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理辅导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森林冬季教学_心理健康论文

将心理辅导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森林冬季教学_心理健康论文

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林中之冬》教学一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林中论文,心理辅导论文,语文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林中之冬》这篇课文,不是通常的语文公开教学,而是要把心理辅导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所以,我先从心理辅导理论说起。先讲一个故事:40年代,奥地利有一位精神医学家弗朗克是维也纳青年咨询中心主任,由于他是犹太人,德国占领期间他和他全家都被关进集中营,他亲眼看见很多身强力壮的人经不起折磨,很快死掉,但有些身体虚弱的人却挺过来了,活下来了,弗朗克自己,就是这个死亡集中营中幸存者之一。战后,他继续研究心理咨询,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认为人要活下去,不仅是身体机能健全的问题,还需要精神的支撑,这种支撑就是生活中的希望、理想,就是挖掘出自己生命和生活中的意义,于是,他由此创立了一个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学派称为“意义治疗”。生活是五颜六色的,有时是很艰辛、很痛苦的,但只要我们善于挖掘生活的意义,我们就有了生活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体验生命意义的过程,也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将自身生命意义揭示穷尽。这一节心理辅导渗透语文课,是想用意义治疗的一些基本观点渗透到《林中之冬》的教学中去。

应试教育把语文教学引入误区,语文课为了应付考试常常把一篇优美的散文分析得支离破碎,结果答出几条干巴巴的“标准答案”。李岚清同志提到学生把“草坪”写成“草地”也被认为不符合标准答案,说明语文教学已经在“异化”,读文学作品不是为了寻求意义,而是为了应付考试,心理辅导渗透语文教学很主要的方面就是重新挖掘作品的意义。

那么,挖掘作品意义和心理辅导又怎样联系呢?心理辅导有一种称为“阅读辅导”,就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对生活和生命意义的体验和理解。老师不要代替学生去挖掘,而是要引导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挖掘,一部好的作品,一篇好的散文往往可以从很多角度去开掘,一个好的教师总是善于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本节课对初二学生要求不能太高,挖掘的不能太深,原先我准备挖掘课文中冬季里的勃勃生机,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中充满勃勃生机的情景体验。后来,我请了一部分初二学生,和同学们一交谈,再改成理解“早晨却是难以尽述的美好”。对作品理解的深度也就是对自己理解的深度,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实际上这里的哈姆雷特就是读者自己,老师的引导作用,我认为在于让学生从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中看到自己,或用自己的体验经历来进一步理解和升华课文内容,或通过课文的学习,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并能自觉地去挖掘生活中和生命中的意义,从而获得心理健康的理念。因此,对学生单纯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并不是好的心理辅导,单讲点语文知识,也不是好的语文课,把心理辅导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一堂现代语文教学课。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辅导渗透语文教学首先是一种教学观念的转变。

体验就是揭示内涵中的意义,体验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状态、情感能力的表现,体验不是一次性的,下次再体验时,由于情景、时间、角色不一样,又有不同体验,因此体验不能强制灌输,要求背出来的就不是自己的体验。以往语文教学只重视认识,不重视体验,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也只是学生“懂得”和“认识”,很少提到怎样让学生学习体验,但语文、道德、艺术却是要体验的。如果用教学概念和推理的方法来上语文课,就不能成功。因此,倡导体验或许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心理辅导是要求体验,摈弃说教灌输的。体验的第一阶段是感受,一上课,我先放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创作的《致春天》,在音乐中学生集中情绪,边读课文边感受林中之冬充满勃勃生机的气氛,随后,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描述的具体画面,激发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将自己的主观体验和林中之冬的具体画面这一客体契合和交融;随后,我从课文中作者写到的“早晨却是难以尽述的美好”,引导学生挖掘出“青少年是一生中的早晨,我们生命中和生活中的每一天是不是过得很美好”这样一个很具现实意义的问题,使学生领悟到要从平凡的生活中提高自己生命的质量,最后,采用激发体验的兴趣,让学生通过作业梳理自己的体验,然后小组交流体验,再补充丰富自己的体验。

标签:;  

将心理辅导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森林冬季教学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