不高,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及时解决遇到的工程难题,甚至发出错误指令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进展程度和这造成经济损失。
2、高速公路施工项目经营管理风险的应对策略
2.1重视并开展风险识别
要想做好风险管理,首先要重视并开展风险识别,对施工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并按风险的大小或轻重缓急,将风险因素制作成详细的表单,并分发给各个管理部门,特别是在工程款支付情况、施工图纸确认、工程量变更、分包商选择、施工环境、施工材料采购等方面要有明确的报表数据。
2.2 做好全面风险评估
客观上,由于施工阶段所占投资比例较大,前期一次性建设资金中约70%会消耗在施工过程中,而施工过程又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在整个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中,受到诸多要素的干预。基于此,应该根据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现状、问题进行全面风险评估,明确更加有效的策略为施工项目经营管理风险的规避提供应对策略。
例如,通过对各类风险之间的联系、风险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和相应的条件、风险造成的损害范围、程度等进行整体评估和系统分析,可权衡项目风险中的各种因素,综合判定项目整体的风险水平,进而对项目风险的关键因素和优先等级作出准确判断,据此可制订详细、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
2.3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
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包括所有为规避或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潜在损失而采取的各种有效的措施,一般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四种。根据项目风险存在的关键因素、发生概率、损失情况和优先等级等信息,并综合其他相关因素,对项目风险整体进行考虑,得到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并将其与规定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从而确定项目的危险等级,进而制订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2.4 果断进行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主要是指借用合同等手段,将风险和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第三方身上,主要有合理分包和保险与担保这两种形式,分包主要是指总承包方将中标工程中某一部分自身不太擅长的专项工程,再分包给具有专业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管理和施工,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还获得了良好的效益。而保险与担保则是风险转移中最常用的一种办法,通过事先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的保险费,在遭遇风险时,就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补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在工程施工项目经营管理中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和关注。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认真而有效地开展风险管理,不仅有助于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升华,也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所造成的人力、财力的损失,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有力的保障。施工企业只有建立科学的、动态的具有前瞻性的决策机制,对资本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对各种资源进行高效的配置,全面加强风险防控管理,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赢得市场先机,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博.高速公路经营管理风险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5,(10).
[2]陈浩,边亚男.高速公路项目施工进度目标规划风险评价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
论文作者:谢良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风险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高速公路论文; 经营管理论文; 因素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