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药物和毛细管电泳分离

手性药物和毛细管电泳分离

张宏福[1]2016年在《基于衍生化β-环糊精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色谱的手性药物分析》文中提出手性药物和手性农药对映体在药效、药理、代谢和毒理的差异性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手性问题已成为当今药物安全和食品安全中急需解决的两大难题。因此,发展手性分离材料和手性分析技术不仅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也存在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基于衍生化β-环糊精手性配体,制备和表征β-环糊精高效液相色谱(HPLC)手性柱和开管毛细管电色谱(CEC)柱,通过优化分离条件,成功地拆分了实现了柚皮甙、尼卡地平、己唑醇、粉唑醇等几种常见手性药物和农药对映体,并分别建立了对映体含量快速测定的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色谱新方法,为药物安全和食品安全分析服务。利用环糊精修饰的有序介孔固定相填充的液相色谱柱手性选择性高,色谱性能稳定,通透性好等特点,有利于快速分析。同时,将带电荷环糊精修饰到毛细管内壁,能增加电渗流,借助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环糊精的协同作用,提高电色谱手性分离能力,开管电色谱法是一种低成本、环境友好微分离技术。通过注重分离条件优化和实际样品测定,期望将来在手性药物分析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1、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作为两种主要的手性分离方法己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固定相的发展、手性药物分析方法和手性添加剂电泳法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作为本论文选题和研究工作的理论依据。2、采用自制的苯氨基甲酸酯衍生化β-环糊精键合SBA-15手性固定相,以简单的甲醇-水作流动相,成功地拆分了柚皮甙对映体。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柱温、检测波长等对柚皮甙拆分和测定的影响,优化的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v/v),流速0.5 mL/min,柱温20 oC,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为285 nm。基于上述条件,对中草药化橘红、香橼、枳壳及柚皮中的柚皮甙对映体进行了含量测定。测得化橘红中柚皮甙两对映体的含量分别为10.42 mg/g和15.84 mg/g;香橼中为15.39 mg/g和49.52 mg/g;枳壳中为16.53 mg/g和95.80 mg/g;柚皮中为18.47 mg/g和30.98 mg/g。柚皮甙对映体均在0.5~5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最低检出限为0.04μg/mL,回收率大于91.31%,RSD为1.54%(n=5)。中草药是天然药物宝库,自然界创造了许多有活性的手性化合物。因此,中草药中天然手性药物成分监测应该引起重视。3、手性农药对映体常具有不同的杀虫活性、人体毒性和环境行为,手性农药的残留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问题。本文利用自制的脲基衍生化β-环糊精键合sba-15手性固定相(ucdsp),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地拆分了手性农药杀菌剂己唑醇对映体,并考察了流动相组成、ph值、柱温等对手性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甲醇-水(60:40,v/v)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柱温20oc,检测波长230nm时,己唑醇对映体的分离度2.26,分析时间在15min内。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建立了快速测定苹果中己唑醇对映体含量的新方法。己唑醇对映体在0.5~125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按3倍于噪声信号推算,苹果中己唑醇最小检出量均小于25μg/kg,两种对映体的加标回收率为88.0%~97.2%,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小于0.98%和1.2%(n=5)。研究发现脲基环糊精固定相的化学性能和色谱性能稳定,对叁唑类农药选择性好,该手性柱的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也较低。4、本文制备和表征含磺丁基β-环糊精毛细管电色谱开管柱,内壁修饰带负电荷磺丁基β-环糊精可增强电渗流,结合固定相和流动相中手性配体的协同作用,成功地实现了心血管药物尼卡地平对映体的快速拆分,手性分析时间在8min以内。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添加剂用量、操作电压和进样方式对分离度的影响,实现了快速拆分。同时建立了片剂中尼卡地平对映体含量测定。测得第一种尼卡地平药片对映体的含量分别为:19.65mg/片,19.26mg/片;第二种尼卡地平药片对映体的含量分别为:19.34mg/片,19.62mg/片,方法有较高的重现性。开管电色谱柱制备方法简便,溶剂耗量少,有一定的实用性。5、除药物分析外,也把磺丁基醚β-环糊精修饰的开管电色谱柱推广到果蔬中常用手性杀菌剂粉唑醇对映体含量的测定。考察了添加剂浓度、ph值、施加电压、温度及有机调节剂的含量对电色谱手性分离的影响。优化的流动相组成为10mmol/l硼酸钠(ph=9.2),含3.0mmol/l磺丁基醚β-环糊精和体积分数为15%甲醇,施加电压15kv,温度20oc,压力进样(3psi×3s),检测波长204nm。在上述条件下,粉唑醇对映体分离度可达1.85,分析时间仅为8~12min。黄瓜、梨、苹果和西红柿果蔬样品用乙腈提取,磁性石墨化炭净化,在上述优化条件下测定果蔬中粉唑醇对映体的残留量。粉唑醇对映体在1.3~250μg/m 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际样品中粉唑醇加标回收率均大于94.6%,RSD小于1.79%。按叁倍的噪声信号推算出粉唑醇对映体的检测限为25μg/kg。该电色谱方法是一种操作简单,分离测定快速,溶剂耗量小,测试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的新方法。

杨艳丽[2]2009年在《β-环糊精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手性对映体的存在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药物化学领域表现尤为突出。手性药物对映体的分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现代分析化学领域广泛研究的课题之一。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技术因其分离效率高、需样量少、操作模式多样化、环境污染少、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受到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使用手性选择剂分离药物对映体仍然是CE手性拆分的重要方法,发展和研究新型手性选择剂是手性分离领域的重点。目前,环糊精(Cyclodextrins,CD)及其衍生物是CE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性选择剂。然而,天然环糊精受其分子键合能力和水溶性等物理化学性能的限制,在手性分离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经改性的环糊精衍生物则具有以下特点:1.环糊精分子外缘的羟基衍生化后,其水溶性增加,空腔尺寸与物化性质也有所改变;2.能与客体分子产生不同的作用,配位能力提高;3.若衍生化取代基带电荷,则产生的静电作用也可使手性识别能力有所增强,即带电环糊精可分离电中性和带电的手性药物。因此,环糊精衍生物应用于手性药物的拆分研究是一项具有挑战意义的课题。本论文主要由叁部分组成,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系统阐述了毛细管电泳在手性拆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手性拆分理论、应用及其操作模式等做了简单介绍。其次,参照有关文献合成了两种新型的环糊精衍生物。利用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反应,将低聚乳酸基团修饰于β-环糊精上,得到了水溶性良好、可生物降解的6-O-低聚乳酸基-β-环糊精(6-Oligo(D,L-lactic acid)-β-cyclodextrin,6-OLA-β-CD);采用“合成—脱保护—锅法”将完整的甜菜碱内盐结构连到β-环糊精上,得到了6-O-(2-羟基-3-甜菜碱基丙基)-β-环糊精(6-O-(2-hydroxyl-3-betainylpropyl)-β-cyclodextrin,6-HBP-p-CD)。最后,以β-CD、HP-β-CD及合成的两种新型环糊精衍生物为手性选择剂对酮替芬、扑尔敏、特布他林、普萘洛尔等药物对映体进行了手性拆分。研究了环糊精浓度对分离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运行电压和背景电解质pH值对手性拆分的影响。

史海军[3]2010年在《两种环糊精衍生物在毛细管电泳拆分常见手性药物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过去的叁十年间,药品安全问题凸显了出来,立体化学的研究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多数药物具有手性,手性分离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被认为是药物手性分离最有效的分析技术之一。环糊精及其衍生物(Cyclodextrins,CDs)已被广泛用作CE的手性选择剂,时至今日,环糊精手性分离依然是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论文选择两种环糊精衍生物作为CE的手性选择剂,拆分了多种手性药物,丰富了药物手性分离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本论文在文献报道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1)以中性环糊精羟丙基-β-CD(HP-β-CD)为手性选择剂,通过自由溶液毛细管电泳法拆分了带正电荷的盐酸帕罗诺斯琼异构体;通过微乳电动色谱法拆分了不带电荷的药物对映体。(2)以多元环糊精任意甲基化-β-CD(RM-β-CD)为手性选择剂,成功地拆分了四种常见的手性药物。该方法成功地将混合物应用于手性分离中,实现了多元手性分离。本学位论文共由四章组成。第一章:综述本章简述了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的相关理论,并综述了手性选择剂,特别是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手性选择试剂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手性药物拆分的前景进行了展望。第二、叁、四章:实验部分第二章:本章以羟丙基-β-CD(HP-β-CD)为手性选择剂,建立了一种拆分手性药物帕罗诺斯琼的自由溶液毛细管电泳新方法。对影响手性分离的相关参数,如环糊精浓度、缓冲溶液pH值、有机添加剂种类和浓度、分离电压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优化。获得的最佳分离条件为:40 mmol/L磷酸盐,pH 3.10,30 mmol/L HP-β-CD,20%(v/v)甲醇,分离电压15 kV。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帕罗诺斯琼四种异构体在25 min内得到了基线分离。第叁章:本章以任意甲基化-β-CD(RM-β-CD)为手性选择剂,建立了拆分四种常见手性药物的自由溶液毛细管电泳新方法。该任意甲基化环糊精的平均取代度为14.0。优化了环糊精浓度、缓冲溶液pH值、分离电压等影响手性分离的相关参数。在最佳条件下,氧氟沙星和酮康唑实现了基线分离。同时,该环糊精对心得安和扑尔敏也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并采用加标法对氧氟沙星的峰构型进行了识别。与一元环糊精体系相比,多元环糊精也是良好的手性选择剂,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手性分离中。第四章:本章运用中性环糊精改性的微乳电动色谱法成功地拆分了酸性药物华法林和酮洛芬。微乳由1.5%(m/v)SDS.6.8%(v/v)正丁醇和0.2%(v/v)正庚烷组成。对环糊精浓度、缓冲溶液pH值、分离电压等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最优分离条件下,华法林在20 min内得到基线分离,酮洛芬的基线拆分在30 min内完成。

黄蓉[4]2014年在《手性药物与蛋白分离分析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手性药物是指具有相同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但立体结构互为实物与镜像的一类药物的总称。科学研究表明,手性药物在动物体内有一定的药效学和动物学方面的差异。蛋白质是天然的手性分子,也是大部分手性药物的作用靶点,因此,对手性药物与蛋白的分离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建立灵敏、准确、简单、快速的分离方法,为手性药物及蛋白质的分离提供新的分析方法。本论文分叁部分,共7章。论文的第一部分也就是第一章,介绍了对手性药物与蛋白质进行分离的意义。同时,对目前的手性分离方法及毛细管涂层技术做了介绍。此外,还详细介绍了适配体作为手性选择试剂在手性检测、手性分离方面的应用。最后简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2,3,4章,将适配体引入手性分离,对手性药物分离分析新方法做了详细的研究。其中,第二章建立了利用区带灌注的方法,以适配体作为手性选择试剂,胆酸钠形成胶束,对色氨酸进行手性分离的新方法。第叁章采用胆酸钠为胶束,利用布洛芬对应的适配体,以区带灌注为分离方法对目标物布洛芬进行了手性分离。同时联用在线富集堆积-场放大进样技术,对分离的布洛芬进行了富集。第四章是在纳米金粒子的表面,通过金巯键修饰上适配体,利用简单的离心方法,对色氨酸进行手性分离,为规模化制备手性样品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第叁部分主要对聚甲基丙烯酸寡聚乙二醇酯(POEGMA)聚合物在毛细管电泳分离方面的应用做了详细的研究,包括论文的第5,6,7章。在第五章中,重点介绍了POEGMA涂层毛细管的制作方法以及在蛋白质分离方面的应用。论文的第六章介绍了POEGMA涂层的毛细管在3种藻类肝毒素分离方面的应用,同时联用在线富集技术-大体积进样技术进行富集,并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的检测。第七章主要介绍了通过物理吸附的方法,在POEGMA涂层毛细管内壁修饰上牛血清白蛋白(BSA),利用BSA可以有效识别手性分子的性质,对色氨酸进行手性分离,同时将其应用于人血清中色氨酸的手性分离。

李倩倩[5]2017年在《毛细管电泳法分离药物西酞普兰及pH法测定二甲苯酚电离常数》文中研究表明毛细管电泳法(CE)由于具有进样量少、分离速度快、分析和检测度灵敏度高、易于操作、所需成本低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科研工作者投入到此项技术的研究,使这门技术日趋成熟,并推广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CE还有许多分离模式,包括电动色谱,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和毛细管电色谱法等,这更加增加了毛细管电泳法在应用上的灵活性。近年来,随着毛细管涂层技术的发展,毛细管电泳法在手性药物分离及检测的应用成为其应用研究热点之一。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应用范围,有机难溶弱酸由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小,电离常数非常难测。由于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常常需要借助其物理性质利用分析仪器实现同分异构体的分离,如利用其电离常数的不同采用pH电位滴定法、紫外、电化学工作站等对其实现分离。本篇论文主要讨论涂层毛细管电泳-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技术分离手性药物西酞普兰并确定了优化后的分离条件及pH滴定法测定有机难溶弱酸二甲苯酚叁种异构体的电离常数方法初步探索。由于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的两种手性对映体结构及性质都很相像,实现二者的分离非常困难。鉴于二者的旋光性不同,我们利用涂层技术合成毛细管手性柱,进而实现了对西酞普兰两种对映体的分离。确定了分离西酞普兰的最优实验条件:运行缓冲液的pH值取5.40,浓度为15 mmol·L~(-1)六亚甲基四胺-HCl缓冲液;分离电压30 kV;温度为25℃,检测波长240.0nm,样品溶液注入在水动力(3.43×103 Pa)模式下持续10s。线性范围为0.03-0.20,检出限为0.022 mmol·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45%。西酞普兰的分离度为4.25。pH酸碱滴定法测定二甲苯酚不同异构体电离常数的探索实验。我们先探索二甲苯酚的溶解条件,确定溶解试剂及溶解所需的操作条件,然后配置梯度浓度的溶剂来溶解二甲苯酚,得到二甲苯酚溶液。接着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每间隔一定体积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值,最后通过origin8.0软件处理数据得到实验结果。在溶解实验中考察溶剂比例、温度对二甲苯酚溶解度的影响,初步探索了pH滴定法测二甲苯酚电离常数的实验条件,测定了2,4-二甲基苯酚、2,5-二甲基苯酚、3,5-二甲苯酚在酒精/水混合溶剂(不同体积比)中的电离常数。

李英杰[6]2010年在《改性β-环糊精毛细管电色谱手性整体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细管电色谱的分离基础为样品与具有特殊结构的固定相分离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差别。β-环糊精的特殊分子结构与整体柱技术相结合发展新型手性分离材料,对于进一步拓宽毛细管电色谱在手性分离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不同结构的取代基对β-环糊精进行衍生化处理,得到了羟丙基、氨基、天冬氨酸、烯丙基等取代的衍生化β-环糊精,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法等对这些环糊精衍生物的性能加以表征,说明这些化合物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水溶性。在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下,对所合成的新型β-环糊精衍生化的手性分离能力加以系统考察,探讨不同取代基β-环糊精衍生物的可能分离机制。在GMA/EDMA整体柱活性环氧基团上连接天冬氨酸、氨基、羟丙基-β-环糊精及β-环糊精,制备出系列新型毛细管电色谱手性整体柱。对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修饰整体柱的键合条件和修饰方法进行了考察,获得了最佳的制备条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压汞法分别表征了手性固定相的官能团、内部形貌、孔径大小及分布情况。优化了毛细管电色谱分离条件,对缓冲盐的种类、浓度、pH值和分离柱温等因素进行了考察。四种手性整体柱在电色谱条件下实现了对8种氨基酸、2种手性药物和含美西律的生命样品的高效分离。采用烯丙基-β-环糊精与GMA共聚的方法制备了烯丙基-β-环糊精毛细管整体柱,这种制柱方法增加了β-环糊精在固定相中的用量,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体柱对有机分子的协同效应,继而增加整体柱的手性选择性。在电色谱模式下,以分离18种氨基酸对映体作为参考,进行考察整体柱的分离性能。同时将本文所制得的新型电色谱整体柱应用于盐酸美西律、盐酸芬氟拉明和手性农药溴氰菊酯的手性分离,也得到了良好的分离效果。单独采用烯丙基-β-环糊精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基-β-环糊精为聚合功能单体,一步键合制备了烯丙基-β-环糊精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基-β-环糊精聚合物手性整体柱。这种制柱方法增加了β-环糊精在固定相中的用量,方法操作简单,从而有效提高了整体柱的手性拆分能力。并通过条件实验找出制备该整体柱的最佳配比,通过优化色谱条件使用烯丙基-β-环糊精手性整体柱成功分离了罗格列酮、酮洛芬、愈创甘油醚对映体,使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基-β-环糊精聚合物手性整体柱成功分离了盐酸地匹福林、1-甲基-3-苯基丙胺、愈创甘油醚对映体。

雷双双[7]2008年在《双[-6-氧-(-2-间羧基苯磺酰基-丁二酸-1,4-单酯-4-)-]-β-环糊精在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手性药物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文简述了手性化合物拆分的意义和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手性拆分方面的作用;介绍了与论文内容相关的β-环糊精(简称:β-CD)及其衍生物作为手性添加剂在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中分离手性物质的应用现状。合成了双-[6-氧-(2-间羧基苯磺酰基-丁二酸单酯-4)]-β-CD(简称:β-CD-B_2),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用半制备HPLC分离纯化该衍生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对紫外图谱、傅立叶红外图谱、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XRD)、元素分析、核磁图谱以及质谱图综合分析,可基本确认目标衍生物已合成,未见文献报道。用β-CD- B_2作为手性添加剂,分离DL-苯甘氨醇,通过条件实验,确定在50mMTris-H_3PO_4缓冲液pH4.5,β-CD- B_2浓度为7g/L,分离电压为25kV,检测波长254nm时,DL-苯甘氨醇得到最佳分离效果,分离度Rs=5.22,7min内完成分离;分别确定了D-苯甘氨醇、L-苯甘氨醇及消旋体中两者的线性范围,D-苯甘氨醇的tR : 11.47-12.57min ,浓度为0.1-0.3mol/L,有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 = 0.00386 + 0.5194x,相关系数r=0.992。L-苯甘氨醇的tR:3.68-3.97min,浓度为0.1-0.4mol/L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 = 0.3494 + 0.2498x,相关系数r=0.999。在DL-苯甘氨醇(99%)中,L-苯甘氨醇在浓度0.05-0.3mol/L有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 = 0.07334 + 0.1241x,相关系数r=0.988;D-苯甘氨醇则是在浓度为0.20-0.50mol/L时,有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 = 0.0791 + 0.219x r=0.992;探讨了β-CD- B_2作为手性添加剂,分离DL-苯甘氨醇的作用机理,为下一步建立定量测定苯甘氨醇的电泳新方法奠定了基础。用β-CD-B_2作为手性选择剂应用于HPCE中分离五种手性药物山莨菪碱、异丙肾上腺素、扑尔敏、布比卡因、普罗帕酮,分别与以β-CD、β-CD-A_2作为手性添加剂以及不加手性选择剂的纯缓冲液电泳介质对比分离效能,实验结果表明β-CD-B_2对这五种药物的对映异构体有特殊识别作用。分别对五种药物的最佳电泳分离条件:缓冲液的浓度、缓冲液pH、手性选择剂β-CD-B_2浓度、电压等进行优化。其中,山莨菪碱最大分离度Rs=1.86,用对照品定性。异丙肾上腺素最大分离度Rs=2.46用对照品定性。扑尔敏最大分离度Rs=1.10。布比卡因最大分离度Rs=1.80。普罗帕酮最大分离度Rs=3.36。并初步探讨分离机理,β-CD-B_2衍生物与五种手性药物均有空间嵌合、两种分子元素间氢键、苯环与苯环的超共轭作用以及静电引力等的协同作用。其中除山莨菪碱以静电作用为主达到分离目的外,其他药物均是与β-CD-B_2衍生物的嵌合、氢键、超共轭作用与静电作用协同作用的结果,往往前者作用更明显。

颜梅, 韩颜颜, 徐媛媛, 夏阳, 蔡燕燕[8]2008年在《毛细管电泳技术在药物分离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近5年毛细管电泳在手性药物拆分、药物制剂及中草药分析中的应用.在手性药物拆分的应用中主要探讨了手性选择剂的种类及毛细管分离方法;在药物制剂、中草药的应用中主要介绍该法对药效成分进行的分离及定量分析,总结方法的检出限、线性范围和检测方法;最后,探讨了毛细管电泳在求取药物水解常数上的应用.提出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桦[9]2004年在《毛细管电泳分离检测某些疾病特征性物质和手性药物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医学的迅速发展对疾病诊断及治疗药物监测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和蛋白质类细胞因子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也是某些神经性疾病与癌症的特征性物质。由于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和蛋白质类细胞因子所存在的生物体系基质复杂、组分多且含量低,因此对分析方法的分离度、灵敏度和选择性均有很高的要求。手性药物口服或注射到人体内后,药物分子由血液转移到其作用靶点,药物对映体在血液中浓度的测定及与血清蛋白质结合常数的测定,对于手性药物的药理学和立体选择性药代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将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与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免疫分析、电动场放大进样等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生物样品中的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与一种蛋白质类的巨噬细胞生物活性因子(daintain/AIF1)和四种手性药物卡替诺尔、氟西汀、美多心安和苯海索的高效、灵敏和选择性好的CE分离检测方法,并研究了卡替诺尔和氟西汀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在系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 (1) 以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为衍生试剂,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离测定大白鼠脑皮质中氨基酸神经递质的分析方法。对氨基酸神经递质的衍生条件和CE分离条件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优化。最佳衍生反应条件为:5mM硼砂缓冲液(pH9.6),FITC/氨基酸的比例为30:1,室温下(20℃)避光反应16小时。最佳CE分离条件为:在57cm(总长)×75μm(内径)毛细管中,以15mM硼砂缓冲液(pH9.2)为CE背景电解质,分离电压17.5kV,分离温度25℃。在此分离条件下,六种氨基酸神经递质得到基线分离,检测限在2.1×10~(-11)-6.3×10~(-10)M之间。用此CE-LIF法监测了脑缺血所引起的大白鼠脑皮质中各种氨基酸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和中药黄芩甙对脑皮质中各种氨基酸神经递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脑缺血能引起脑皮质中谷氨酸、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甘氨酸含量显著增高;注射黄芩甙能抑制由脑缺血引起的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含量的增高,证明黄芩甙对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2) 将竞争性免疫分析法与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相结合,首次建立了异源移植性感染因子(daintain/AIF1),一种蛋白质类的巨噬细胞生物活性因子的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法。将daintain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标记,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标一记后的daintain。将纯化后的F工Tc一daintain与未标记的dain七ain和daintain抗体进行竞争性的cE分析。对影响免疫结合反应的实验条件、CE工A分离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最佳CEIA条件为:8.0 x 10一“M的daintain抗体、1.Ox10一‘M FITC一daintain和样品daintain于室温下,在磷酸盐等渗缓冲溶液中温育反应25分钟后,在37(cIn)x 50,m(内径)未涂层的毛细管中,以含0.05%经丙甲基纤维素(HPMC)的硼砂缓冲溶液为背景电解质进行CE分析。在此CEIA分析体系中,游离的F工TC一daintain与抗原抗体复合物在7分钟内得到分离,daintain的检测限为3.4nM,质量检测限为17amol。定量分析相对标准偏差为2.3%一3.8%,回收率为96.3十98.2%。该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专一性强、无放射性污染的优点。将此方法应用于白血病患儿血清中 dainta如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3)在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体系中,以梭甲基一p一环糊精、轻丙基一旦一环糊精、二甲基一p一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对四种手性药物:卡替诺尔(Carteolol)、氟西汀(fluoxetine)、美多心安(metoprolol)和苯海索(trihex邓henidyl)进行了手性分离研究。实验发现:荷电性的梭甲基一p一环糊精(CM一p一CD)对四种手性药物具有最佳手性拆分效果。以CM一p一CD为手性选择剂,对 CE背景电解质中CM一p一CD浓度和pH值、操作电压和温度等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四种手性药物的CE分离方法。四种药物对映体在各自的最佳CE分离条件下,分别在13一26分钟内,得到完全分离。苯海索、美多心安、卡替诺尔和氟西汀四种对映体的检测限分别为12.spM、10.1 pM、1.83协M和5.10pM。回收率在99.2一102.1之间。该分析方法具有手性分离度高、快速和操作简单的特点。 (4)将电动场放大进样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技术相结合,首次建立了氟西汀、美多心安、苯海索和卡替诺尔四种手性药物的电动场放大进样/毛细管电泳(FAS工/CE)分离检测方法。对影响灵敏度增强因子的电动场放大进样操作条件作了系统的研究和优化。最佳条件为:采用80/20的甲醇/水混合液(含30一80 p M H3P04)作为样品溶液;予进样水塞(0.sp.5.1,55)后,以电动进样(10一15kV, 55)的方式进样、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在该条件下,氟西汀、卡替诺尔、苯海索和美多心安对映体的检测限分别为10.InM、1.81 nM、26.0 nM和17.snM;与普通流体力学压力进样方式相比,四种药物对映体的检测灵敏度提高480一1000倍。该FAS工/CE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和分析成本低的特点。将此分析方法应用于血清中卡替诺尔和氟西汀对映体的分离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5)在毛细管电泳一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中,以4一氟一7一硝

徐红梅[10]2005年在《非环化多糖介质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西酞普兰对映体》文中研究指明毛细管电泳拆分手性药物对映体是利用对映体与手性选择剂相互作用后表现的迁移行为差异来进行的。拆分手性药物对映体是否成功,首先取决于手性选择剂的性能。非环化多糖是一种新型的毛细管电泳手性选择剂,对药物对映体具有广泛的手性选择性。虽然学术界对非环化多糖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应用,但将其用于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并不久,而且使用的非环化多糖种类也很有限。鉴于此,本论文以可溶性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和蔗糖为非环化多糖的代表化合物,较为系统的研究它们作为毛细管电泳手性选择剂对西酞普兰及其中间体的手性分离,并探讨糖单元数和糖单元间连接方式对手性分离的影响。首先以可溶性淀粉这种多糖作为手性选择剂,成功实现了西酞普兰对映体的手性分离。研究中考察了可溶性淀粉浓度、缓冲溶液种类、离子强度与缓冲溶液pH 值以及有机添加剂、运行电压等对分离的影响,进行了实验条件的优化。确认了西酞普兰对映体在电泳拆分中的出峰顺序,得到两对映体与可溶性淀粉相互作用的强弱。以另一种分子量相对于可溶性淀粉更小的多糖—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研究其对西酞普兰对映体的分离性能。研究了糊精浓度、缓冲体系离子强度和pH、分离电压等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考察了西酞普兰消旋体及各对映体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并测定了右旋西酞普兰原料药中左旋异构体的含量,建立起西酞普兰消旋体及各对映体定量分析的毛细管电泳方法。进一步考察了多糖的糖链长度和糖单元连接方式对西酞普兰对映体手性分离的影响,以麦芽糖、葡萄糖、蔗糖为手性选择剂拆分西酞普兰对映体,在研究的毛细管电泳拆分条件下,仅麦芽糖对西酞普兰对映体有手性识别作用,而葡萄糖和蔗糖则对西酞普兰对映体无拆分能力。利用糊精的手性拆分性能,将其用于西酞普兰中间体对映体的分离。考察了西酞普兰中间体消旋体及其各对映体的检测响应与浓度范围,建立起西酞普兰中间体消旋体及其各对映体分离分析与定量研究的毛细管电泳方法,这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综合研究结果,本论文中提出了一些非环化多糖可能的手性识别机理。对进一步阐明详细的识别机理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也为预测此类多糖对新手性药物的分离可能性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基于衍生化β-环糊精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色谱的手性药物分析[D]. 张宏福. 南昌大学. 2016

[2]. β-环糊精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中的应用[D]. 杨艳丽. 山东大学. 2009

[3]. 两种环糊精衍生物在毛细管电泳拆分常见手性药物中的应用研究[D]. 史海军. 兰州大学. 2010

[4]. 手性药物与蛋白分离分析新方法研究[D]. 黄蓉. 福州大学. 2014

[5]. 毛细管电泳法分离药物西酞普兰及pH法测定二甲苯酚电离常数[D]. 李倩倩. 安庆师范大学. 2017

[6]. 改性β-环糊精毛细管电色谱手性整体柱研究[D]. 李英杰. 黑龙江大学. 2010

[7]. 双[-6-氧-(-2-间羧基苯磺酰基-丁二酸-1,4-单酯-4-)-]-β-环糊精在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手性药物中的应用[D]. 雷双双. 中南民族大学. 2008

[8].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药物分离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J]. 颜梅, 韩颜颜, 徐媛媛, 夏阳, 蔡燕燕.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08

[9]. 毛细管电泳分离检测某些疾病特征性物质和手性药物研究[D]. 李桦. 武汉大学. 2004

[10]. 非环化多糖介质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西酞普兰对映体[D]. 徐红梅. 重庆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手性药物和毛细管电泳分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