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略探讨论文_宋永涛

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略探讨论文_宋永涛

韶关市仁化县红山林业工作站

摘要: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管理经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林业部门虽然在公益林的经营保护上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但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及乱砍乱伐现象的存在,生态公益林的合理管理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此,本文从我国公益林建设与经营现状出发,通过分析现阶段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为生态公益林的经营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问题;措施

生态环境遭受污染是现阶段全球人类生存所面临的难解问题之一,在我国这种现象更为突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国家,保持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是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做好环境保护措施。生态公益林是生态环境非常恶略,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国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功能的特种防护林[1]。生态公益林在我国被划分为国家性和地方性两个等级。经地方政府划定并由国家林业部审核认定的为国家性公益林;由地方划定并经过省级政府相关部门认定审核的林地为地方性公益林。生态公益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分、改善土壤条件及防风固沙等。建设生态公益林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生态条件,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2]。近些年,人们为了提高社会及经济效益,以牺牲生态、生存环境为代价,空气、水、土壤均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加上不节制的砍伐树木,为生态公益林管理经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为了更好地建设、管理、经营公益林,采取行动刻不容缓。

1 生态公益林管理经营存在的问题

1.1 公益林的经营管理与经济效益存在矛盾

生态公益林的管理者是林农,然而国家规定任何商品生产、经营企业不能随便砍伐生态公益林,所以林农管理、经营公益林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及其低下。与此同时,公益林的建设也占据了林农的土地资源,但国家给予公益林建设的补贴比较少。据调查,广西省柳州市公益林补贴标准为15元/亩,国家性公益林的补贴标准为6元/亩。国家低标准的补助政策,且在下发补助时可能遭受层层剥皮,地方政府均没有配合国家做出相应补贴,作为公益林经营者的林农收获不到合理的经济补偿,这更进一步加深了公益林管理经营与林农所得的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1.2 公益林的保护措施实施不到位

在经营管理公益林的角度上,林农从国家及地方政府所得到的经济补偿较少。为提高自身收入水平,多数林农会更加重视自有商品林业的管理,而懈怠了公益林的管理工作,这就容易造成公益林出现无人经营的局面,甚至有些公益林遭到乱砍乱伐。林农没有参加过系统性的培训,缺乏专业的林业保护常识,不懂得如何处理森林火灾、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等问题,认为经营公益林只是简单的看护工作,这些现象都严重威胁生态公益林的质量。

1.3 生态公益林的监管工作难度较大

生态公益林主要监管部门是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的林业部,监管工作主要包括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配置辅助管理设施,并负责自身所管辖的林区的监管工作[3]。监管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由于国家财政所拨款项较少,导致林业部门专业人才部分流失,购买不到先进的设施,经费不到位造成监管工作难以顺利实施。而且生态公益林一旦遭受到火灾、水灾、泥石流或虫灾的侵害时,林业部门可能受到限制而不能采取措施保护生态公益林。

2 加强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的措施

2.1 采取措施提高生态公益林经济效益

林业部门作出明确规定不能对公益林进行乱砍乱伐,不代表公益林完全不能产生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生态公益林占据大量土地资源,可以综合加以利用,例如,在林木的间隙种植喜阴的植物(花生、金银花和生姜等);除此之外,经营者可以在林下饲养鸡、鸭等家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缓解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另一项措施是在生态公益林方面发展旅游项目[4]。近几年,农村绿色旅游业发展迅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和认可。生态公益林可以效仿农业旅游,经营管理者可以利用生态林组建农家乐、采摘园,还可以在林区开拓水源,搭建森林公园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双赢的局面,以此来缓解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2.2 提高经营者的补偿标准,加大资金管理力度

在对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者制定补偿政策时,政府部门应该统筹考虑,除了给予公益林管理者必要的货币补偿外,还可以实行多元化的补偿措施,例如免征公益林土地使用费等,借此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此外,对于生态公益林产生的经济效益,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抽调部分资金来奖励管理人员。

公益林的补偿资金是经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然后逐级下发,直到管理人接手,期间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层层剥削”的现象,造成资金金额逐级下降,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加强补偿资金的管理力度[5]。具体措施有:及时公开具体补偿政策及补偿标准,明确补偿资金的具体数额。在逐级下发资金时,经手人应做好账目明细工作,具体明细交由下一经手人,确保资金可以最大限度的到达管理人员手中。国家审计部、纪委监察部应不定期组织人员对补偿资金进行检查,查看资金到账与否、有无贪污现象。

2.3 健全生态公益林管理策略

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各部门统筹协作才能更好地完善管理措施,同时也需要人民群众的配合。因此,政府部门首先需要做好的一项工作是加大经营生态公益林的宣传力度,可以采取广播、电视公益影片等方式来向人们普及经营公益林的必要性,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其次,要加强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人员在林业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政府可以招聘高等学校毕业的林产业从业者来管理生态公益林,这些人才具备专业的林业知识,可以更好地管理维护公益林。如果因条件受到限制而不能招聘专业人员来管理,可以采取培训教育的方式来提高林农的专业水平。在生态公益林工作上需要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明确管理人员各个岗位的职责,科学管理,对于有充足责任心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懈怠工作的管理者作出相应的处罚,做到奖罚分明。此外,管理病害虫的防治是所有林业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夏季是病害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林业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为管理经营人员配备防虫、杀虫设备,保证资金到位。

3 结语

生态公益林在保护人们的生态、生存环境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其它林业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公益林以发挥社会和生态效益为首要任务,满足自然和社会需求,与商业林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所以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建设、管理生态公益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局面,我们更加应该保护环境,遵守自然规律的而发展,用专业、科学的手段来指导公益林的管理和经营,确保公益林得以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坤勇,刘健,陈昌雄,等.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研究进展[J].南方林业科学,2007(2):41-45.

[2]梁海明.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16(7):109-110.

[3]袁洪波.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相关问题分析[J].低碳世界,2016(10):246-247.

[4]李士海.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09(23):1-1.

[5]冯秀玲.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园艺,2017(8):21-23.

论文作者:宋永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略探讨论文_宋永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