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_梁屹

牙周病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_梁屹

(百色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以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综合多个权威文献报道内容,对牙周病患者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进行分析。首先,从菌斑控制、牙周机械治疗、牙合治疗三个方面,对牙周病基础治疗方法及要点进行讨论。其次,对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包括抗生素治疗、免疫调节类治疗等。最后,对临床其他牙周病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简要总结,为非手术治疗研究提供一定思路,并为牙周病患者诊疗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牙周病;非手术治疗;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牙周炎

【中图分类号】R7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0-0070-03

牙周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同时在宿主免疫反应的影响下,菌斑微生物长期附着在牙周组织,导致牙龈炎、牙周袋形成等,逐渐形成慢性感染性牙周病,严重时直接导致延迟松动和脱落,对患者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质量均带来一定影响。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菌斑进行有效抑制,能够避免病情进展,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是目前临床治疗牙周病的关键。本研究以牙周病非手术治疗为切入点,对其临床治疗情况及进展进行综述,报道如下。

1.基础治疗

对牙周病患者开展基础性治疗,是牙周序列治疗的首要阶段,也是每个牙周病患者必须接受的治疗,包括三方面治疗手段,一是菌斑控制,二是牙周机械治疗,三是牙合治疗[1]。

菌斑控制主要指为患者提供口腔保健指导,做好口腔卫生宣教工作。牙周机械治疗则主要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处理等。其中,龈上洁治主要采用手工及超声洁治,两种操作方式均可导致牙面粗糙,使得菌斑更容易沉积在牙齿表面。因此,徐利东[2]认为,在为患者开展超声洁治时,要做好抛光处理,从而减少残留菌斑,保证根面与牙面的清洁性。于婧[3]虽然主要探讨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但是也在文中指出超声洁治后应进行橡皮杯或喷砂抛光,从而减少菌斑再沉积。龈下刮治、根面处理主要是指采用刮治器械,对龈下牙石、病变牙骨质等进行清除,同时去除牙周袋内肉芽组织,从而对菌斑生物膜构造产生一定破坏作用,保证根面平整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牙周组织,促进愈合。

章锦才[4]通过对牙周病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认为采用超声进行龈下刮治,应根据病情,确定采取一次性刮治或区域刮治等。笪海芹[5]通过研究发现,采用非手术疗法对重度慢性牙周炎磨牙不同部位牙周病变患者开展对症治疗时,无论采用分区域刮治,还是采用一次性刮治,对牙周组织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对于分区域刮治而言,其治疗次数比较多,可能导致牙周炎复发。一次性刮治虽然治疗次数少,但是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比较高,有很高的菌血症诱发几率,患者治疗耐受性较差。也就是说,两种刮治方法效果相当,如何选择应根据患者意愿及医师操作技能,同时也要考虑到时间、金钱成本因素。

牙合治疗主要包括咬合关系调整及松齿固定。周崇瑜[6]在为牙周病患者开展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充分应用激光技术进行治疗,其特别强调,应重视患者咬合关系调整,从而最大程度恢复牙周病患者牙周健康,强化预后效果。刘杰[7]等人为重度牙周病患者开展对症治疗,采用固位纤维牙周夹板对患者松齿进行有效固定,发挥明显作用。在循证医学引导下,很多临床牙医师认为应采用暂时性牙周夹板进行固定,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后,为患者更换永久性牙周夹板[8]。

2.药物治疗

2.1 抗生素治疗

药物治疗方法是控制牙周病的主要辅助治疗方法,针对基础治疗效果不佳、顽固性牙周炎及侵袭性牙周炎的患者,采用药物疗法,可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复发率[9]。抗生素疗法主要包括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口腔局部用药多采用含漱、冲洗、缓释等,临床多在为患者开展超声龈下刮治过程中,采用同步药物冲洗治疗,强化基础治疗效果。曾木秀[10]等人采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对牙周病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汤文革[11]采用甲硝唑药膜+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在95%以上。阿奇霉素作为常见的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在治疗侵袭性牙周炎中也能发挥明显作用。李晓燕[12]等人采用阿奇霉素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开展对症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一方面与阿奇霉素对抗革兰阴性菌效果有关,另外一个方面在于阿奇霉素能够发挥持久抗炎作用,本品半衰期长,能够对抑制巨噬细胞变态反应。与此同时,通过分析认为,阿奇霉素能够有效增加抗炎细胞因子表达,同时发挥长期免疫调节作用,从而促进牙周组织愈合。

2.2 免疫调节治疗

在牙周病患者病情进展过程中,菌斑可对患者牙周组织带来直接性的破坏和影响,由细菌所激发的过渡宿主反应,可对牙周组织健康带来严重制约。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多西环素及四环素,每可有效改善宿主反应,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程宏昕[13]等人通过临床对照试验证实,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病,临床效果显著,但是治疗过程中应对给药剂量进行适当控制,一般每天给药不超过2次,每次维持在20mg进行辅助治疗,效果明显。也有学者认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虽然能够明显降低宿主反应,但是此种作用独立与抗菌作用之外,两者是不同的治疗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莫丽妮[14]等人研究发现,为慢性牙周炎患者开展诊疗过程中,应结合IL-1β、IL-6、IL-10在不同临床阶段的免疫调节作用,开展对症治疗,可阻断宿主反应进程,为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2.3 抗炎治疗

抗炎治疗主要是指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患者开展对症治疗,通过阻断花生四烯酸,并使其转化为炎性递质代谢突进,进而产生较强的抗炎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主要不包括布洛芬、吲哚美辛等。一般情况下,慢性牙周炎患者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牙槽骨吸收,在此过程中,前列腺素不仅参与牙周病变进展,同时也能促进牙槽骨吸收。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后,能够有效抑制前列腺素生成,对牙周炎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但是,由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很多学者建议采用此类药物治疗慢性牙周炎时,应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做好长期观察,综合评价此类药物疗效。

3.新型辅助治疗措施

由于慢性牙周炎容易复发,临床非手术治疗方法虽然能够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也存在较大局限性。近年来,临床主要采用牙周内镜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避免牙周袋内盲目操作,同时利用内镜功能,对牙石清理、菌斑清除情况进行观察。通过牙周内镜,为操作者提供更加直观的直视引导,使龈下刮治能够更加清晰,实现牙周袋多方位照射,为刮治创造更多便利条件。临床对照试验证实,与传统清除方法相比,利用牙周内镜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无需切开牙龈,也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一方面降低麻醉不良反应,另外一方面有效避免对牙周组织产生严重损伤。近年来,临床也开始将光动力疗法作为龈下刮治的主要辅助手段,利用低功率激光,最大程度杀灭病原微生物。李惠玲[15]通过观察发现,光动力疗法辅助龈下刮治,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避免抗生素所引起的耐药菌滋生现象。

4.小结

综上所述,牙周病是比较常见的口腔疾病,任何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对患者口腔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应重视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避免病情加重,影响患者预后。为此,临床应对牙周病临床诊疗进行重点关注,了解并掌握发病病因、炎性特征,并给予对症治疗。目前,临床非手术治疗方法多样,但是治疗方法均有自身优势和弊端,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可行、安全可靠的临床诊疗方案。慢性牙周病临床诊疗技术虽然不断发展,如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及其他新型治疗方法等,但是仍要对患者开展规范化的基础治疗,结合实际状况,为患者提供多种辅助治疗手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倩,黄萍,郭淑娟.骨膜蛋白与牙周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8,36(06):681-685.

[2]徐利东.龈下超声洁治结合补肾固齿丸治疗可摘义齿基牙牙周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1):1951-1952.

[3]于婧.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学,2018,42(12):1255-1257.

[4]章锦才.《牙周病临床病例解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7,33(02):167.

[5]笪海芹.比较非手术治疗对重度慢性牙周炎磨牙不同部位牙周病变的疗效[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2,28(04):215-217.

[6]周崇瑜.探讨牙周病非手术治疗中激光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6):105-106.

[7]刘杰,张晓燕.分析联用固位纤维牙周夹板、派丽奥治疗重度牙周病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2):145-146.

[8]李东生.高强纤维牙周夹板配合牙得安牙粉治疗老年中重度牙周病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4):111-112.

[9]白国辉,苗晨琛,陈靖,等.抗牙龈卟啉单胞菌牙周炎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表达研究[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11):5165-5173.

[10]曾木秀,蒋缘缘.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11):1236-1237.

[11]汤文革.甲硝唑药膜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病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率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1):83-84.

[12]李晓燕,王宏,石云凯.阿奇霉素辅助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6):13-14.

[13]程宏昕,李淑艳.对比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棒治疗慢性牙周病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2):143-144.

[14]莫丽妮,林旭征.IL-1β、IL-6、IL-10在慢性牙周炎不同临床阶段的免疫调节作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10):39-41.

[15]李惠玲.慢性牙周炎给予光动力疗法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9):76-77.

论文作者:梁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9

标签:;  ;  ;  ;  ;  ;  ;  ;  

牙周病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_梁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