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数据建设技术方法论文_余其富

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 410016

摘要: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基础,为城市信息资源空间化整合提供标准、权威的载体,实现了城市信息资源的空间化整合和共享。本文就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数据建设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数据;建设;技术方法

1概述

根据《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和已开展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情况,地理空间框架主要包括由地理空间信息标准、空间基准与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应用示范、支撑环境建设等构成。本文拟就某地区范围内的1:500基础地理数据整理(含DWG格式和SHP格式)进行图幅整饰,并将GB/T7929—1995图式转换至GB/T20257.1—2007图式、1956黄海高程到1985国家高程转换;同时将前期采集的DLG数据转换与地理空间框架的基础地理数据标准相符合,对基础地理数据属性结构调整,属性完善,拓扑关系检查、修复,在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数据精度、专题逻辑等方面来解决基础地理数据与平台的无缝连接和集成。

2技术指标和主要技术依据

2.1技术指标

(1)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方独立坐标系;(2)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3)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4)比例尺:1:500;(5)基本等高距:1:500地形图采用0.5米等高距。

2.2主要技术依据

(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20258.1-2007);(2)GBT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4)《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

3作业流程和要求

3.1作业流程

基础地理数据作业流程:1:500原始数据——图式转换——高程转换——构面——图面整饰——DWG数据检查与修改——DWG-SHP格式转换——SHP数据检查与修改——数据库成果。

3.2原始数据整理

(1)原始提供的1:500基础地理数据种类多,有已经入库的CAD文件、未入库的CAD文件等,数据采用的更新方式也不一致,有全部裁切、有部分裁切,使得变更数据的更新工作难度加大,需要细心处理并外业核实。

(2)勾画等高线所在区域的范围面,为后面做高程转换做准备。

(3)检查DWG(检查JMD层房屋、房屋分隔线、结构注记、楼层注记对应关系正确性),保证入库数据的正确性。

3.2.1构面及赋面心点

公路、铁路、沟渠、已加固斜坡、未加固斜坡等要素在CASS中表达时是线状,但数据库中要求的几何表示为面,所以这些要素需要构面处理;植被与植被或不同图层面与面之间存在大面包含小面的情况,所以应采用不同图层、不同范围、不同面心点的颜色来分别表示,以便程序判断并入库。

表1构面及面心点部分颜色表

3.2.2程序实现房屋剖分、围墙面生成

(1)房屋剖分

采用ETL工具FME自主开发程序读取房屋分割线,用房屋分割线将房屋剖分,并用面内的房屋结构注记和层数注记对新生成的房屋赋属性值。

(2)围墙面生成

采用ETL工具FME自主开发程序读取依比例围墙和依比例围墙边线,由此生成围墙面。

3.3图式转换

采取对比两图式,更新95到07图式中调整的部分的处理办法,从而大大减少整幅搜索在图式转换的工作量,并且避免了部分地物重构引起的图面整饰工作。

3.3.1整理需图式转换要素

制作95版图式的全要素图,利用cass9.1软件自带“旧图式符号转换”功能将95版全要素图转换成07版的全要素图,对比转换前后的要素,将符号、图层等变换的要素按照CASS代码进行整理。

3.3.2筛选需图式转换的要素

整理好需图式转换的要素后,在CASS中建立VBA宏命令,将这些要素全部过滤出来,并形成一个新的文件。下图为通过在CASS中加载VBA宏命令过滤出需图式转换的要素效果图(图1):

图1VBA程序抽取需图式转换的要素效果图

3.3.3人工自主图式转换

果园等植被符号若用CASS进行图式转换,将可能导致植被重构后的符号重叠等不良效果,故将需图式转换的植被代码单独整理出来,运用CASS软件自带的代码转图块功能处理。(表2)

表2需图式转换的植被代码

3.3.4图面整饰

图式转换后,造成的一些需图面整饰的内容:

(1)简房斜线和“简”字共存,删除简单房斜线,

(2)不依比例涵洞到半依比例涵洞。95图式中涵洞分为依比例涵洞和不依比例涵洞,07版图式中涵洞分为依比例涵洞和半依比例涵洞,将对称的不依比例涵洞中添加线将其连接形成半依比例涵洞符号。

(3)棚房短线。棚房在图式转换之后,造成棚房短线重叠的情况,核实原始棚房短线长度为0.8,转换后为0.5,通过长度进行筛选,保留正确的棚房短线。

(4)围墙小方块和围墙短线共存。围墙在进行旧图式符号转换时,同时存在围墙短线和围墙小方块,07版图式中不应该存在围墙短线,故而删除围墙短线,保留围墙小方块。

3.4高程转换

高程转换公式: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

高程点转换:先用CASS里的打散高程点功能(绘图处理-高程点处理-打散高程注记),将高程点打散成点符号与注记。运行自主程序将高程点、高程注记、控制点、控制点注记、等高线进行高程转换。

3.5数据检查及格式转换

3.5.1DWG数据检查

通过程序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对DWG数据中图层、色值不对、注记规格错误、注记压盖、接边不正确等进行修改、整饰,需要CASS自带的图形实体检查图层正确性和编码正确性。

同时采用ETL工具FME自主开发程序实现检查非法CASS代码、构面悬挂、JMD层房屋是否闭合、是否有多余的、错误的面心点或属性点;检查所有构面要素内是否缺少必须的面心点、属性点;检查面心点、属性点无对应面;注记内容错误或为空,并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来。

3.5.2DWG数据转SHP数据

(1)数据格式转换

建立全要素的CASS代码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标准》中SHP图层及YSDM、FHDM、SX、DM等的对应表,以通过在ETL工具FME上自主开发的模块进行格式转换。如图2

图2 FME程序进行格式及属性转换

(2)属性完善

对转换后的SHP数据,实现CASS中已带信息的自动赋值,如房屋的结构、层数属、控制点点号、点名等。

3.5.3SHP数据检查

建立图层内部、图层与图层之间的拓扑关系。如注记不叠盖、不重复;等高线点曲矛盾;房屋面不重叠;要素包含于行政区范围内等,查出错误并修改完善。

4质量管理

4.1总体要求

1:500、1:1000矢量地形图数据的质量主要由数据的基本要求、几何精度、图形质量、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完整性等质量元素来描述。其数据应符合下列基本质量要求:

(1)空间参考系应符合2.1规定;(2)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内容应完整、全面,精度应符合相应规定;(3)数据文件的存储格式应正确,应符合数据提交格式:*.DWG(CASS9.1)、.mdb数据格式的规定;

4.2数据质量检查

4.2.1几何精度

(1)矢量地形图数据的平面精度、高程精度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的相应要求;(2)相邻街坊的数据接边符合限差要求;

4.2.2图形质量

(1)矢量地形图数据的图形表示应正确并符合现行图式的规定;(2)由矢量地形图数据生成的可视化图形应正确、完整、美观,无遗漏、无明显变形;

4.2.3属性精度

(1)地形要素的分类编码应正确无误;(2)地形要素的属性信息应完整、正确;(3)相邻街坊同一要素的属性信息应一致;

4.2.4逻辑一致性

(1)面状区域应闭合,属性应一致;(2)结点匹配应准确;(3)要素几何类型应正确,具有唯一性;

4.2.5完整性

(1)地形要素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规定的取舍要求,无遗漏;(2)地形要素的几何描述应完整;(3)数据的分层与组织应正确,不得有重复或遗漏;(4)注记应完整、正确。

结语:

总之,以“数字城市”为标志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正在全国范围推广,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城市空间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而基础地理数据又是地理空间框架的血液,只有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数据转换,保证格式统一,符号一致,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利用与共享,才能满足当今社会人类对信息资源的高效、专业、多样、共享的利用方式,因此地理空间框架下的基础地理数据建设应引起“数字城市”决策者和建设者们高度重视,努力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大数据共享。

参考文献:

[1]赵学慧,赵玮.Visual Basic程序开发完整实例教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2]包世泰,余应刚.地理数据共享与互操作技术[ J] .测绘工程 ,2000 , (12) :32~36

[3]徐景中,朱大明. 基于FME的空间数据语义转换技术的应用[ 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 2005 ( 2) : 11~14

[4]许长胜,刘建国.FME 在长春市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06(1):11-13

论文作者:余其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  ;  ;  ;  ;  ;  ;  ;  

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数据建设技术方法论文_余其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