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将吸收大量场外资金_股指期货论文

股指期货:将吸收大量场外资金_股指期货论文

股指期货:将吸收大量场外资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场外论文,股指论文,期货论文,资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交易实验室举办的“金融产品创新”杯的股指期货模拟比赛2005年11月1日开始举行,分析人士认为,这次为期三个月的股指期货模拟交易大赛似乎在暗示,酝酿已久的股指期货即将出笼。

最快明年一季推出

11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论坛上,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姜洋透露,股指期货运行的条件已经成熟,上期所将在近期推出股指期货。

“上期所的种种姿态表明,推出股指期货在技术上已成为可能。”一位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这对于活跃证券市场,增加基金公司运作的工具是大为有利的。

同时,券商人士也笃定,该模拟交易系统的推出,标志着股指期货的推出从技术层面上已没有障碍。以前不能推出股指期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市场缺乏统一的权威指数,而随着2005年9月中证指数公司的成立,以及沪深300指数的运行,这个障碍迎刃而解。

北京三隆期货首席分析师张鸿儒载近日接受采访时透露:国外从指数推出到最终被用作期货产品,中间会需要1年甚至2年时间对指数进行考验。从经验上讲,我国在推出股指期货时有可能借鉴国外的经验。由于我国股市成熟的较快,中证300指数推出后能否适应未来的股指期货市场在短期内就可测试出来。所以,中证300指数刚刚出炉,近期推出股指期货的可能性较小,在明年3、4月份推出股指期货的可能性较大。

另据官方人士透露,虽然有交易所已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技术准备,但目前就股指期货推出的时间、地点、模式等主要问题并没有达成共识,还要等更高部门的决策。

将吸引大量场外资金实质性地介入股市

对于指数期货推出后,将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报记者采访了民族证券研发中心投资顾问经理徐一钉。

徐一钉介绍说,2004年10月18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推出中国指数期货(CX.CBOE),交易对象主要是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大型国企指数期货合约。紧接着,新加坡交易所也宣布将推出中国指数期货。2005年4月21日,香港交易所与新华富时指数公司签署了有关推出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期货及期权的协议,有关产品定于5月23日开始交易。

徐一钉认为,境外机构纷纷抢注中国股指期货,我国金融和证券市场定价权有可能进一步旁落,国内就会丧失对股市风险管理工具的监管,在特定情况下还可能被国际大投机家所利用,势必威胁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

徐一钉介绍说,历史上,新加坡曾经抢先推出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和期权,以及香港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使日本、香港股市都曾经历过相当长的被动局面。2004年9月以后,市场上有消息传,一些国外资金在利用境外中国指数期货做空A股市场,目标就是1000点。上述消息是否属实还难确定,但它已经在提醒我们不能忽视境外中国指数期货对A股市场的影响。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国内推出股指期货已迫在眉睫。否则,不但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高额的股指期货交易手续费流入他国交易所,更为重要的是,期货市场除了回避价格风险的功能外,还能发现价格,形成定价中心。作为我国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定价权一旦被国外所掌控,后果将不堪设想,国内已有铜、大豆等大宗类商品为鉴。

徐一钉认为,没有股指期货等金融对冲工具,使得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长线机构介入A股市场非常谨慎。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在国内买卖股票的同时,势必通过境外交易所利用A股指数期货进行风险管理。结果是:1、有可能形成我国股票的现货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在境内外的割据局面,并导致中国资本市场结构的严重缺失;2、我国监管机构对境外股指期货市场无权监管,尤其当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操纵行为的负面影响传递到国内股票市场时;3、国内机构由于不能参与境外中国指数期货,使得它们与QFII、境外游资竞争处于劣势。

根据其他国家上市股指期货的经验,股指期货因具有为投资者提供对冲保值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减少或消除他们在股票交易时顾虑和隐忧的功能,扩大了投资者的选择空间。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吸引大量场外观望资金实质性地介入股票市场。特别是,将使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长线资金的入市步伐加快,海外资金也将成倍增加。另外,对吸引场外资金、降低交易成本均有较强的积极因素,而股指期货本身交易过程中沉淀的资金量亦不容忽视。总体来看,股指期货的推出有利于扩大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群体,拓宽了资金来源,对股票市场资金面有极大的扩展作用。

掌控股指期货指标股将掌控多空主动权

徐一钉认为,股指期货推出后,投资理念、策略将发生重大变化:

首先,投资者可以通过买空卖空,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增加获利机会。也可以在预测到熊市来临之前按现在的价位卖出股指期货和约,待熊市到来时获取差价利益。从原来买进后等着股票上升再卖出的单一模式,改变为双向投资模式。

其次,股指期货可以使投资者利用它进行套期保值,来规避系统性风险。例如,投资者持有股票时,可通过卖出期指合约以预防股市整体下跌的系统性风险,在继续享有相应股东权益的同时,维持所持股票资产的原有价值。相反,如果投资者预计大盘要上涨又来不及全面建仓,可买进一定数量的多头股指期货合约避免踏空。

第三,两向套利的结果是,将使牛市更牛、熊市更熊。

在这种背景下,对股指期货影响大、股本结构特殊、杠杆效果强的指标股将备受关注,成为大资金投资组合的一个重要部分。一旦权重股在消息面上发生了突发变化,股指期货的多方或空方很可能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夸张的炒作,迫使另一方认亏出场。从香港股市经验看,两三只杠杆大的成份股就可以推动一波行情。另外,股指期货交易的杠杆效应,必然会使市场上的部分投资者,通过制造假消息或利用其在证券市场上的独特地位操纵市场获得超额利润,这往往形成过度投机。市场的稳定性将极大丧失,到头来倒霉的很可能还是中小投资者。

徐一钉同时指出,股指期货是一把双刃剑,给投资者操作上增添了难度,对于投资者来讲,如果使用得当,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套期保值功能;如果使用不当,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比以前更大,甚至破产倒闭。虽然理论上,股指期货能给投资者带来对冲避险和反向套利的工具,并减少机构投资者的经营风险。但由于股指期货对资金和专业知识的要求,中小投资者是难以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而利用股指期货进行投机获利则要冒更大风险。因此,股指期货对中小投资者意义不大。

推出股指期货已箭在弦上,但是否在2006年推出,也给A股市场增添了一个变数。

徐一钉认为,即使推出,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一定下跌或上涨,关键是推出的点位。但股指期货的杠杆作用,足以击活目前死气沉沉的A股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从国外机构的一贯操作手法看,一旦国内A股设立股指期货,它们将借助国内A股、股指期货,H股、股指期货,恒生股市、股指期货,在国内A股、香港股市之间做跨市场套利操作,到时国外机构对A股市场的影响将明显提高。由于国内机构对股票、金融衍生“协同作战”几乎没有经验,对两地跨市场套利操作就更是空白。在A股期货推出后,国内机构为此“少交不了学费”,普通投资者就更是如此。

标签:;  ;  ;  ;  ;  ;  ;  ;  ;  

股指期货:将吸收大量场外资金_股指期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