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分析论文_杨铁波,张玉南,李微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分析论文_杨铁波,张玉南,李微

齐齐哈尔第一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以供同行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参考。方法:以回顾性方法,分析从以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患者的痰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在128例痰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06株,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47.1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15.09%,居于首位,其次到大肠埃希菌,占9.43%,鲍氏不动杆菌(8.49%)、肺炎克雷伯菌(7.55%)、阴沟肠杆菌(3.77%)、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83%)真菌感染(占42.45%),均对酮康唑、氟康唑与两性霉素耐药。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红霉素、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庆大霉素以及喹诺酮类的药物,耐药率均达到100%,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却达到100%。结论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也占一定的比例,且耐药率在不断提高,应加强抗原菌耐药性的监测。

关键词: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

在呼吸内科的常见感染病中,下呼吸道感染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病原菌的实际分布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还必须选择针对病原菌比较敏感的抗生素药物来对其进行治疗,对疾病早期给予准确的经验性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最近几年,在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大量的抗菌药物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使得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其耐药形式也变得越来越严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呼吸内科明确诊断下呼吸道感染住院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为2006年欧洲呼吸学会和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会对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指南的修订版,其中,男78例,女50例,年龄31~79岁,平均(52.9±12.3)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①取样方法:对128例患者提取痰标本,具体取样方法为:要求患者早晨起床以后用清水反复漱口,清除口腔内杂物;用力咳嗽吐痰,并用无菌容器手机,1小时内送检;对于咳嗽吐痰无力的患者,则通过气管人工吸取痰液;对痰标本进行涂片检验,符合相关标准才可继续培养病原菌。②鉴定和试验方法:采用血琼脂、麦康凯平板作为合格痰液标本的培养基,在培养箱中培养1天左右,观察病原菌种分离情况并进行生化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耐药性试验,按照NCCLS判定标准评定病原菌耐药性结果。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本研究共分离出106柱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47.1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15.09%,居于首位,其次到大肠埃希菌,占9.43%,鲍氏不动杆菌(8.49%)、肺炎克雷伯菌(7.55%)、阴沟肠杆菌(3.77%)、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83%)。真菌分离率有上升趋势,占42.45%,主要为热带假丝酵母菌(8.49%)、白色假丝酵母菌(29.25%)及光滑假丝酵母菌(4.72%);革兰阳性球菌分离率有降低趋势,占10.38%,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8.49%。

2.2 耐药性结果:肺炎克雷伯杆菌耐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100%,其对阿米卡星、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均打92%以上。铜绿假单胞杆菌均对常见的抗生素耐药,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高,而对头孢他啶、美洛培南及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较低上。大肠埃希菌对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达100%,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较低。真菌均对酮康唑、氟康唑与两性霉素耐药。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红霉素、青霉素以及喹诺酮类的药物,耐药率均达到100%,万古霉素的敏感率达到100%。

3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感染性疾病中的最常见疾病,据统计23.3%~42.0%的院内感染发生在肺部。近年来由于临床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侵入性治疗手段逐渐增多,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广谱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及不规范应用及抗生素品种的不断更新,病原菌耐药率增加,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菌群发生变化,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感染和真菌感染比例呈上升趋势。

在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在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目前,我国各大医院病菌感染中,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是最常见的一种细菌,其对大多数的抗生素具有很强的耐药性,耐药机制是由于药物的外膜通透性严重下降,进而生产出广谱内酰胺酶,进而起到耐药的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应以此细菌的药敏结果为依据,以选取合适的抗菌药物。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表明,在所有的菌种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最强,其次到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上治疗革兰阴性菌,应以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为主,其具有较大的疗效。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菌种,不仅有天然的耐药性,又能获得耐药性。由于这两种菌种的外膜通透性较低,能快速生产碳青酶烯水解酶、等多种β-内酰胺酶,因此对多数的抗菌药物耐药,而铜绿假单胞菌,其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及多黏菌素E等药物的敏感性较好,但对其它的抗生素却是多药耐药。如头孢西丁、碳青酶烯类等。

参考文献:

[1] 郭爱萍,于秀娟,刘新风,等.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山东医药,2012,52(21):66-68.

[2] 李善秀.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20):70-72.

[3] 田利奇,黄少丹,曹梅,等.2009年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5):8-9.

论文作者:杨铁波,张玉南,李微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分析论文_杨铁波,张玉南,李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