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马腾飞

论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马腾飞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如何科学合理的应用高强混凝土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高强混凝土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论述,从原材料和施工操作两方面分析研究了高强混凝土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应用

1高强混凝土简析

1.1高强混凝土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的混凝土被称为高强混凝土,而强度等级达到C100及以上的混凝土,则被称为超高强混凝土。此外,在我国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强度一般为C30,预制混凝土的强度一般不超过C40,这也是我国建筑中常用的混凝土种类之一。在应用高强混凝土的市政建筑施工过程中,其设计方案必须要提前制定,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对施工技术、程序、管理、工艺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全面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1.2主要特性

高强混凝土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材料,以其抗压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密度大、孔隙率低的优越性,在高层建筑结构、大跨度桥梁结构以及某些特种结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高强混凝土最大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一般为普通强度混疑土的4~6倍,故可减小构件的截面,因此最适宜用于高层建筑。试验表明,在一定的轴压比和合适的配箍率情况下,高强混凝土框架柱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而且柱截面尺寸减小,减轻自重,避免短柱,对结构抗震也有利,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高强混凝土材料为预应力技术提供了有利条件,可采用高强度钢材和人为控制应力,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受弯构件的抗弯刚度和抗裂度。此外,利用高强混凝土密度大的特点,可用作建造承受冲击和爆炸荷载的建筑物,如原子能反应堆基础等。利用高强混凝土抗渗性能强和抗腐蚀性能强的特点,建造具有高抗渗和高抗腐要求的工业用水池等。

2主要缺陷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高强度混凝土容易出现一些质量缺陷:如裂缝。裂缝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硬化前的塑性阶段,第二阶段是硬化后的使用阶段。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收缩,而影响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因素是水耗和水泥用量。耗水量较高、水泥用量越多,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裂缝就越大。另外还有其他因素:如水泥和混凝土的混合比、外加剂、掺合料的品种、施工技术的选择等等。裂缝常见类型如下:

2.1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开裂是指新拌混凝土浇注后尚在塑性状态发生的收缩。特点是当表面水分向外蒸发时引起局部产生应力,因此当蒸发速率大于泌水速率时,会发生局部的塑性手收缩开裂。裂缝分布不规则;长度、宽度、深度表现不一,呈龟裂状。影响塑性收缩裂缝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施工过程时的气候条件:天气干燥、多风,炎热等。混凝土浇筑后不覆盖很快就会开裂。(二)2.2温差裂缝

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温差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在水泥水化热过程中会释放出一定量的热量,高强度混凝土结构部分较厚,表面系数比较小,所以水泥热量聚集在结构内部不容易散失。混凝土内部的热膨胀变形,引起外部混凝土收缩、拉伸,再加上混凝土的拉伸强度小,混凝土内部的拉伸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裂缝出现。

3施工注意事项

3.1配制高强混凝土:(1)要精选水泥、骨料等各项原材料;(2)必须要掺用高效减水剂,以降低用水量和水灰比;(3)要掺用优质的矿物掺合料,以改善水泥石和界面区的微结构,提高致密性和胶结强度;(4)要仔细选择配合比,确定合理的砂率和水灰比,以降低水泥用量并提高}昆凝土的强度;(5)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做好早期养护。只有综合采取以上技术措施,才可能实施高强}昆凝土的有效配制。

3.2原料配制

3.2.1水泥。

水泥的矿物成分和标号高低,对混凝土的强度有直接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强度混凝土一般都采用高标弓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规范规定水泥用量不应大于550kg/m3,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应超过600kg/m3。最佳水泥用量随外加剂的分散减水效应不同而变化。

3.2.2骨料的选择。

高强混凝土宜选用粒径大于5mm的碎石或碎卵石。从岩石品种上要求,以花岗岩、长石、玄武岩等最好,其次为片麻岩、石英岩、石灰岩等。岩石的强度是以极限抗压强度和压碎值表示(卵石只测定压碎值),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的强度之比不应低于1.5,压碎值指标应在10%~15%以下。

3.2.3添加高效减水剂

在高强混凝土的配比制作过程中,有效的方法就是增添高效减水剂,这样才能保证后期的强度,因此,在具体的添加高效减水剂的环节,首先就是将混凝土进行底水灰比进行配置,然后使之流动性变高,添加高效减水剂后就会加快混凝土的密实成型过程。

3.2.4优质矿物掺合料

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粉、沸石粉等矿物掺合料,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加拌禾口物的黏聚性。由于黏聚性改变,截断了水分迁移通道,可减少泌水和离析。泌水和离析是造成混凝土显微结构缺陷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水泥石一骨料界面区结构。因此,在高强混凝土中掺入矿物掺合料,不仅是为了节约水泥,主要还是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微结构和陛能。

4高强混凝土的操作工艺。

4.1高强混凝土的拌制

严格控制投料顺序及搅拌工艺,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原材料按重量计,要设置灵活,准确的磅砰,坚持车车过秤。定量允许偏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粗细骨料±3%:水泥±2%:水、高效减水剂、掺合料±1%。配料时采用自动称量装置和砂子含水量自动检测仪器,自动调整搅拌用水,不得随意加水。高效减水剂可用粉剂,也可制成溶液加入,并在实际加水时扣除溶液用水。搅拌时应准确控制用水量,仔细测定砂石中的含水量并从用水量中扣除,宣用滞水工艺最后一次加入减水剂。制配高强混凝土要确保拌合均匀,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要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和,特别注意搅拌时间不少于60s,确保搅拌充分。

4.2高强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

由于高强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快,因此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施工完毕,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精心指挥。必须有严密的施工组织,协调作业从搅拌、运输到浇筑几个工序,各个环节要紧紧相扣,保证1h内完成。混凝土卸料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应大于2m.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应采用高频震捣器,根据结构断面尺寸分层浇筑,分层震捣。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施工宜先浇筑高强混凝土,然后再浇筑低等级混凝土,也可以同时浇筑。此时应特别注意,不应使低等级混凝土扩散到商混凝土的结构部位中去。

4.3高强混凝土的保温与养护

为了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延缓收缩和散热时间,必须采取保温措施,这样可使混凝土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获得必要的强度来抵抗温度应力,同时可降低变形变化的速度,充分发挥材料的徐变松弛特性,从而有效地削减约束应力,使其小于该龄期抗拉强度,防止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出现温度裂缝。

结束语

高强混凝土的横空出世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可能,在市政建筑施工中已经得到应用,取得有关人员的关注。但是高强混凝土的应用还存在很大问题,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了日后推广的关键。应制定科学可行的规范化制度,加大监控力度,对于技术要进行合理创新,对于高强混凝土的弱电要合理进行有效的分析,以促进高强混凝土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实现高强混凝土在管理和质量上的优化,充分发挥效用。

参考文献:

[1]李春燕.市政建筑施工中高强混凝土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6(12):198-199.

[2]蔡新伟.市政建筑施工中高强混凝土的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240.

[3]赵东伟.市政建筑施工中高强混凝土的应用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5(29):72.

论文作者:马腾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论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马腾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