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刘润平散 应,征,何莉梅,邹学敏(通信作者)

刘润平散 应 征 何莉梅 邹学敏(通信作者)

(四川省自贡市中医医院 四川 自贡 643010)

【摘 要】目的:观察应用国家中医护理方案对面瘫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面瘫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按国家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80.0%,(P<0.05);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方法比较,国家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更有效,能更好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面瘫;国家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116-02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e Program on facial paralysis

【Abstract】Object: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e Program on facial paralysis.Method:60 cases of facial paraly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us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e Program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used conventional care program, the care effect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as a result. Result:There were total effective was 93.3%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was 80.0%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0.05); The average score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 <0.05).Conclusion:The TCM Care Program on facial paralysis was worthy of promotion because it was mor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clinical symptoms, and was higher in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Facial paralysis The TCM Care Program Effect

面瘫病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又称为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或“口僻”[1],我国是面瘫病高发地区[2]。本病不分季节年龄,多为受凉、感冒、疲劳后诱发。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面部抽搐麻木等。患者无法完成鼓嘴、闭眼、抬眉等动作[3],影响了患者容貌、面部机能及生活质量,给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2014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并颁布了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为系统评价应用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对面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设计此随机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12月在我院针骨科60例面瘫病患者,均符合面瘫的诊断标准即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制定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4]。排除有出血倾向、糖尿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所有病人均由同一组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的医师进行治疗。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平均(43.3±11.54)岁,病程11 h至16 d,平均(8.2±1.8)d,辨证分型:气虚血瘀证12例,风寒袭络兼气虚血瘀证1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4—64岁,平均(44.1±12.2)岁,病程10h至14d,平均(8.1±2.4)d;辨证分型:气虚血瘀证10例,风寒袭络兼气虚血瘀证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辨证分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按照中医神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治疗按照主治医师医嘱进行,基础护理、针灸、药物、治疗、饮食、宣教等。

1.2.2观察组护理按中医护理方案组织实施。具体组织落实情况:

①护理人员培训及管理 :根据方案,结合我科实际制定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培训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理论包括面瘫病常见证候要点、常见症状/症候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健康指导等。操作培训包括面瘫康复操、穴位按摩、穴位注射、艾灸、中药熏洗、红外线照射、耳穴贴压等。

②实施要求:选取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在针推科工作3年以上、责任心强、善于沟通、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护士为责任护士。责任护士为该方案的执行者,全程实施该方案,直至患者出院。责任护士休息时做好交接工作确保方案落实的连贯性。

③实施步骤:由责任护士具体实施,根据医生对病人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证候按照护理方案对病人进行责任制的整体护理。给予个性化的临证施护、用药护理、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健康指导,并观察护理效果。出院时收集患者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和依从性,每个患者做好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登记,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字。每月对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总结分析报告,护理部存档。责任护士收集相关数据,记录应客观真实,存在的问题,难点应及时反馈至科室质控小组。

1.3评价方法

1.3.11.3.3临床护理效果评价 对面瘫病的主要症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颜面麻木、面部抽搐应用辨证施护方法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按照方案要求护理效果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级别,本研究计算总有效率(%):好+较好+一般/总例数× 100%。

1.3.2护理方案应用情况评价 病人出院时,在评价表上填写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次数、应用时间等,真实客观地统计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及及满意度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以t 检验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数据则采用(x2±s) 表示,以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照组总有效率与痊愈时间均低于观察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3.1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中医护理服务内涵。《方案》对于每个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各疾病中专科护理应该做什么、如何做,避免了以往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方案》中对各疾病常见症状适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关键环节如:选穴、应用时间、观察要点等做了明确说明,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系统规范的中医专科护理标准,对于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中医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次临床护理观察中,①中医护理方案能有效改善面瘫临床症状,缩短治疗周期,对恢复患者面肌功能、改善疾病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3.3%、对照组80.0%,此研究结果与陶加平[5]和蔡礼松[6]治疗面瘫研究结果相符。④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较高,分析其原因:穴位按摩、中药熏蒸、艾灸,红外线照射等中医技术对减轻患者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颜面麻木等不适症状有较好的效果,操作无痛苦、副作用小,因此患者依从性好、满意度也较高。

3.2在方案实施中的创新点:我院在实施方案中加入自创的面瘫康复操,已制作成光盘并申请音像版权[7]。结合方案中面瘫康复指导中的面肌训练,加入中医点穴按摩方法,给患者进行免费教授,一对一示范,在每天上午固定的时间播放直到教会患者。丰富了健康教育内容,优化了中医护理操作流程,体现了优质护理舒适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促进了护患关系增加满意度。

3.3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①中医辨证施膳未落实到位,营养食堂未能提供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只局限在健康宣教层面。②该方案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仅由责任护士的主观认识及感受来进行评价,造成评价标准不一致[8]。③护理难点:患者出院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无法统计及监督。存在患者认识不足、知识缺乏、思想懈怠等诸多原因,未坚持规范化的康复锻炼[9]。护士应加强出院宣教,专人负责电话随访,做好延续护理工作[10]。

参考文献:

[1]方 肖,刘开琦. 透穴加电针配合红外线光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3):320-322.

[2]吴 华,户玫琳.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近况[J]. 中医外治杂志,2010,19(2):54-56.

[3]杨卫远,陈煜辉,宋建宁. 电针配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58 例 [J]. 中国社区医师,2008,10(2) : 89.

[4]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编委会.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8-30.

[5]陶加平,王 玲,杨表容等. 针药优化方案治疗急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11,27 ( 11) : 7-9

[6]蔡礼松. 针刺结合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面瘫 39 例[J]. 中国药业,2013,22(2):81-82.

[7]四川省版权局,登记号:川作登字-2014-I-0000451.

[8]范晓燕.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中的实践[J]护理研究,2014,28(10):4561-4562

[9]焦瑞娟,申哲,肖铮铮等.提高SICU护士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2(6)224-226

[10]姜慧萍.延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190-191.

作者简介:

刘润平,主管护师,本科,单位:643010自贡市中医医院;应征、何莉梅,单位643010,自贡市中医医院;

论文作者:刘润平散 应,征,何莉梅,邹学敏(通信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2

标签:;  ;  ;  ;  ;  ;  ;  ;  

面瘫病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刘润平散 应,征,何莉梅,邹学敏(通信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