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应用及意义初步研究

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应用及意义初步研究

聂磊[1]2001年在《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应用及意义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开展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方法、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33例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通过在肿块或活检腔周围乳 腺实质内,注射同位素标记的硫胶体,利用γ-记数探测仪,术中定位放 射性同位素浓聚的哨兵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SLN切除 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切 除的 SLN与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同时进行 HE、免疫 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 RT-PCR检测,观察SLN的检出成功 率,探讨SLN预测ALN转移的准确性,评价SLNB代替ALND的可行性。 结果:33例患者中30例SLN成功检出,检出率为91%。共检出SLN 58枚,平均1.9 枚;共切除ALN470枚,每例平均14.2枚。30例中19 例SLN经IHC检测无转移者,ALN无1例转移;11例SLN经IHC检测有 转移者,ALN有8例检测有转移,3例仅为SLN转移。SLN预测ALN阴性 的准确率100%。 结论:术中利用γ-记数探测仪进行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是可行 的,SLN可预测ALN的转移状况;随着研究的深入,早期乳癌ALN阴性 患者SLNB有望取代ALND。

姚若全[2]2003年在《哨兵淋巴结活检术对乳腺癌患者腋淋巴转移的临床价值》文中指出乳腺肿瘤外科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100年来的历史是人类不停的与乳腺癌作斗争的历史。乳腺癌的手术经历了从扩大根治术,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到保留乳房的乳癌手术几个阶段。然而各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乳腺癌已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死亡率第二位,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仍在上升。国内外对乳腺癌治疗的研究领域也最活跃,进展很快。虽然手术仍是乳腺癌治疗的最主要手段,但随着对乳腺癌认识的不断深入及放化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乳腺癌的全身观念的逐步确立,手术逐步向微创方向发展,特别是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成为乳癌手术史上的重大突破,极大的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1977年,Cabanas创建了哨兵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概念。1993年,Krag首先报道了在乳腺癌中行SLND(sentinel lymph node adenectomy)。1994年,Giuliano报道了用染料行乳腺癌,SLND。SLND的开展,对乳腺癌手术中传统的腋淋巴结清扫术的盲目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挑战。1996-至今,SLND成为乳腺外科研究的热点。 从2001年6月-2002年6月,我们选取4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用亚甲蓝染色的方法进行了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并就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中的SLN的定位,染色方法,手术 第四军医大学硕土学位论文时机和病理诊断,假阴性的控制及病例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 40例患者中,有 3 5例检测到 SLN,检出率为87.5o。其中 34例(预测准确度为 97.lO)的 SLN可以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假阴性率为2,9%,总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100%,总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100%和 94.l%,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近似。同时,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IHC,immunohistochemistry),检测了 40例乳腺癌患者肿瘤和淋巳结中的 c.erbB-2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我们认为,在早期乳腺癌SLNB有可能取代经典的腋淋巴结清扫方法。但是,作为临床应用的手术定式,仍需积累大宗病例研究和比较,以确定SLNB对预后评估的同样意义。就SLND而言,淋巴结定位,检测,诊断技术等多方面仍尚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结合目前正在兴起的PET诊断技术,以克服SLN活检中的不足,可望成为乳腺癌研究的新的热点。

王水[3]2002年在《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认为1.乳腺癌1%异硫蓝哨兵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1%异硫蓝(1%isosulfan blue)行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99例T_1、T_2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麻醉后,取1%异硫蓝5ml随机注入乳晕或肿瘤周围,注射后5min取腋窝切口长5cm,尽量在无血操作下切开腋筋膜仔细解剖,沿蓝色的淋巴管寻找着色的淋巴结即哨兵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然后行SLNB,再行腋窝淋巴结解剖(axillary lymph nodes dissection,ALND),并将全部标本送病理检查。 结果 全组99例行SLNB中有10例没有发现SLN,5例为假阴性,本组SlN检出率为89.89%,灵敏度为76.92%,准确率84.85%;假阴性率12.82%;假阳性率为0。SLN位于中央群和前群83例(93.26%)。 结论 采用1%异硫蓝行SLNB具有费用很低,操作简便,经过认真训练,可明显提高单独采用染料行SLNB的准确率和灵敏度,在将来选择性地进行ALND中可能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2.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染料和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南京区科大学博士学(主论文 目的 建立乳腺淋巴引流动物模型,选用国外临床使用最多的 染料 1o异硫蓝(1oisosulfan blue,IB)和国内报道较多的染 料 MB(methylene blue,MB),模仿if$ 床乳腺癌染料法 SLNB勺 过程,为临床选择染料、手术时机提供实验依据。临床研究方 面,动态观察乳腺癌患者淋巴管和淋巴结被1%旧染色的时间 和过程;提出乳腺癌 SLNB的最佳时机。 方法 实验部分:12只健康雌性成年大耳白家兔静脉麻醉后, 暴露第二对乳腺和引流第二对乳腺淋巴液的腋窝部位。在第二 对乳腺上方取倒“L”形切。,约长scm,暴露腋窝淋巴结以利 观察。将动物编号并随机分异硫蓝组、美蓝组和异硫蓝+美蓝 组共叁组;每侧向乳腺注射不同染料0.lml,观察淋巴结依次 染色的时间、染色的枚数和褪色的时间。临床部分:12例女吐 乳腺癌患者,全身麻醉后,暴露腋窝后在乳晕或肿瘤周围向皮 下和乳腺实质各注射 1%异硫蓝 2.sml,注射后;将游离的组织 向外下方牵引,仔细观察腋筋膜下的腋窝组织。 结果 实验部分:注射异硫蓝、美蓝以及异硫蓝+美蓝后腋淋 巴结染色的平均时 间分别为 8.75s、13.135和 9.255。异硫蓝 组和异硫蓝+美蓝组淋巴结染色的时间明显短于美蓝组 (P二0刀00)。注射染料后,异硫蓝组腋淋巴结总数26枚;染 色 25枚;美蓝组共 27枚,染色 11枚;异硫蓝+美蓝组;总数为 27枚,染色24枚。异硫蓝组和异硫蓝+美蓝组淋巴结染色的沁 枚数明显多于美蓝组(P=0刀00;前者 X七18.668;后者 XL13.723)。注射染料异硫蓝、美蓝和异硫蓝+美蓝后 SLN的 平均褪色时 间分别为 55min、108*smin 和 975min。异硫蓝 组褪色的时间明显快于美蓝组和异硫蓝+美蓝组(P二0刀00 ), 而异硫蓝+美蓝组褪色时间则快于美蓝组(P二0刀37)。临床部 3 南京医科九学博士学位论文分:12例患者中有 11例于注射 1%异硫蓝后 30-45s发现淋巴管开始染色,Zmin内即可发现染色的淋巴结。这11例患者中,smin内淋巴结染色 1枚者 1例,2枚者 5仑,3枚者 5仔,平匀每例 2.36枚。另 卜 1例系月胖病人 smin 内,在hx’s pearl区域约第二肋水平找到2枚染色的淋巴结。结论 成年雌性大耳白兔第二对乳腺至腋窝淋巴结的淋巴管长度约scm,直径在0.3cm以上的腋窝淋巴结有3-4枚,比较符合人体的情况,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乳腺癌SLNB的动物模型。动物研究结果显示,旧淋巴组织吸收快但结合率低,固而推测乳N染色的特异性较差;而MB却正好相反。因此,在实验中将二种染料联合使用,发现二者具有互补性。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我们推荐 1%IB乳腺癌 SLNB时间为注射染料后 lmin。3.乳腺癌哨兵淋巴结、骨髓和外周血微小转移的临脚究目的 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0mmunohistochemlstry,旧q和R丁-PcR等不同方法同时检测亨腺癌肖兵淋巴结(Sentine lymph node,SLN)、骨髓和夕)周血的微小车移,探讨这些枝术在检测微小转移中的价值;并研究腋窝淋巴结、骨髓和外周血微。J、转移的l怯床意义。方法 2000年 7月至 2001年 12 月收台勺 38例 1O异硫蓝SLNB后HE染色病理检查乳N未发生转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均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麻醉后先行骨髓穿刺和外周血采集,再做SLNB。结果 采

徐宏[4]2004年在《乳腺癌骨髓和哨兵淋巴结微转移的联合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乳腺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80%左右的乳腺癌最终死于远处转移,因此对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复发和转移的危险程度评估尤为重要,它决定着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不分病情的轻重程度,对所有乳腺癌患者一律予以术后辅助化疗的做法,未免过于盲目,这会使一部分患者承受不必要的化疗折磨、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迄今,人们已经发现多个可预测乳腺癌患者复发和转移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的高危险因子,并据此去评估全身的肿瘤负荷状况,此种预测方式的片面性是显而易见的。多因素分析表明腋淋巴结状况是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预后因素。但仍然会有20%~30%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在5年内会发生远处转移,而40%腋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生存却在10年以上而无远处转移。导致复发和转移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尚未被人们认识的肿瘤某些复杂的侵袭转移生物学机制,另一部分原因可能与微转移的存在密切相关。人们普遍认为,远处转移的出现是肿瘤在早期播散的结果。近十几年来,人们对乳腺癌微转移存在的意义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等做了许多探索性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有关微转移与已知的影响乳腺癌预后的临床因素病理因素(如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淋巴结状况、受体状况等)相关性以及与远处转移相关性乃至对生存的影响却说法不一。 1894年Halsted首次对乳腺癌患者施行了标准根治性手术-即将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连同腋窝淋巴结一并切除,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这对肿瘤的外科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后的100多年里,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经历了标准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保留乳房手术等多个发展阶段。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单纯的生物医学治疗模式正逐渐向社会、心理和生物治疗模式转变。现代乳腺癌生物学理论和循证医学的不断进展,使乳腺癌外科手术范围日渐缩小。然而,无论是在标准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中还是在保乳手术中,腋淋巴结清扫仍是其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腋淋巴结清扫的目的是降低局部复发率、明确分期、判断预后,指导术后的综合治疗。但腋淋巴结清扫可导致上肢淋巴水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从而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腋淋巴结清除彻底与否对一部分患者生存影响不大。对早期和较早期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研究的开展,将有可能使部分患者免除腋淋巴结清扫。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本实验的目的:1.探讨影响乳腺癌骨髓和哨兵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2.探讨影响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成功率和假阴性率的因素。3.探讨乳腺癌骨髓微转移与远处转移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1.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组化法联合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和哨兵淋巴结的微转移。 2.以美蓝为示踪剂对可手术乳腺癌患者进行哨兵淋巴结活检,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哨兵淋巴结微转移,评估哨兵淋巴结微转移与某些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对腋淋巴结微转移的预测价值。 3.在Medhne数据库中检索可手术乳腺癌骨髓微转移对生存影响的相关文献,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骨髓微转移和远处转移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1.哨兵淋巴结活检结果 330例患者中成功发现哨兵淋巴结的287例,成功率为87.0%。哨兵淋巴结对腋淋巴结预测的敏感性为74 .6%(88/1 18),特异性为100%(169/169),假阳性率为O,准确性为89.5%(257/287),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4.9%。假阴性率为10.5%(30/287)。Bin田甲知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师对哨兵淋巴结活检的熟练程度、肿瘤的部位和腋淋巴结状况是影响成功率的重要因素(P均<0.05)。 2.骨髓和哨兵淋巴结微转移联合检测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77例乳腺癌胸骨骨髓,发现26例骨髓微转移阳性病例,阳性率为35.6%(26刀7)。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在0.19%一2.26%之间(平均0.49%,中位0.34%)。在肿瘤鉴Zcm和2.1一5.ocm亚组、腋淋巴结转移数目为0、1一3、4一9和〕10亚组、组织学分级I一11和l亚组以及不 ·2·同分期的亚组中,骨髓微转移的发生率差异显着(P均<0.05)。统计分析还显示哨兵淋巴结微转移与骨髓微转移无相关性。 3.乳腺癌哨兵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结果 95例患者中,19例腋淋巴结微转移阳性,检出率为20.0%(19/95)。阳性淋巴结均位于此vel一I。淋巴结微转移发生率为n.9%(31/260)。在SLN中,微转移的检出率为54.5%(18/33);而在非SLN中,微转移的检出率为5.7%(13/227),两组差异显着(P二0力以))。原发肿瘤的大小和组织学分级与腋淋巴结微转移显着相关(P<0.05)。年龄、肿瘤的部位和病理类型等与腋淋巴结微转移不相关。 4.乳腺癌骨髓微转移与远处转移的相关性 在Me’l丑ine数据库中共检索出63篇可手术乳腺癌骨髓微转移对生存影响的相关文献,其中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文献9篇。骨髓微转移阳性组与阴性组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1%一91%和7%一39%。统计分析:①运用Peto法进行齐性检验,P<0.01,说明所采用的文献在固定

苏逢锡, 贾卫娟, 何嘉辉, 曾韵洁, 李海刚[5]2002年在《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检出相关临床和组织学因素》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中哨兵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检出成功率的预测因素。方法 应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 1%亚甲蓝示踪方法对 10 8例Ⅰ、Ⅱ期原发乳腺癌患者进行哨兵淋巴结活检 (sentinellymphnodebiopsy ,SLNB) ,随后行包括腋窝淋巴结清扫 (ALND)在内的乳腺癌手术。通过分析评估临床和组织学因素 ,确定术中SLN成功检出的相关因素。 结果  10 8例患者术中行SLNB ,84例成功证实SLN(77 78% )。在被评估的临床因素中 ,年龄 <5 0岁 (χ2 =7 4 4 7,P <0 0 1)、原发肿瘤位于上、外象限 (χ2 =6 330 ,P <0 0 5 )、术前穿刺活检确诊 (χ2 =5 5 0 9,P <0 0 5 )、淋巴管示踪成功 (χ2=13 12 5 ,P <0 0 1)明显地与术中SLN的成功证实有关。组织学因素与SLN的检出无关。 结论SLNB过程中SLN检出可能失败。术中SLN证实最好的预测因子是淋巴管示踪成功 ,另外的因素如年龄 ,肿瘤位置和确诊方法对SLN的成功检出同样重要。

周勇, 王平, 李新民[6]2004年在《保留乳房性乳腺癌手术加哨兵淋巴结活检(附103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总结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加哨兵淋巴结活检临床经验。方法 肿块局部扩大切除 2 3例 ,乳腺区段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 80例 ,全部病例均行哨兵淋巴结活检。结果 活检与术后病理对照 ,准确性 95.8% ,假阴性率 14 .1% ,假阳性率 0。术后随访无 1例复发。结论 在早期乳腺癌中以哨兵淋巴结活检取代常规的腋淋巴结清扫 ,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手术可行 ;术后应进行根治性放疗及全身化疗 ,可获得满意效果

郝晓鹏[7]2008年在《环介导的等温扩增反应检测CK-19基因在乳腺癌哨兵淋巴结的表达》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一种更敏感、客观、快速的检测哨兵淋巴结转移的方法,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①通过美蓝染色法获取乳腺癌患者的哨兵淋巴结,并采用传统的组织病理学方法检测其转移情况②将乳腺癌细胞系和淋巴瘤细胞系采用环介导的等温扩增反应检测CK-19基因的表达情况,观察其是否表达CK-19基因,证明该反应是否可以区分上皮来源和淋巴来源的细胞系。③将术中所取哨兵淋巴结均匀分成a、b、c、d四份,ac常规送病理检查,bd制成细胞匀浆,进行环介导的等温扩增反应,样品的RT-LAMP扩增之后的产物经凝胶电泳,观察其电泳条带,每一次检测设乳腺癌细胞系为阳性对照,淋巴瘤细胞系为阴性对照。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①34例患者中成功获取哨兵淋巴结共80枚,其中病理检测结果为阳性的15例。②乳腺癌细胞系和淋巴瘤细胞系经环介导的等温扩增反应后,乳腺癌细胞系得到特征性阳性电泳条带,而淋巴瘤细胞系均为阴性,说明该反应可以很好的区分乳腺癌细胞和淋巴瘤细胞。③十个病理结果为阳性的哨兵淋巴结,经环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扩增CK-19基因,均得到特征性电泳条带,与病理结果完全吻合,符合率100%。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看出LAMP反应可以高效、快速、准确的对乳腺癌哨兵淋巴结进行检测。同时还可以检测整个淋巴结组织的转移情况,因而采用该方法进行哨兵淋巴结转移的检测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浩, 李伟汉, 刘平贤, 赵玉亭[8]2005年在《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文中提出腋窝淋巴结清除是乳腺癌常规术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对正确分期、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全腋窝淋巴结清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 section,ALND)也可引起许多并发症,如上肢无力、淋巴水肿

贾卫娟, 苏逢锡, 龚畅, 胡孝渠, 郭巨江[9]2005年在《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非哨兵淋巴结转移预测因素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哨兵淋巴结活检(SLNB)后,哨兵淋巴结(SN)转移者非哨兵淋巴结(NSN)转移相关的临床及组织学因素。方法252例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患者SLNB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所有的腋窝淋巴结(SN及NSN)均行常规组织学检查。应用字2检验分析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受体状态和SN转移数目与NSN转移的关系。结果SLNB成功率94%,假阴性率7.4%。随着原发肿瘤的增大,NSN转移的可能性增加:T1a+T1b期肿瘤NSN转移率为0;T1c期为42%;T2期为87%。只有1个SN转移的患者NSN转移率明显低于多个SN转移的患者(27%vs46%)。结论NSN转移的可能性随着原发肿瘤的增大和多个SN转移而增加,而患者的年龄,肿瘤的位置,病理类型和受体状态不影响NSN转移的可能性。

彭玉维, 黄擎雄, 朱文钿[10]2009年在《哨兵淋巴结活检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哨兵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03年5月至200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36例早期乳腺癌病例在行乳腺癌手术前均进行SLNB,即乳晕边缘皮下或肿瘤周围皮内-皮下局部注射美蓝注射液,根据蓝染淋巴管寻找哨兵淋巴结(SLN)并摘除,送快速病理检查,根据SLN结果决定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SLN阴性即免ALND。结果136例患者均发现SLN,检出率100%,假阳性率0,免ALND病例术后随访2~5年半均未发现复发、再发或转移,推测假阴性率为0。结论应用美蓝示踪定位SLNB,能准确地反映腋窝淋巴结状况,SLNB是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实用技术,能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取代ALND。

参考文献:

[1]. 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应用及意义初步研究[D]. 聂磊. 军医进修学院. 2001

[2]. 哨兵淋巴结活检术对乳腺癌患者腋淋巴转移的临床价值[D]. 姚若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003

[3]. 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王水. 南京医科大学. 2002

[4]. 乳腺癌骨髓和哨兵淋巴结微转移的联合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 徐宏. 中国医科大学. 2004

[5]. 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检出相关临床和组织学因素[J]. 苏逢锡, 贾卫娟, 何嘉辉, 曾韵洁, 李海刚. 中华外科杂志. 2002

[6]. 保留乳房性乳腺癌手术加哨兵淋巴结活检(附103例分析)[J]. 周勇, 王平, 李新民. 实用肿瘤杂志. 2004

[7]. 环介导的等温扩增反应检测CK-19基因在乳腺癌哨兵淋巴结的表达[D]. 郝晓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8

[8]. 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J]. 张浩, 李伟汉, 刘平贤, 赵玉亭. 肿瘤防治杂志. 2005

[9]. 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非哨兵淋巴结转移预测因素的研究[J]. 贾卫娟, 苏逢锡, 龚畅, 胡孝渠, 郭巨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5

[10]. 哨兵淋巴结活检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J]. 彭玉维, 黄擎雄, 朱文钿. 中国医药指南. 2009

标签:;  ;  ;  ;  ;  ;  ;  ;  ;  ;  ;  ;  ;  ;  

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应用及意义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