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研究-基于CSSCI(2007—2016)文献计量分析论文

国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研究
——基于CSSCI(2007—2016)文献计量分析

汪晨WANG Chen

(安徽财经大学,蚌埠233030)

摘要: 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了解国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在知网中检索了发表在CSSCI上的166篇文献,并对此采用文献计量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文献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数目很少;在所有文献中,案例研究的文献数量少;现阶段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集中在影响因素和影响效应两方面。

关键词: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计量法;综述

0 引言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从21世纪初开始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在现在这个信息快速消费的时代,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对2007-2016年的有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从不同角度对发表在CSSCI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以求了解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与趋势,从而为国内学者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1 文献的收集

1.1 文献检索 知网是目前国内涵盖期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文献数据库,所以本文在知网中结合CSSCI索引进行检索。首先,因为硕博士论文和会议论文一般来说在发表范围会有局限,在学术领域影响力不高,本文检索文献时在知网的高级检索中直接选择“期刊”进行检索。其次,由于国内有关内部控制的文献数量庞大,所以本文在发表时间上进行限定,只研究2007-2016年间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文献。再者,为了防止文献的遗漏,本文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为检索词在“摘要”中检索。最后,按上述条件检索出的文章共172篇。

这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要求背道而驰。与“坚持新发展理念,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不相适应。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税收监管,构建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十分关键。

1.2 文献剔除 在符合条件的172篇文献中,有6篇征文启事、要闻回顾等,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故剔除,最终文献数量为166篇。

2 文献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 文献年度分布 本文对搜索到的166篇文章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和分析。从论文数量年度分布折线图来看(见图1),内部控制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8年及以前为发展缓慢期。这一阶段每年期刊发文量在7篇左右,但是2009年相比2008年有了显著的提升,说明内部控制理论在这一阶段被学者们了解的更多。第二阶段,2009-2016年为波动期。这一阶段总的期刊发文量为122篇,占总量的72.3%,尽管总的发文量迅猛增加,但却呈现出剧烈波动态势。这种情况表明,内部控制研究尽管已经趋于稳定,但是还是可以深入研究的。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相比于2014年论文发表的数量下降非常之多,但是到2016年又回到了一个相对平均的水平。

图1 2007-2016年CSSCI上满足检索条件文献数量年份分布

3.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分析 在对所有文献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现阶段探究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因素的文献有很多。

从公司内部寻找影响内控信息披露的因素。许江波等(2011)研究了管理层持股比例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证明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中,管理者与所有者利益更趋于一致,内控信息披露力度更大。就内部控制本身而言,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也是影响内控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内控质量越高的公司,越可能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以此向股东传递有关公司运营的良好信息(林斌等,2009)。

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不单单出于公司本身的目的和意愿,还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张志平等(2013)研究发现政府控制会抑制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这是因为非政府控制的公司因为发展资源的劣势,会通过内部控制建设来提升公司的风险应对能力和管理水平,也就倾向通过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向市场传递信号。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关联对非政府控制的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有积极影响(韩小芳,2012)。方红星等(2012)发现审计师声誉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负相关关系。目前中国内部控制水平普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声誉越高的审计师越不愿意出具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3.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效应分析 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效应是多方面的。

图2 166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研究类型分布

3 研究文献正文的计量分析

2.2 文献期刊等级分布 在对文章发表期刊的等级进行分析时,发现有22篇文章发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指定的A类管理学期刊上,占总的发文量的15.3%,而144篇文章发表在B类以下的期刊上,到目前为止没有论文出现在B类期刊上。说明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做的研究十分深入的为数不多,更多的是集中在相对比较基础的研究上,所以论文很难发表在国内顶级学术期刊上,基本上都是B类以下学术期刊。

如果虐待来自家庭成员以外的人,报警后由人民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我国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3 文献研究类型分布 在对166篇文献进行分类时,发现开展规范研究占了非常大的一部分,论文发表的有111篇,占比达到67%;实证的文章也不少,有51篇,占比31%;最少的是案例研究文章,只有4篇,只占2%。由此可见,国内学者更喜欢用规范研究的方法来研究内部控制问题,这也是因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更适合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但是近年来实证研究方法被用于研究内部控制问题也是受到了国内学者的青睐,发表的文章数量相对案例研究还是比较多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发表的文章最少,一方面可能是案例研究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还是内部控制这个研究领域很难在案例中完全呈现。

市场对公司信息披露的需求来源于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代理问题。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利于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提升企业价值。外部信息使用者将内控信息作为了解公司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外在披露压力越大更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韩洪灵等,2014)。

相关企业在了解战略管理与项目管理耦合的策略性和互动性以后,就会对企业的战略管理和项目管理两方面有着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如果企业要想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社会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就一定要重视企业战略管理与项目管理耦合的共生性。换一句话说,就是不管以后企业在社会中发展的状况如何,只有企业还能正常运转就一定要用同等的眼光去看待战略管理和项目管理,不要只是重视其中一项管理模式,而忽略另一种管理模式。相关企业管理人员还应当把眼光放长远,不能只是安于现状,而是要积极地为企业以后的经营和管理进行专业和内容完备的战略布局,只有完善战略布局工作才会更好地实现企业长远的发展[6]。

上市公司收到的审计意见类型会受到内部控制披露水平的影响(章雁等,2013)。公司若构建了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就有很强的动机向外界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有利于使注册会计师相信其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有理由相信其会计报表反映的是真实、公允的情况,更倾向于出具标准审计意见。也就是说,披露水平越高,越容易收到标准审计意见。更充分的内控信息披露会对内部人利益侵占行为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充分的内控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利益保护(杨德明等,2010)。随着企业内控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下降,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盈利能力差的公司中,二者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因此内部控制披露,不仅有助于防范企业内部经营风险,还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能够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余质量,说明内部控制信息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决策价值(张晓岚等,2012)。披露质量越高表示公司信息透明度越高。信息透明度降低了债权人的信息风险,减少企业的资本成本,使借款人获得更好的债务融资能力(夏芸等,2011)。还有学者研究了研究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披露质量低的情况下,股价反映公司特质信息就越少,股价同步性越高,因此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同步性负相关刘晓等(2016)。

4 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对文献的回顾与总结,可以看出现阶段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文章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数目很少,说明学者们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的范围狭窄,缺乏创新,很少有新颖的角度和方法,而且集中在比较基础的研究上。在所有文献中,案例研究的文献数量少,说明现阶段的研究偏于理论,而少有与实际相结合。现阶段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集中在影响因素和影响效应。研究内容基本完善,而且形成体系。今后再对内控信息披露展开研究,要求学者要跳出已有的框架,找出新的突破口,发现不同的影响机制。本文的研究内容存在局限性。在文献收集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遗漏,对文献内容进行计量分析时不可避免会带有主观因素,因此,本文尚有很多改进空间。

在鱼类分类学上,鳜鱼属鲈形目鮨科鳜亚科鳜属,其中鳜属有两个种,一个是翘嘴鳜,该鱼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常见为2~2.5kg,最大个体重可达50kg,是人工养殖的主要品种;另一个是大眼鳜,该鱼生长缓慢,个体较小,最大个体能长至重2kg。鳜鱼最为突出的生物学特性是该鱼属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对饵料有较强的分辨能力,终生主要以活鱼虾为食,即使是刚开口的鱼苗,也要摄食其他鱼类的幼苗。长大后,除食活鱼外,还兼食虾类以及蝌蚪等。

参考文献:

[1]刘晓,刘洋.内部控制效率、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同步性[J].山东社会科学,2016(06):146-150.

[2]夏芸,徐欣.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债务契约——来自于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11(03):114-122.

[3]韩洪灵,张立燕.控制风险、披露压力与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自愿性披露——基于沪市2008-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06):34-44.

[4]张志平,方红星.政府控制、政治关联与企业信息披露——以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披露为例[J].经济管理,2013(02):105-114.

[5]章雁,周艳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审计意见影响的研究——基于2011年深市主板上市公司的数据[J].中国管理科学,2013(S1):244-248.

[6]韩小芳.实际控制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基于2009~2010年深圳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12):83-91.

[7]张晓岚,沈豪杰,杨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经营状况——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27(02):64-73.

[8]方红星,戴捷敏.公司动机、审计师声誉和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基于A股公司2008—2009年年报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2(02):87-95,97.

[9]许江波,朱琳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2009年数据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13(05):57-63.

[10]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9(02):45-52.

[11]杨德明,林斌,任英.内部控制、治理环境与投资者保护[J].证券市场导报,2010(04):53-60.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Disclosure of Domestic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Bibliometric Analysis Based on CSSCI(2007-2016)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Bengbu 233030,China)

Abstract: The issue of the disclosure of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domestic scholars.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the issue of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China,this paper retrieved 166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CSSCI and used bibliometrics to analyze it.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documents published in the authoritative periodical about the disclosure of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is very small at this stage.In all the literature,the number of case studies is small.The study on the disclosure of internal control focuse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effects.

Key words: internal control;information disclosure;bibliometric analysis;review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4311(2019)31-0287-02

基金项目: 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ACYC2017175)。

作者简介: 汪晨(1995-),女,安徽黄山人,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硕士。

标签:;  ;  ;  ;  ;  

国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研究-基于CSSCI(2007—2016)文献计量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