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写字教学论文_王显平

试论小学语文写字教学论文_王显平

(四川省南部县定水小学,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写字是他们要进行的一个基本课程,通过这一课程,小学生初步了解字的基本笔画顺序和写法,对汉字有了起初最基本的认识。因此,在小学写字课上采取有效的方法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促进小学生练字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有效方法

小学写字课是小学语文课的一种类型,上好写字课可有效促进了语文课的学习。学生在课上通过老师一笔一划的施教,及自己一笔一笔的学习。学生最初学习写字的年龄通常较小,是学生养成写字基本习惯和写字顺序的关键时期。这时,写字习惯一旦养成,以后很难再进行改变。所以,探究有效的写字教学方法是学校老师应该积极探索的问题。本文就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希望对小学写字教学有所帮助。

一、小学语文低段写字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我们常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就可见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了,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们在孩子低年龄段的投资越来越多,如果输在了起跑线上,后面想追回来就要下更多的功夫。写字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都会广泛应用,对于这一项技能,有必要在小学语文低段的写字教学中认真踏实地练习,为以后再接受教育打好扎实的基础。

二、小学低段语文写字教学的现状

小学低段语文的写字教学不仅仅是教如何写字,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写字愿意写字。小学低段语文的写字教学要从写字姿势、偏旁部首、笔画、笔顺等方面逐步地灌输,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项难以挑战的事情。在小学低段语文写字教学中,很多教师对素质教育理解不够,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完全束缚了学生的天性,课上填鸭式的教学,课下孩子随意打闹,家庭作业是一味的抄写,潦潦草草敷衍了事,对学生写字意识的养成和能力的提高都非常不利,教学实效性严重降低,造成了学生不愿意写字、写不好字的现象。

三、提高小学低段语文写字教学实效性的建议

1、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导师,尤其是小学阶段,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小学低段语文写字教学中,教师应避免教如何写字,应该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比如在写“人”字的时候,应该引申“人”字构成的意义,从正面来说一撇一捺分别代表人的身体和精神,精神支撑着身体,不注重精神,这个人就是一具空壳,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或者根据一些玩笑来说,“人”的一撇一捺代表着男人和女人,男人比较强壮,起到了支撑的作用,这样的说法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进而有效地写好“人”字。

2、加强对学生的写字基础教学

写字不只是动手执笔这么简单,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要避免这样的认识误区。写字是一项需要眼、手、脑等多个器官进行配合的运动,学生只有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才能够打好写字基础,把字写的端正。新课程提出的写字要求是:其一,要端正写字姿势,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在书写过程中,要注重偏旁、结构及笔画顺序的正确;其二,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同时也要爱惜写字工具。教师在写字教学的过程中,要起到正确的示范作用,教师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才会在教师的影响下端正自己的写字态度和写字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需要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和教师的严格要求。

3、合理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

在对小学生进行写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进行写字示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笔画顺序和字的间架结构。不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动手在黑板上写字示范是一件较为劳累的事情,一个字难以向学生重复示范多次,而且在背板写字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会遮挡住一部分的笔画、结构,这就会影响到学生对字的书写理解,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教师应合理地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

例如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直接通过显示器来向学生展示字的笔画顺序,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可以反复、多次、高效的进行示范,而且还可以快放、慢放,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主观学习需求,这样一来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又可以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将写字教学拓展到课外

考虑到诸多方面的客观条件限制,教师确实难以在课堂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写字教学。为此,教师应当将写字教学拓展到课外,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写字学习、练习机会。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组建课后练字兴趣小组,让若干学生一个小组,共同进行写字练习,并相互比较谁写得更好,实现共同进步。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家长重视对学生的家庭教学,在家庭生活当中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练字,对子女起到一种激励、监督和示范作用。

5、利用汉字的结构特征进行写字练习

中国文字由最初甲骨文发展至今,综合运用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造字方法,根据这些造字方法,我们可以探寻到汉字结构的特征和一般规律,运用这些特征和规律,可有效提高写字水平和效率。中国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也就是受实物的外形影响的文字。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国可以利用文字的外形特征进行教学。例如文字“笔”,在中国古代笔是用竹子做笔杆,用动物毛做笔尖写字,因此,“笔”的结构为上下结构,上面是代表竹子的竹字头,下面是代表动物毛的毛字底,用字的形式有效展示了物品的构造,凝结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另外从笔字衍生出了很多其他文字。比如,“篆”字就借鉴了“笔”字而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文字的结构,发音,来给学生进行讲解。同时,在写字教学中采用文字结构特征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文字结构,发掘汉字文化,学生在写字时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文化,尤其在偏旁部首上的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在写字的时候更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文字的记忆。

结语

中国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无论诗词歌赋,还是字画山水都是古人的艺术,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我们的前人用精炼的文字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源自于那个时代的文化及崇尚的审美特征,使我们有机会用文字与前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文字在我们生活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对于文字的学习应当从最开始认识文字时开始,尊重文字,了解文字,学习文字并且恰当的使用它们。因此,我们应注重小学生文字的发展和启蒙,引导他们成为有文化,有传承的人。

参考文献

[1]孙正华.浅谈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有效方法[J].语文天地,2014(21):1007-8665.

[2]谭桂玲.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有效方法探微考[J].青少年日记,2016(12):1004-1079.

论文作者:王显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试论小学语文写字教学论文_王显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