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论文_许聪

关于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论文_许聪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011

摘 要: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尝试,而且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对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期对促进乒乓球教学有所借鉴。

关键词:高校 乒乓球 教学模式 研究

一、提倡合作学习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提倡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共同学习。合作学习要求以团队为基本单位,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互学互教,相互鼓励,相互评价,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动力,同时还能提高活动的效率,让学生快速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学习“乒乓球比赛规则”的时候,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乒乓球比赛规则”,最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归纳总结。比如,乒乓球的球台是长方形的,长为2.74m,宽为1.525m,高为0.76m;乒乓球的球台台面是暗色无光的,沿每个2.74m比赛台面的边缘就会有一条2cm宽的白色边线,并且沿每个1.525m比赛台面的边缘也各有一条2cm宽的白色端线;球拍是海绵胶和普通颗粒胶,球网距离台面15.25cm。教师再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练习为主,并不意味着教师要任其发展、放任不管,相反,还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在教师的监督和引导下让学生自由发展。一旦学生在练习中出现了错误或者遇到了问题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观念,从而提高技术动作的标准化,促进学生乒乓球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二、注重开展分层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我们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来划分不同的难度层次。比如,可以划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层次,然后制定难度各异的教学方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首先,针对初级层次的学生,我们要以基本技术的掌握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耐心讲解,让学生对基本技术动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还要给学生留出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训练,达到巩固的效果。

1.要让学生掌握拉球、削球、搓球、攻球、挡球、推球和发球等基本单项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组合技术的教学,比如拉扣结合、推挡侧身攻、搓中突击、右推反手攻、左推右攻、上步正手攻等等。

2.针对中级层次的学生,我们要以熟练掌握相关技术的使用为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开展定时定量的训练,让学生勤加练习。例如,在学习推挡技术的时候,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45回合推挡动作,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给予客观的评价,鼓励学生再接再厉,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因为学生技术稳定性还不高,所以我们要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做到适度适量,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3.针对高层次的学生,我们要以丰富学生比赛技术经验为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技术应用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将自身优势和技术动作完美结合起来。另外,我们可以开展友谊赛和小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时做总结归纳,实现技术上的改善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使自己的技术更加完善,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现代化教学模式

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技术优势,利用这一手段实施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学习感受,通过画面、图片、声音、录像等综合技术,将学生引入真实意境,拓展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而传统的板书和口述的教学方式,则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有研究表明:“通过综合运用视觉、听觉来掌握知识能比单纯从语言中获取知识的记忆程度能加深50%。”乒乓球的技术动作往往都是在瞬间完成的,学生难以在瞬间看清动作本质,形成完整的动作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呈现瞬间动作,借助慢放、回放、定格、重复播放等方式,让学生看清楚每一个技术动作,体会每一个动作要领,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要素,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帮助学生掌握每一个动作,提高学生的乒乓球运动技能。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容易出现错误和失误的地方进行纠正,用画面演示各种乒乓球练习错误动作,让学生观察画面后仔细思考,然后教师再引导分析,讲解错误产生的根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总之,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我们体育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学练的需要,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让大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乒乓球技术,并在今后的终身体育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童健 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训练方法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2008,(S2)。

[2]王铁伟 浅析高校乒乓球选项课的教学改革[J].科学大众,2007,(02)。

[3]谢锋华 屈子路 普通高校乒乓球课程的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3,(34)。

论文作者:许聪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  ;  ;  ;  ;  ;  ;  ;  

关于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论文_许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