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样与孩子沟通论文_杨新尧

家长怎样与孩子沟通论文_杨新尧

杨新尧 山东省栖霞市凤翔小学 265300

作为家长,想要教育好孩子,最基础的就是要学会和孩子好好地进行沟通,了解他们。那么,作为家长,父母怎样与孩子沟通呢?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各位家长更好地和孩子沟通!

教育中有个普遍现象,叫作相近的思想相吸,相反的思想相斥。家长的观点如果离孩子很远,就不容易被孩子接受。只有当孩子感觉到你理解他,能为他保密,使他有安全感和放心感时,他才能对你讲出心里话,与你沟通。

那么,家长怎样才能做到与子女心灵的沟通呢?

一、不揭孩子的疮疤

如果家长老是提起从前,孩子就会感到和家长越来越无话可说,也不敢说,不知什么时候家长又会抖搂出来,用自己的话打击自己。

二、不要把孩子的秘密随意泄露出去

当孩子向你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一些隐私时,你若把孩子的事当作笑料在朋友中散布出去,很可能使你的威信在孩子心目中彻底丧失。

三、遇事多和孩子商量

比如,在给孩子买衣服时,和孩子商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一员,他才会容易接受父母的决定,对父母更加孝顺,更加亲近和尊敬父母。另外,在事未成之前,要告诉孩子为自己保密,如果让别人知道了,就有可能让他人抢先一步占据这个好位子。这也是培养孩子“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自我保护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教育着我们自己,一点一滴改变着自己,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体会着为人父母的艰辛。教育儿女就像走在一条泥泞的小路上,需要家长牵着他的小手,在老师的引领下坚实地慢慢走过,直到坦途。要按照正确的沟通技巧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造成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沟通时机不当。有时候孩子正在考虑其他问题或处于情绪不佳、不想说话的时候,家长却偏偏要在此时跟孩子讨论,结果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遭到拒绝。

2.谈话方式不当。有的家长跟孩子交流时,态度简单粗暴,要么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你必须听我的”、“我说的准没错”,要么就是严辞指责“这里不对,那里不好”。

3.谈话内容太过重复。有些家长每次和孩子谈话的内容都差不多,老生常谈就成了唠叨,时间长了,孩子当然听不进去。

4.没有养成沟通习惯。很多孩子对家长不理不睬的态度是逐步形成的。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没有建立起与他们沟通的习惯,或者因为工作忙对孩子缺乏关心,或者对孩子过于溺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没有必要跟家长沟通。

5.言之无物。有些家长很想跟孩子交流,但谈话总是找不到重点,对于孩子没有任何有效的帮助。于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效果自然不好。

沟通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双方在恰当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用真诚的态度,才能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首先,要选择一个恰当的谈话时机。比如,在饭桌上吃饭的时候,或者节假日一家人聚会娱乐的时候。通常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下,孩子的精神都比较放松,心情比较愉悦,可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沟通。其次,谈话的次数不要太多,频率不要太频繁。沟通的效果与时间长短、次数多少并不一定成正比,过多的谈话反而会招致孩子的反感。所以,与孩子交流时应该把握一个度,每次时间不要太长,只要把想说的内容表达清楚即可,不要长篇大论。第三,要真诚地交流。不要把自己总摆在家长的位置上,要把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的人来交流。谈话时,最好开诚布公,把最真实的想法、情况当面说出来,给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不要旁敲侧击或避重就轻,否则达不到交流的目的。最后就是要把握态度。对于那些心理压力过大的孩子,刚开始沟通时,家长可能会遭到拒绝或出现过激的语言。当交流不畅的时候,家长要把握自己的态度,切忌当场发怒激化矛盾。应该尽量淡化矛盾,及时地转变话题,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再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帮助他们反省。

论文作者:杨新尧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8月总第8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8

标签:;  ;  ;  ;  ;  ;  ;  ;  

家长怎样与孩子沟通论文_杨新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