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化工行业作为高危行业,日益成为影响人们生命安全和时产安全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因此,本文将对危化品企业的危害因素进行简单分类,浅析危化品企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以期为广大的化工企业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危化品企业;危害因素;辨识;控制
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领域都离不开化学产品。
然而化学品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运输过程、使用过程中,如若操作不当就会容易发生重大爆炸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民众和危化品企业的工作人员来说,了解危化品企业的危害因素,十分有必要。研究其辨识方法,针对危化品企业危害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也能够促进企业更好的进行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
一、危化品企业危害因素分类
第一类,物理性危害因素。分为因设备缺陷和防护产生的危害,电危害和电磁辐射危害,噪声危害和振动危害,有毁坏性的高低温物质危害,作业环境不良的危害,粉尘和气溶胶危害等.第二类,化学性危害因素.第三类,生物性危害因素.负荷超过人身体机能的工作,健康状况产生异常,从事的是禁忌作业,心理发生异常,辨识功能产生缺陷。第五类,行为性危害因素.主要有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错误.
对于危化品企业来说,化学性危害因素是工作人员在进行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危害因素.其中易燃易爆物主要有氧气、一氧化碳、油料、煤粉、水泥包装袋;自燃性物质主要有原煤及煤粉;有毒物质主要有有毒气体、化学试剂、粉尘、烟尘:腐蚀性物质主要有腐蚀性的气体、液体、固体。
二、危化品企业危害因素辨识方法
(一)工作危害分析法
这种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是通过将每个工作活动细分成几个小的工作步骤,然后再对这些细小的工作步骤逐一检查,识别每一小的工作步骤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具体方法步骤分为,第一,把工作活动分解为几步,确定工作内容是什么.第二,为每一个细小的工作步骤识别隐藏的危险因素,并为其设计问题。第三,识别每一个细小的工作步骤所隐藏的危害后果.第四,识别企业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第五,结合危险因素以及企业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第六,对企业建议新的安全工作步骤。
(二)安全检查表分析
这一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建立在工作人员的经验基础上.由对工业生产过程、机械设备操作等十分熟悉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分析、讨论,最后识别出其中的危害因素、设计上的不足以及事故隐患.值得注意地是,这一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只能识别出己知的危害和不足。具体方法步骤分为,第一,建立有效的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是有经验的从业人员根据企业生产的内部标准、规范操作、作业指南中选择出合适的相关标准、操作组成安全检查表。而对于无法直接获取的安全检查表,从业人员就必须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参考资料进行筛选,从而制定出有效可靠的安全检查表.第二,有经验的从业人员首先要对企业生产现场实地考察,与操作人员进行交流,大量阅读相关的系统文件。然后再根据个人自身的理解,对安全检查表中的问题进行回答,找出实际的系统设计和设备操作中与标准、规定不符合的地方,记录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最后.从业人员再对其进行统一的分析和讨论,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以及建议。
(三)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这一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能够对工艺生产过程以及设备操作进行详细检查和排除.对于检查和排除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偏差也能进行及时的修正.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在分析过程中主要涉及对管道仪表图的分析、对生产流程图的分析,以及对设计意图、参数、过程的详细描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对于危化品企业来说,其重大危险源主要是指长期或者短期临时地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生产、加工、使用以及储存,且这些危险化学品在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三、危化品企业危害因素控制措施
危险化学品在生产、使用和储藏运输的过程中存在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诸多风险。这些危险化学品发生事故影响范围广,影响人员众多,处理不当还可能会引发次生灾害,造成极大的经济财产损失。所以,做好此类事故的应急预案和管理已经成为保证企业安全的一项基本内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88号令)中对于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以及监督管理工作都有详细规定。但是企业在实际运用时依旧存在应急预案不完善、无针对性,应急机构不健全,应急演练缺失等问题。企业对风险分析的不足造成应急预案不能尽可能涵盖所有事故类型,影响了应急预案的科学有效性。应急预案是企业应对突发状况时的行动指引,规范了各机构在应急情况下的协作机制。
第一,树立员工的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控制意识.对于危化品企业的员工来说,其长期处于极度危险的岗位,最容易受到生命威胁,因此,在危化品员工中间树立正确的危害因素是被和风险控制意识十分重要.一方面,危害识别是风险评估是一切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和重点,也是危化品企业员工必须要履行的一项岗位职责。另一方面,危化品企业在进行每一项作业活动之前,都会对其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所以危化品企业要增强员工的危害识别与风险控制意识,让员工主动的参与到各自岗位中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机制中来,熟知每一项岗位所具有的风险,掌握对风险的控制方法,以防事故的发生.
第二,员工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由于员工是所有安全生产的保障,因此,危化品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课程培训主要有岗位危险源的培训、风险培训、风险控制措施培训和应急程序培训,员工在进行完课程培训以后,还必须要经过考试合格才能上岗操作。
第三,建立HSE管理体系。这一管理体系主要以评价和风险管理为主.其理念认为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避免而成立。如果评价出来的风险等级已经非常高,不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那么企业就需要及时对生产作业活动进行改善,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必要时,还可以停止生产活动,待检查纠正,审查合格以后方可重新进行生产活动。
第四,加强危化品的风险控制
危化品在运输过程中有必要人为的去辨认危化品的种类,这需要做好包装外的识别标识。不同的危化品种类应贴有相应的危险标识,以便更好的辨别。比如,易燃气体应该贴有易燃液体标识的字样和相应的图案。如果没法正常识别应询问相关人员。包装必须采取牢固、完整无损、严密不漏、清洁,防撞击性、防震动性、防晒性、防雨性等措施。例如,烟花爆竹包装必须达到防潮,坚实牢固的要求,除此之外出厂包装必须用瓦楞纸箱,纸箱、牛皮袋等简易的包装一律禁止作为出厂包装。
危化品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有毒性、感染性、放射性以及腐蚀性等一些特殊的化学属性。相关人员必须通过理论和实践培训深入了解危化品法规与标准及熟悉危化品本身特性,做到“知己知彼”。防止将危化品运输车辆停靠在城镇、加油站、人流量大的地区以及树木茂密的地区,确定无安全隐患后方可出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危化品企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要综合各方面进行考虑,对方法的判断和使用也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从而选择出最便捷的辨识方法。对危化品企业危害因素的认识也不能只停留在辨识方法上,还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从而使其更好的进行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周扬,牟敬涛.危化品码头危险因素辨识与评价分析[J].水上消防,2016(5):55-58.
[2].孙强,李双华,窦景新.论石化企业危险化工工艺的辨识方法与风险评估[J].科技资讯,2012(7):189-189.
[3].高耀华.风险控制在危化品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3(22):192-194.
[4].赵欣.论危化品企业危害因素辨识与控制[J].中国化工贸易,2016,8(3).
论文作者:古东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因素论文; 企业论文; 方法论文; 员工论文; 工作论文; 措施论文; 操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