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该生活化论文_冯文平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该生活化论文_冯文平

河北省邢台市任县天口学区(055150)冯文平

《品德与社会》课应该生活化是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 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只有来自于孩子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 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不是虚 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正如曾经有人说过的:“告诉我,我 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所以,在教 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 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1 联系生活实际,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 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 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 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 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 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 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 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平安回家》一课时,考虑到学校 里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相比,他们对城市 交通法规缺少了解,在实际的生活中接触交通标志的机会也相 对较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样很容易发生危险。虽然 学校、老师也经常就此问题进行教育,但对于接触不到这些知 识的孩子来说则收获甚微。借助这节课,我想从细微之处入手, 让学生学会常见的交通标志,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遵守交通 规则的意识,指导他们认识常见的交通手势,学会遵守交通规 则。所以这堂课的目标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补充更 多学生不常能看得到的一些交通知识,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 活,让他们在头脑中时常紧绷“安全”这根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努力让行为规范 从生活中来,在经过修正后再回到生活中去。

2 从生活中选取素材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 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 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 学习。现在的新课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图片等课 程资源,但不管怎么说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 材料,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是喜欢使图中人物、文中的内容变 得有血有肉。我们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探寻学生生活中的矛盾 或焦点,设计成类似的情境(小品、生活情境剧);把一些小故事 拍成录像;一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做成flash 动画等, 供学生探讨、解决,以实现激活学生生活、保证活动的指向性和 有效性的目的,并以此充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品质的 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 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 感悟、成长。

在《平安回家》这课中,我特意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故 事,比如《篮球女孩》,通过听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女孩为什么 会失去双腿,失去双腿又意味着什么,她此后的生活将面临着 什么等等,进一步认识到车祸带给个人、家庭的伤害,懂得道路 交通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安全和幸福。还有一段学生放学回家 的录像,录像中行走过程中几人并排走、看书聊天、不按规定路 线行走等等,是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课堂中,学生 根据已有知识很快找到了错误所在。可是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样 的呢?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再进行概括、提炼,并播放正确 回家行走的方式,使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一个再认 知的过程,从而提升他们的认知经验。

3 课堂活动要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 题,适宜开展活动学习。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 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 地告诉我们:作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 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 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 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平安回家》中,我采用视频的方法带领学生认识藏有交通 标志的漫画,仔细观察交通图标,联系交通路线说说自己的发 现,将认识交通标志与实际交通状况联系在一起进行学习、指 引,学生很快明白了这些交通标志的实际含义和应注意事项。

4 到生活中去实践 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儿童的一贯的、善 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品 社教学产生怀疑,弱化了教育的引导功能。品德与社会教学所 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让学生亲自去试 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让学生到生活中去 实践课上的认识。

总之,围绕品社生活化这一理念,我努力把生活引进德育 课程中,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让学生“动”起来, 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 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也让课 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让 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 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 终回归生活。

论文作者:冯文平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4

标签:;  ;  ;  ;  ;  ;  ;  ;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该生活化论文_冯文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