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明斯基管理学派的经验与启示_教学技能论文

苏霍明斯基管理学派的经验与启示_教学技能论文

苏霍姆林斯基管理学校工作的经验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斯基论文,启示论文,姆林论文,经验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开始直到52岁逝世的35年中,一直耕耘在其家乡的普教战线上。他在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的二十三年中,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验,这不仅使该校成为世界闻名的教育园地,而且积累了管理学校工作的丰富经验。研究分析这些经验,对我国广大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发意义。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十分丰富,但因篇幅所限,只能将其中最主要的做些粗浅的研究。

几条重要经验

一、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领导

在对学校工作的管理中,首要的是实现教育思想的领导。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管理学校的指导思想。他认为,学校中的大量问题,不是靠开会、发指示、作决议所能解决的,校长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深入到课堂,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研究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性,依靠科学来领导和管理学校工作。基于这种思想,他在长达二十三年的校长工作岗位上,从不把自己的工作局限在行政领导和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上,而是以一个教育者的姿态在学校的每一个领域发挥强有力的领导作用,将他的思想变为全体教师的思想,进而推动各项工作的运行。他说:“如果你占着一个校长的职务,认为只要自己有一些特殊的行政工作能力,就可以取得成功,那你还是放弃想当一个好校长的念头吧。”在他看来,所谓校长,决不是习惯势力所认为的“行政干部”,而应该是教育思想家和教育理论研究的专门家。

二、一个好的校长必须首先是一个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好的校长,必须首先是一个好的教师。他指出,教学教育过程包括科学、技巧和艺术三个要素。而且这个过程的现象具有深刻的独特性:“某一种教育原理,用在第一种情况是正确的,用在第二种情况下就不起作用,用在第三种情况下甚至是荒谬……要领导它,首先必须本身不断地丰富和更新,使自己的头脑今天一定要比昨天更充实。一个学校的领导者,只有每天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学和教育技巧,只有把学校工作的最本质的东西——教学和教育、教师和儿童——摆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成为一个有威信的、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校长,那首先你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的教师、好的教学论专家和好的教育者”。正是这一坚定的信念,使他在担任校长的同时,还担任初中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不仅如此,他还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听别的教师两节课。他认为课是滋养思想的源泉,校长工作的实质就是以身作则地钻研教学业务,脚踏实地地研究教学问题。他身体力行,以模范行动带领全体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三、抓住教学、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基本技能训练进行科学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担任校长工作不久,就发现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下降。为探明其原因,他同时教四年级(原属小学)和六年级(属初中)各一个班的课(前苏联的小学和中学一般建在一起),目的是对比两个班学生脑力活动情况,此外,在半年的时间里,他一天不漏地听两节课,一节在小学听,一节在中学听。通过讲课和听课,他总结出所谓要给予学生深刻而牢固的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一方面是使学生能够借助它们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但小学和中学的任务又各不相同。他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而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就要能够运用自如地拿这个工具去进行操作。他把这个工具称作五把刀,即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以及表达自己思想等五种技能。他在讲课和听课中探索出,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后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不能熟练地运用这五把刀,缺乏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这五种技能结合起来,就是学习技能。苏霍姆林斯基把自己长期观察的结果和得出的结论告诉教师们。教师们仿效他的做法到低年级去听课,并逐步取得了一致的看法:掌握知识的技能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而读的技能在这个学习技能中占着首要地位。这一点形成了全体教师的共同教育信念。从而使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都重视了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而不是各管各的工作了。

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其高超的领导艺术,将个人的看法逐渐变成了全体教师的集体信念,使每个教师都能从培养学生的全局出发来看待自己的工作,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由此达到科学地组织管理教学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如果所有的学校都能把教学过程的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那么今天看起来似乎无法克服的困难——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知识肤浅、留级等,就会逐渐摆脱。”

四、听课和分析课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听课和分析课水平的高低,关系到许多方面。整个教育过程的文明,取决于课堂教学每天都要有所改进,要改进课堂教学,就需要校长对课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只有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因此校长要把听课和分析课列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他指出,校长如只是忙于开会和操心其他事务而不走进教室,不接触教师和学生,那他的其他工作就都失掉了意义。正是这一信条,促使他给自己规定了严格的听课制度,对因开会或出差耽误的听课任务,都一节不少的全部补上。他把那些不注重这项工作的校长的管理工作看作是在黑夜里走路,把他们比作被蒙着眼睛的工程师来到工地上:他们听到一些,但是什么也看不见,既不了解,也不理解。

他进一步指出,校长听课的目的不只是找缺点和错误,还要发现好的经验进行推广,因此,既要听青年教师的课,也要听老教师的课。听课不能只听一、两节或一个片段,至少要听一个单元,一般要连续听6~8节,否则就难以对一位教师的课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另外,校长听课和评课,不应以领导者、检查者自居,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教师,尤其是不能把一节课简单地分成几条优点和几条缺点,这种评法没有意义,正确的做法是校长和教师应当志同道合,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的规律性,找出难点,一起出主意想办法。

五、校长带头研究儿童,研究思想教育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不仅要钻研教学工作,而且必须钻研思想教育工作。这要求校长必须下苦功夫研究儿童,以身作则,带动每一个教师都成为作学生思想工作的能手。他把了解和研究学生视为掌握教育艺术的基本功。他写道:“……必须了解儿童,了解他的精神,体会他的思想和内心感受,小心翼翼地去触动他的心灵。了解儿童——这是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最主要的交接点,是对学校集体实行教育领导的一切线索的汇集之点。……如果你想做到对学校实行教育思想的领导……那你就得把研究儿童置于你和全体教师注意的中心。”基于这一深刻的理论认识,苏霍姆林斯基带动和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研究,其具体方法之一是每隔一周举行一次以研究儿童为主要内容的讨论会,会上请一、两位班主任或教师作《某某学生的教育学鉴定》的详细报告。这种《鉴定》要求对某一具体学生进行仔细而全面的观察。它大致包括:①学生的健康状况及身体发育情况等,②学生智力发展的个人特点,③学生的智力和精神面貌形成的环境,④学生的道德面貌,⑤准备采取何种措施。

苏霍姆林斯基要求“象医生研究有关人的健康的多种因素一样,教师也应当全面地研究儿童的精神世界”。他指出,“科学地研究儿童—这是科学地领导学校和科学地管理教育过程的主要条件之一。他批评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人,喜欢作表面文章,满足于轰轰烈烈的“教育措施”、“示范班会”之类的“使全体学生都受到深刻的教育”的活动。他认为不存在“使全体学生都受到深刻教育”的措施,思想教育要触动每一个具体学生的思想感情,见诸他的具体行动,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都应当是具体到人的,否则就是形式主义的教育,为了使思想教育工作到每个具体的人,他用了十五年的时间观察和研究“差生”和“调皮学生”的心理状态、情绪表现,以及这些情况与教师采用的教育方法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规律性。他一生写了3700多份观察笔记。

六、关心并帮助教师提高教育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重视教师的作用,这在前面的内容中已看得很清楚。为了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作用,他认为,“作为校长,也要细心地研究教师,了解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要给他创造物质条件。……然而,更重要的工作是帮助教师提高教育素养。”关于教师的教育素养,他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教师要透彻地懂得自己所教的学科。他提出,“教师教育素养的第一要素,就是要熟知学科内容并且绰绰有余。达到这种程度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校长要为教师提供时间。……”;②教师要懂得一些心理学和缺陷儿童教育学;③教师要有较高的言语素养。他说:“教师的言语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这也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为了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教育质量,苏霍姆林斯基紧紧抓住这几个方面帮助教师,为他们提供和创造各种条件,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适应经常变化的教学教育要求。

几点主要启示

上述各条经验中,既有理论方面的论述,又有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从其启示和借鉴意义看,可概括如下几点:

一、改变传统的领导观念,养成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中,传统的行政命令的管理方法仍很盛行,它已成为影响中小学管理工作改革的一大障碍。随着校长负责制管理体制的推行,我们的中小学校长,必须彻底改变观念,丢掉过去那种单靠开会、发指示、作决议等一般行政命令的管理方法,坚决从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象苏霍姆林斯基那样脚踏实地地深入到教学中去,通过教育思想的领导来实现对学校全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可以说,这是我国中小学校长工作中一个亟等解决的方向性问题。要做到这一点,除各位校长的自身努力外,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为他们创造条件,减少各种不必要的会议和指示。

二、校长必须是真正的教育内行,是名副其实的“教师的教师”

作为一校之长,只具有管理好学校的愿望还不够,实现教育思想的领导也需要一定的条件。这就要求他必须是一位博学多识、德高望重的领导者。常言道:“打铁先得本身硬”。只有校长各方面的素质都高于教师,并能处处以身作则,他才具有权威性,才能一呼百应。这是校长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因此,所有的中小学校长,必须象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和所做的那样,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把钻研教学业务作为首要任务,每天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学和教育技巧,成为一名好的教师、好的教学论专家和好的教育工作者,到那时,就可以将苏氏的经验运用自如。

三、把教学工作的管理置于整个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地位

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其管理工作的核心当然也是人。人才的培养通过教学进行,学生的教育都离不开教学。教学工作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合而成。因此,对人的管理不外乎是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而对他们的管理都要具体落实到教学工作上。这就是说,只要把教学工作组织管理得井然有序,培养人的任务也就落到了实处,这就是把教学工作放到学校整个管理工作核心的原因所在。正因为如此,苏霍姆林斯基无论是亲自任课、听课和分析课,都是围绕这一核心进行的。这对那些只忙于琐碎的事务工作而忽视教学工作的校长是个极好的启示。

四、把调查研究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础

从苏霍姆林斯基管理学校工作的实践中看出,他做任何一项工作,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以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先导,在研究分析中找出存在和出现问题的根源,然后采取根治的措施。对此,他不仅身体力行,而且要求全体教师都这样做。于是从校长到教师,都能把教学教育工作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使各项工作的问题都能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收到理想的效果。这是一种特别值得提倡的科学管理方法。但在我国中小学的管理工作中,调查研究之风还不够浓,我国中小学校长应该很好地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

标签:;  ;  

苏霍明斯基管理学派的经验与启示_教学技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