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核不扩散政策与美韩同盟转型_六方会谈论文

韩国核不扩散政策与美韩同盟转型_六方会谈论文

论韩国核不扩散政策与美韩联盟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韩国论文,政策论文,联盟论文,核不扩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韩国核不扩散政策是韩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取决于美国的安全保证与核保护伞。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美韩联盟正处于深刻的转型之中。美韩联盟转型对韩国核不扩散政策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有重大影响。

韩国的核不扩散政策

对一个无核武器国家、《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签约国和核供应国集团成员国而言,韩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进行纵向扩散,即不将其和平利用核能的能力转换和提高为制造核武器的能力;二是防止横向扩散,即不向其他无核武器国家出口可导致核爆炸的核材料、设备和技术。处于当前的安全环境,韩国的核不扩散政策重在阻止朝鲜拥有核武器。目前韩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承担不制造和拥有核武器的国际义务。1975年4月,韩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同年11月,韩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全面核保障监督协议》。1991年11月8日,韩国总统卢泰愚正式宣布了韩国的无核政策:“韩国将不制造、拥有、贮存、部署或使用核武器”,并且不拥有核燃料后处理或精炼设施。其后,韩国先后加入核供应国集团和桑戈委员会,签署并批准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2004年2月19日,韩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的保障监督附加议定书生效。同年9月18日,韩国政府发表“和平利用核能四项原则”,声明“不发展或拥有核武器,和平利用核能,加强透明措施,继续遵守有关核不扩散的国际规范”①。

第二,努力实现朝鲜半岛无核武器化。1991年9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军将撤走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同年11月,韩国总统卢泰愚提出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的五项建议。同年12月18日,卢泰愚正式声明,部署在韩国的美军核武器已全部撤完;31日,朝鲜与韩国签署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声明》,宣布放弃铀浓缩和钚后处理的权利②。此后,朝鲜半岛无核化成为韩国核不扩散政策的主要目标。从地缘环境和战略因素来看,朝鲜半岛无核化是符合朝韩双方利益的。而且,这也是朝鲜的长远目标。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指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朝鲜已故国家主席金日成的遗训,朝鲜将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③

第三,重视通过六方会谈解决朝核问题。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后,2003年4月,中、朝、美在北京举行三方会谈,但由于美国对朝采取强硬政策,会谈陷入僵局。同年6月,美国强调,日本和韩国应参加未来有关朝核问题的多方会谈。同年7月,韩国提出举行“扩大的多边会谈”的建议,得到有关各方响应。同年8月,朝鲜宣布已向美国提出举行中、朝、美、韩、日、俄参加的解决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在此框架内举行朝美双边会谈的方案。美国对此表示欢迎。同月,第一轮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标志着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后,韩国积极参与六方会谈进程,并为在六方会谈框架内解决朝核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过,韩国在核不扩散问题上仍面临严峻考验。

从防止纵向核扩散方面来看,第一,韩国拥有庞大的核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核能设备。截至2004年底,韩国共有20座核反应堆在运行,总功率16840MW,占韩国总装机容量的20%;发电1240千瓦时,约占总发电量的40%。而且,韩国设计和建造的Shin-Kori-1和Shin-Kori-2轻水反应堆位居世界最安全、最经济、最先进的核动力堆之列。根据2000年1月确定的第五个长期能源发展计划,韩国到2015年将再有8座反应堆(总装机容量9200MW)投入运行,届时核发电将提供韩国45%的电力。如此众多的核设施所使用的核材料数量相当可观,因而,如何确保核材料处于有效的监管和安全保障之下已成为重要难题。国际原子能机构曾于2004年9月透露,20世纪80年代韩国曾在3处未申报设施中进行过铀转化活动,提炼了150千克的金属铀,而韩国称目前只剩下134千克,扣除已被用掉的部分,尚有12.5千克的金属铀下落不明④。

第二,20世纪70年代韩国朴正熙政府曾秘密研制过核武器,后迫于美国的压力而终止。1970年,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制定了研究核武器可行性的计划,并设立了国防发展局和武器开发委员会,负责管理包括核武器和相关装备在内的先进武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该机构还负责获取高浓缩铀,并同韩国中央情报局合作同外国政府和公司谈判购买先进的武器技术和装备(包括核武器技术和装备)。当时韩国完成了核弹的基本结构设计,并着手通过后处理技术提取钚以开发2万吨TNT当量的核弹⑤。1978年9月,韩国国防安全局局长姜昶圣(Kang Chang Sung)透露,朴正熙总统曾表示韩国的核武器计划已完成了大约95%。公开发表的朴正熙助手的日记则称,1978年朴正熙从国防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获悉,韩国能够在1981年上半年开发出核武器⑥。

第三,韩国曾数次未及时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申报核活动。2004年,韩国被曝光有4次未按《全面核保障监督协议》及时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申报的核活动:(1)激光浓缩铀试验。2000年,韩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采用原子气体激光同位素分离技术,耗用3.5千克金属铀,获得了0.2克平均丰度为10.2%的铀235,其中部分铀235丰度达到77%,接近武器级水平。(2)钚分离试验。1982年,韩国在实验室生产了0.7克钚,其中钚239浓度为98%。(3)化学法铀浓缩试验。1979年至1981年,韩国科学家通过离子交换法将700克天然铀粉末浓缩成丰度为0.72%的铀235。(4)金属铀提炼试验。1982年,韩国在一座未公开的设施上将UO2转换成UF4,而后在1982年5月至1984年11月,用UF4生产了大约150千克金属铀。国际原子能机构认为,韩国未将其科学家从事铀转化、铀浓缩和钚分离活动及时向该机构通报是“令人严重关切的事件”⑦。

虽然2004年11月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在结束对韩国核问题的审议后称,韩国核活动中所涉及的核材料数量不大,至今没有迹象表明未申报的核试验仍在继续,因此决定不将韩国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但韩国1982年钚分离试验和2000年铀浓缩试验的成功表明,韩国的核技术水平“已经到达了一个临界点,再往前迈进一小步,其‘和平目的’的核燃料循环研究就可能发生蜕变;而试验所提供的数据在今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实际应用于核武器制造”⑧。而且,韩国国内某些人要求获得铀浓缩和后处理能力,以及拥有研制核武器能力,甚至要求进行核武器研究。韩国总统金大中在2003年2月离职前表示,如果朝鲜走向核武化,将迫使韩国重新考虑其核武器政策。这些是可能影响韩国核不扩散政策和国际承诺的负面因素。

从防止横向核扩散方面来看,如何阻止朝鲜拥有核武器是韩国的最大难题之一。2002年10月,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面对美国的强大压力,朝鲜毫不示弱,于2003年10月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006年7月5日,朝鲜通过试射导弹以表达对美国拒绝与朝鲜进行双边对话的不满并试图吸引国际社会对其立场的关注,但美国对此次导弹试射反应冷淡。10月9日,朝鲜正式宣布已经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核爆炸试验。2007年2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通过共同文件,就落实共同声明起步阶段行动达成一致,成为解决朝核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但是,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仍然任重道远。

韩国在朝鲜拥核问题上有一定的矛盾心理。一方面,韩国担心朝鲜拥有核武器后,对韩国的军事威胁增加。另一方面,韩国某些人认为,即使朝鲜有核武,也不会对同一民族的韩国使用核弹;如果朝鲜半岛统一,朝鲜的核武将成为整个民族的共同财产。但现在韩国政府态度仍非常明确:将努力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

美韩联盟的转型

1953年10月,美国和韩国签署《美韩共同防御条约》,标志着美韩联盟的正式形成。其后,两国又签订了《驻韩美军地位协定》、《战时支援协定》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建立了“美韩安全协商会议”(SCM)、“美韩联合军事指挥部”(CFC)等相关机构,使得美韩联盟成为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双边军事联盟中相关法律最多、体制最为健全、作战指挥系统最为完备的同盟。但冷战结束以来,美韩联盟正处于深刻的转型之中。

在政治上,美韩联盟正由主从型向伙伴型转变。长期以来,美国把美韩联盟既当作遏制朝鲜的工具,又作为控制韩国的手段。美国对韩国一直扮演着军事保护国和政治领导者的角色。近年来,随着韩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发展,韩国一直谋求在政治上有更大的自主权,以及在美韩联盟中与美国有更为平等的政治地位。在部分问题上,韩国甚至敢于对美国说“不”。例如,2004年,美国提出一份涉及美韩联盟的应急计划,旨在应对朝鲜发生的突发事件。但是,韩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认为“该计划的方方面面将严重妨碍韩国行使主权”;韩国官员担心“美国会在出现权力真空之际掌握指挥权并匆匆忙忙向平壤派兵”⑨。由于韩国方面的拒绝,美国被迫取消了该计划。

在军事指挥上,由美军主导向韩军自主转变。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韩国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和安全,将其军队的作战指挥权让渡给美军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司令部。20世纪90年代,韩国加快了建设“自主国防”的步伐。1994年,韩国收回和平时期指挥权,但战时作战指挥权仍掌控在美韩联军司令(由驻韩美军司令兼任)手中。卢武铉政府上台后,将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视为关系到国家荣耀的问题。2005年10月,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表示,美韩将就韩国收回其68万军队的战时作战指挥权事宜举行会谈。2007年2月23日,美韩共同宣布,美国将于2012年4月17日正式解散美韩联合司令部,并将朝鲜半岛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给韩国。双方还确定了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的路线图,宣布立即开始落实的进程。韩国总统府表示,此次达成的协议将使韩美同盟关系在下一个50年里发生质的飞跃,是一个新的起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⑩。作为实际交换条件之一,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后,韩国负担的驻韩美军费用将从目前的40%提高到50%,从而减少美国的军费负担。

在作战协同上,将由以美军为主、韩军为辅转向以韩军为主、美军为辅。根据美韩联军针对朝鲜半岛可能的突发战事而制订的作战预案《美韩联合司令部5027作战计划》,美军将承担主要作战任务,韩军将在美军的指挥下作战。2007年2月起,韩国政府开始制订新的作战预案,为2012年朝鲜半岛战时作战指挥权的移交和美韩联合司令部的解散做准备。新的作战预案将在2012年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后取代《5027作战计划》。据韩国官员透露,新的作战预案将保证韩军首脑机关能够独立指挥韩军;而驻韩美军的定位将发生变化,其主要任务将转变为以辅助韩军为主(11)。

美韩联盟的转型具有深刻的动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首先,韩国已具有相当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韩国经济已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严重影响中恢复,并再次实现高速增长。2004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9%,达6801亿美元,居世界第11位。美英研究人员预测,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15年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居世界第6位,达到38249美元(12)。而且,韩国的外贸对象也在发生变化,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军事上,韩国自80年代初启动“联合防务改善计划”,改善和发展军队武器装备。近年来,韩国积极贯彻“自主国防”战略,明显加快了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步伐。韩国国防部制订的《武器装备818发展规划》,重点旨在加强导弹、先进战机、大型舰艇等高技术装备的引进与开发;《栗谷计划》则重点旨在对韩国陆海空三军的武器装备普遍进行更新换代。2003年5月,韩国国防部正式向卢武铉总统递交《自主国防远景规划》,计划在2010年左右实现自主国防的目标。2005年9月,韩国军方宣布,韩国已成功研制出射程达到500公里的巡航导弹。韩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使其可以在政治军事上更加独立自主,争取与美国更平等的地位。

其次,美国调整全球战略和军事部署。布什政府上台初期,曾计划将全球战略重点转移到亚太地区。但九一一事件后,反恐成为美国全球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的最优先事项,布什政府将全球战略重点转移到中东地区,企图通过发动伊拉克战争树立民主样板,进而对整个中东地区进行民主化改造。但事与愿违,十几万美军陷在伊拉克,不得不从美国本土、韩国等地抽调美军增援伊拉克。同时,美国对中国实行“接触加防范”的“两面下注”战略,加强在亚太地区的海、空军部署。在此背景下,美国开始推进全球兵力的战略性大调整。过去,为防止朝鲜对韩国发动进攻,驻韩美军一直将主要兵力部署在军事分界线南侧一带,充当“绊网”角色。这些精锐部队平时缺乏机动性,发生战事时又会首当其冲成为朝鲜的“人质”。为摆脱困境,美国于2003年10月提出“重新部署”驻韩美军的方案。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计划包括:将驻韩美军撤至第二线阵地,如果爆发战争,将首先由韩国军队抵抗第一波攻击,然后由驻韩美军凭借其先进的武器装备支援韩军作战,并伺机发动反攻。由此,美军将可以避免在最初的地面对抗中遭受大量的兵员损失。通过“重新部署”,驻韩美军减少了陆军兵员,但增加了先进武器,提高了作战能力,扩大了任务范围。

再次,韩国国内反美情绪上升,美韩矛盾增加。美军驻扎韩国50多年来,对韩国的人权多有侵犯,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和刑事犯罪两大方面。驻韩美军在使用的军用机场、靶场、训练场以及武器库等周围地区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了当地居民的健康与安全。例如,梅香里是一个不到700人的渔村,由于靠近美国空军专用的宫里靶场,许多村民长期遭受飞机的噪音和各类航空炸弹的爆炸声而患有神经衰弱症和失眠症。当地育龄妇女中流产或生产畸形儿的比例较高。近几十年来,该村自杀人数高达32人,占总人数的4.6%。此外,驻韩美军在演习时的误炸、哑弹爆炸等伤亡事故也时有发生,极大地危及当地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13)。同时,美军在韩国的刑事犯罪也对韩国国民造成很大危害。冷战结束以来,美军士兵在韩国的暴力犯罪案年均770余件。1999年,驻韩美军所犯的包括杀人案在内的各类刑事案件较上年增加了27%,超过900件。美军士兵之所以屡屡践踏韩国法律,主要是美韩之间存在不平等条约。根据1966年韩美签订的《驻韩美军地位协议》,韩国警方没有单方面拘捕和审讯美军士兵的权力,韩国司法部门对美军士兵也没有审判权。驻韩美军屡屡利用这一特权庇护美军犯罪嫌疑人,美军士兵也因此越来越肆无忌惮。这种无视韩国主权的做法以及强奸、杀人等恶性案件的发生引起了韩国民众的公愤,严重地伤害了韩国人民的自尊心和主权国家意识,从而导致韩国国民要求美军撤出韩国、建立平等合作关系的呼声日趋高涨。

美韩联盟转型对东北亚安全及韩国核不扩散政策的影响

(一)美韩联盟向更平等伙伴方向转型有利于朝鲜半岛稳定和南北关系发展,韩国希望与朝鲜达成和平协定的愿望增强

美国和韩国现在对美韩联盟的态度都是矛盾的。一方面,美国一些学者和国会议员对美韩联盟不满意。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前五角大楼官员德里克·米切尔认为,在现存的美韩联盟中,“重大联盟关系中应有的基本信任缺失了”(14)。同时,韩国民众对美国和韩美关系现状的不满情绪上升。韩国总统卢武铉在2002年参加总统竞选时,发誓要使韩美关系处于更加平等的状态,并表示决不会对美国“卑躬屈膝”(15)。卢武铉担任总统后,韩国政府向美国表达撤除美韩联合司令部的要求,并提出韩国应该拥有战时作战指挥权。

但另一方面,美韩双方现在都需要维持美韩联盟。从美国来看,首先,美国要防止欧亚大陆出现与美国势均力敌的对手,维护在欧亚大陆的主导地位,就必须在东北亚占据有利态势。而东北亚是中、美、日、俄四大国战略利益的交汇点,朝鲜半岛位于东北亚中部,战略地位重要。美国保持美韩联盟和驻韩美军是其东北亚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次,朝鲜是布什政府认定的三个“邪恶轴心”之一,是美国在亚洲推行民主战略的重大障碍之一,美国维持以拥有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的美韩联盟可以更好地对付朝鲜。再次,美韩联盟有助于美国发展与韩国的经济关系,扩大美国在东亚的经济利益。

从韩国来看,首先,美韩联盟仍是韩国保障国家安全的主要基石。朝鲜半岛是世界上唯一冷战格局还未消除的地区。朝韩重兵对峙,使朝鲜半岛成为世界范围内军队人数和武器部署最密集的地区。在平时,韩国需要美韩联盟对朝鲜进行威慑,以慑止其对韩国发动军事进攻;在战时,韩国需要美国迅速派遣陆海空军部队驰援韩国,对朝鲜进行反击。其次,韩国希望以美韩联盟为后盾来处理对朝关系、推进南北统一进程。美韩联盟的军事实力是韩国在与朝鲜打交道时的依托。虽然美韩在对朝政策上经常存在分歧,但在美韩联盟的框架内能得到一定的协调。美国既希望朝鲜半岛局势缓和,但又不愿朝鲜半岛非常稳定,因为南北关系的过于密切,会使美军在韩国和日本驻军的理由随之减少。

美韩联盟向更平等伙伴方向转型,使韩国可以实行更加自主的国防政策和对朝政策,也使韩国在发展南北关系中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从而有助于南北关系的缓和以及朝鲜半岛的稳定。

同时,韩国希望与朝鲜自主达成和平协定的愿望增强。在冷战时期,朝鲜一直不愿意将韩国作为多边谈判的一方。冷战结束后,韩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也较少采取依附美国的政策。20世纪90年代后期,朝鲜开始同意韩国参加关于朝鲜问题的四方会谈,讨论朝鲜半岛和平问题。2007年2月13日,第五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通过《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共同文件,在解决朝核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六方在该共同文件中表示“直接有关方将另行谈判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在此情况下,韩国对与朝鲜谈判签署和平协定并由中美两国给予保证很感兴趣。

为防止美韩联盟进一步松散化,2007年4月2日,韩美两国在经过近10个月的艰苦谈判后,达成了《韩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韩美双方希望,该协定“不仅会增进韩美间经济纽带关系,甚至有望成为进一步加强双方军事安保同盟的催化剂,并使包括经济、外交、安保领域在内的韩美同盟关系发展到更高层次”(16)。

(二)重新部署驻韩美军将加强其作战和机动能力,不排除驻韩美军用于朝鲜半岛以外地区的可能性

驻韩美军将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韩军后,美韩军队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明晰。因为美韩联合司令部解散后,“联合国军”司令部依然存在,美军依然可能通过“联合国军”司令部介入韩军事务。战时作战指挥权的移交只是美韩军事同盟内部相互关系的一次调整,今后美国依靠美韩、美日同盟主导亚太事务的企图不会因此改变。

驻韩美军在重新部署后,新配备了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其作战能力进一步增强。由于不担负一线防御任务,加之快速反应和快速运输能力的改善,驻韩美军的机动能力和对朝鲜发动突然打击的能力大为提高。美军其他海外军事基地对驻韩美军和韩国军队的增援能力也显著加强。

美韩两国达成“战略适应性”协议,使驻韩美军有可能被用于朝鲜半岛以外地区。中国方面对该协议表示关注,担心驻韩美军利用该协议,干涉台海问题。

(三)美韩联盟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中具有双重作用

一方面,美韩联盟有助于防止韩国的纵向核扩散。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根据“延伸威慑”战略对韩国提供核保护伞。该战略的主要特点包括:高度依赖核武器,将核武器作为美国军事战略的基石;通过对盟国提供核保护伞,将美国自身的防务与盟国的防务联系起来,实际上达到控制盟国,以及在尽可能远离美国本土的地方保卫自身安全的目的。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促使美国重新评估其“延伸威慑”战略思想。目前,美国为维持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还不想放弃“延伸威慑”战略思想,仍将核威慑作为其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仍向韩国、日本和北约盟国提供一定程度的核保护伞。同时,美国也对“延伸威慑”进行了重要调整。例如,由主要对苏联进行核威慑转变为既对俄罗斯进行核威慑,也对拥有或可能拥有核武器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核威慑,甚至企图用核武器慑止某些国家对美国军队及其盟国使用生物和化学武器。可以认为,奉行“延伸威慑”战略是美国至今不肯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美国目前向韩国、日本和北约盟国继续提供核保护伞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旨在防止韩国、日本、德国拥有核武器。

韩国的核武器政策主要取决于美国的安全保证。如果韩国对美国的安全承诺缺乏信心,或者美国不再向韩国提供核保护伞,韩国很可能重启核武器计划。2006年10月9日朝鲜正式宣布进行首次核武器试验后,美国国务卿赖斯很快重申了“美国对日本和韩国履行防卫义务的重要性”(17)。这实际上包括美国对韩国的核保护伞承诺。

同时,朝鲜是否能放弃一切核武器及核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由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进程和美国的对朝政策所决定。事实证明,六方会谈进程是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有效框架。第一,各方在六方会谈多边框架下达成的协议,如果一方违反,将面临其他各方共同的压力。第二,如果一方在执行六方会谈多边框架下达成的协议方面取得进展,将可以得到其他各方承诺的包括物质鼓励在内的激励。第三,在六方会谈框架下,各大国和有关国家能够比较容易地协调彼此的政策。第四,如果六方会谈进程能够解决朝核问题,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发展成为东北亚次区域安全合作机制。

由于朝鲜不信任邻国,认为保证其安全的唯一方法是与美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因此美国政府执行何种对朝政策将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美国依靠美韩联盟对朝鲜推行强硬政策,那么朝核问题可能更加恶化。而如果美国继续对朝鲜实施接触政策,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将有希望最终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美韩联盟向更加平等的伙伴型转变,有助于韩国发挥影响力,促使美国对朝实行接触政策。

注释:

①胡思得主编:《周边国家和地区核能力》,原子能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②NTI,Country Overviews:South Korea,Nuclear Overview.http://www.nti.org/e_research/profiles/Skorea/

③新华社平壤2007年3月1日电。

④" Nuclear Power in South Korea" ,September 2004.http://www.uic.com.au/nip81.htm

⑤胡思得主编:《周边国家和地区核能力》,第51页。

⑥NTI,Country Overviews:South Korea,Nuclear Overview.

⑦IAEA Board of Governors Chairman' s Conclusi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NPT Safeguards Agreement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November 26,2004.

⑧胡思得主编:《周边国家和地区核能力》,第65页。

⑨Los Angeles Times,April 16,2005.

⑩信莲、康娟:《2012年:韩国收回战时指挥权》,载《解放日报》2007年2月24日。

(11)信莲、康娟:《2012年:韩国收回战时指挥权》。

(12)英国谢菲尔德大学“SASI”(社会及空间不平等研究集团)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组:《世界经济力地图》,载[韩国]《朝鲜日报》2006年8月26日。

(13)刘建铭:《美韩联盟的四大矛盾》,载《环球军事》2006年7月号,第11页。

(14)《韩国拒绝美国针对朝鲜计划,美韩联盟裂痕加深》,新华网,2005年4月18日。http://www.sina.com.cn

(15)《韩国与美国:一个联盟发出的最后哀鸣》,香港《亚洲时报》网站,2006年9月15日。http://nea.northeast.cn

(16)韩联社华盛顿2007年4月1日电。

(17)美联社东京2006年10月19日电。

标签:;  ;  ;  ;  ;  ;  ;  ;  ;  ;  ;  

韩国核不扩散政策与美韩同盟转型_六方会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