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肿瘤科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的分析论文_芦玉红1,罗军2

对肿瘤科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的分析论文_芦玉红1,罗军2

1 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300121;2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300162

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安全管理对肿瘤科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 年6月至2017 年6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护理安全管理,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30 例,作为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1例(3.3%),对照组为8 例(26.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为25 例(82.5%),良为4例(13.3%),差为1例(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为17 例(56.1%),良为4 例(13.3%),差为9例(29.7%),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能显著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关键词:肿瘤;护理;安全管理

风险管理是识别、处理现有和潜在医疗风险的一种管理程序,可减少风险事件危害,降低风险事件率[1]。近年来,恶性肿瘤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肿瘤患者疾病的特殊性使得护理工作十分复杂与艰巨,使用常规的管理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已不能满足肿瘤科患者的需求。我院自2016年以来对肿瘤科护理工作进行安全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30 例,作为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另外恶性肿瘤患者30 例,作为观察组,进行护理安全管理。

1.2 方法

观察组: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管理,主要包括:①科内安全管理的相关流程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对对策进行充分了解,需要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培训和学习,学习良好沟通的技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强化其业务水平,对专科理论与护理操作进行考核,每月进行安全教育,将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向护理人员进行讲解,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②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制,严格规范各项护理流程,对病区内高危药品进行严格管控,每月进行不定期安全检查,对不符合规范的行为进行通报;②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③评估病区内高危患者与高危因素,对身体较为虚弱的患者使用床栏,并向其家人嘱咐相关注意事项,防止其摔伤,在需要对患者进行搬运时必须有护士在场指挥,使用平车和轮椅时务必使用安全带;④对科室内原有的工作流程进行仔细分析以寻找出其中的不足,通过实施护理责任制来给予责任护士具体护理内容落实,使每一名患者都拥有自己的责任护士,便于有效实施护理服务以及全面负责每例患者的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等,使各项护理工作均得到有效落实,在科室内实施人力资源配置并进行明确分工,⑥严格落实三查七对制度,防止错误用药的发生;加强医患沟通,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予以满足。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护理管理。

1.3 疗效评价标准

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主要是通过对本组护理人员所管理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来进行评价,满分为100 分,80 ~ 100 分为优,60 ~ 79 分为良,60 分以下为差。风险事件,主要是由护士长统计各组护理人员所管理的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情况,主要包括药品应用失误,患者意外坠床、跌倒或产生褥疮,护理人员受到传染等[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用t 检验,率之比用卡方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1 例(3.3%),对照组为8 例(26.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为25 例(82.5%),良为4例(13.3%),差为1 例(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为17 例(56.1%),良为4 例(13.3%),差为9 例(29.7%),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肿瘤内科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就是化疗与放疗,不良反应与副反应较多,患者因为疾病原因会形成心理压力,在发病后需要承担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化疗和放疗后比较弱,如果伴有其他系统病变,就会使患者在中晚期时存在比较复杂的病情,十分容易出现护理风险事件,护理安全是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患者可能产生伤害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估、预防的过程[2]。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肿瘤科的患者大多年龄较大,身体虚弱,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二次伤害,而且由于治疗负担较重,某些患者抱有悲观情绪,抵抗治疗,甚至绝食、自残,这些情况均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3]。在护理人员方面来说,部分护理人员对肿瘤专科知识掌握不够,对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没有足够的认识,以致出现护理过程中化疗药物外渗等问题,引发医疗纠纷。还有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工作时不够认真,不能准确的执行医嘱,延误了患者的治疗,从而对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这些都是护理安全管理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自2016年起在肿瘤科率先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将预防为主的观念贯彻在日常管理中,通过认真查找、发现、评估安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升全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服务意识,大幅度降低了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与未实行安全管理之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综上所述,护理安全管理能显著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爽.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生物技术世界,2014,11(5):180.

[2] 王晓莲.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思考[J].生物技术世界,2016,13(11):44.

[3] 王芳,叶志弘,葛学娣,等.三级综合医院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11(9):777-780.

论文作者:芦玉红1,罗军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对肿瘤科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的分析论文_芦玉红1,罗军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