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氛围,提高中职教学质量论文_杨双波

构建和谐校园氛围,提高中职教学质量论文_杨双波

◆ 杨双波 云南工业技师学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摘 要: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构建中职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建设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和谐校园 中职院校 教学质量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

在学校各种工作中,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矛盾,除了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外,学校多组织开展一些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师生、同事在活动中增进了解、消除误会、淡化陈见、增进友谊,创设一种安定团结、宽松融洽、和谐统一、舒畅振奋的育人环境和人文校园文化氛围。一位专家曾经讲过:学校领导不仅要经营好学校,更要经营好“民心”,家和万事兴,心齐百事成。这样,对内,既有利于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激发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热情,诱发其创造潜能以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对外,确立学校良好形象,增强社会对学校的参与性,并能在一定条件下,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从而达到打造和谐教育的目的。真正做到“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二、创设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学校作为一个服务性组织,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其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其组织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而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潜能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关键是要创设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无论是对教师的年度考核,还是对课程建设的评估,都应制定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剔除弹性较大的项目指标,一切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其实,在教师群体中,每个体都各有千秋,各路“神仙”,各显其通,都应给予肯定,给予公正评价,要用人所长,容人所短,让长者更长,不削峰填谷。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让所有教师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专心教学又和谐相处。当然有一点必须强调,在教学第一线上的应该是优秀的教师群体,将最优秀的教师群体激励吸引到讲台,教学质量就有了保障,学校就会不断呈现出发展的强劲势头。

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教学促进和谐

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要强化教学管理,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要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备的规章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基础上,认真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考试、教学档案等各个教学环节,都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管理、科学管理。要从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人手,从上好每一堂课,出好每一份试卷,批改好每一本作业人手,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和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和谐。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四、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师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是构建高职和谐校园的关键。一是以人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尊重人才,关心人才,为他们的职称晋升和专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给他们充分展示才能的舞台和空间,营造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和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教职工自觉融入学院改革建设发展中,实现教职工与学院共同和谐发展。二是以人为本,服务学生成长需求。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人文精神,大学人文精神是历史长期积淀的产物,它体现着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生的行为,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使学生多一份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多地关注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这也是高职院校的责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改革千人一面的评价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实施素质教育,针对高职学生特点,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既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

五、大力强化爱校意识

所谓和谐,不仅表现为人与人的和谐,也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构建和谐校园的问题上,具体体现为广大师生员工爱校意识的强化,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以及所有的教学设备。前者属于人工自然环境的范畴,它可以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刚性的条件措施,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爱护它,而不应随意地践踏与毁坏。后者是学校这一组织实现其组织目标所应具备的物质条件,同样需要人们珍视,倘若校园内到处出现损坏教学设备的行为现象,这怎能与和谐校园联系在一起呢?

参考文献

[1]姚海涛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管理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王德勋 在创建和谐校园中加强师德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59-74。

[3]宋明钧 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理性思考[J].理论导刊.2006,(07)。

论文作者:杨双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构建和谐校园氛围,提高中职教学质量论文_杨双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