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断续语篇阅读的有效途径_非连续性文本论文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连续性论文,有效途径论文,文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概念,对此,不少教师还停留在认识层面,坚持做并做得好的较少。教师们反映操作起来问题很多,主要问题是:阅读材料从哪里来?阅读要求是什么?阅读方法有哪些?对此,笔者谈谈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的操作思路。

一、寻找适合的阅读材料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教材,严格意义上的非连续性文本在教材中很难找到。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材料哪里来?

1.巧用语文课程资源

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比如,引导学生先阅读图画,围绕课文内容在插图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再阅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验证自己提取的信息。

教材导学系统中的大部分材料接近非连续性文本,比如,“阅读链接”“资料袋”等,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捕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

教材中的写景类、说明性文章的学习,也可以通过图表等形式来考查学生对课文有价值的信息的提取能力。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写的一篇游记。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特等奖获得者甘密老师执教这课时,在“整体感知”环节引导学生这样学习:(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同桌合作完成游程图。(2)利用游程图归纳主要内容,了解叙述顺序,把握段落结构。(3)点明游记特点之一:清楚交代游程。

完成游程图就要认真阅读课文,找到各自然段有价值的关键信息,就能概括、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利用游程图,学生能很快地归纳主要内容,了解叙述顺序,明确段落结构,把握文体特点。

2.引用其他课程资源

其他课程的文本大都是以图、文字、表格等相结合的形式编排,教学中可以适当将部分材料引入课堂让学生阅读。目的不是解决其他学科任务,而是培养学生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学习《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我们家的变化、本班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及其原因的分析、同学们阅读状况的调查分析等,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通过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些内容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可以利用数学中的《统计》(六年级下册),通过画统计图,或扇形或L形,以图表形式呈现,依据图表中的数据,看统计箭头的表示走向(或降或升)进行比较判断,结论就很清晰。

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信息提取的能力。

3.活用日常生活资源

非连续性文本其实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数据表格、示意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宣传标语、广告词、对联、短信、网络跟帖、建议、辩论词、颁奖词、演讲词、开场白、结束语、串联词、推荐语等,不胜枚举。教学前,布置学生在生活中收集非连续性文本,课堂上,利用师生收集的非连续性文本,可以单篇阅读,也可以进行群文阅读。

例如,浙江张祖庆老师执教的《给地球新生儿的一封信》就是非连续性文本群文读写。围绕“保护地球,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引导学生阅读了《我们的地球》一书的最后一节“人类对待地球的方式正确吗”下面的大型插图,阅读了《南方周末》上《美国环境首席科学家对中国空气质量监测报告》中的一幅统计图,阅读了世界人口增长统计图,诵读了艾萨克·阿西莫夫《给地球新生儿的一封信》,观看了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的《家园》视频……

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紧紧扣住捕捉信息进行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阅读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二、确定适切的阅读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与连续性文本教学一样,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把握年段特点也显得非常重要。如何把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年段特点呢?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1](13)。在第四学段的目标和内容中提出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1](15)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求。

比较两个学段的目标和内容,就能发现不同年段的特点。从阅读材料看,第三学段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图文结合等组合材料),第四学段阅读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多种材料组合)。从阅读要求看,第三学段要求能找到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学段要求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由此可见,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意义提取层面不是小学阶段的任务,小学阶段的教学更多限定在信息提取与整合层面,其能力要求是在类别比较、图文结合理解等比较浅显的认知层面。请看一位教师执教《寻找食物》是怎样把握教学目标的。

【文本信息】《寻找食物》是PIRLS测评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一个非连续性文本。由《研究湿圆虫》《跟着蚂蚁的路径走》《做蚯蚓饲养箱》三份实验计划书以及一个简短的引言组成,其内容是研究小动物吃的食物,以及它们寻找食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读懂实验计划书《寻找食物》的内容。

2.学习“抓关键词、图文对照、比较分析”等捕捉有价值信息的方法。

3.在阅读中感受解决实际问题和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乐趣。

这样的教学目标很好地体现了年段特点,指向基本信息提取与整合,倾向于应用、查找、标注、参照、简单对比等。准确定位教学的认知基础,是有效选择教学方法的前提。

三、选择适宜的阅读方法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与连续性文本教学应该不一样,应该遵循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达规律,让学生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过程中找到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与规律,而不是仅仅读懂了“这一篇”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有哪些呢?以非连续性文本《寻找食物》教学为例谈谈阅读方法的选择。

1.抓关键词

图文结合等组合材料是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常见形式,无论是文字还是图表包含的信息都是很多的,但因人、因事、因时不同,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重要,读者想提取的是关键性、实质性、可解决问题的重要信息。因此,抓关键词,从众多的信息中筛选提取有用信息、关键信息、核心信息,是“找到有价值的信息”的一个关键点。

《哪里可以找到蚂蚁、湿圆虫和蚯蚓》(文本信息见图1)教学片段——

师:在哪里可以找到真正的蚂蚁、湿圆虫和蚯蚓呢?请大家看这幅图示。

生:夏天可以发现蚂蚁的足迹,在路径的一头会有食物,在另一头你应该会找到蚂蚁窝的入口。

师:蚂蚁是在哪里找到的呢?

生:蚂蚁窝。

师:再看看这句话,有没有词语提示你在哪里可以找到蚂蚁?

生(恍然大悟):蚂蚁经过的路径上可以找到的。(课件标红“路径”)

师:那么湿圆虫和蚯蚓又是在哪里找到的?

生:湿圆虫是在“落木下、枯叶堆下和墙壁中”找到的。(课件标红关键词)

生:蚯蚓是在“石头下面”、“新翻的泥土中”“堆肥附近”。(课件标红关键词)

师:看,根据问题从方框里的文字中查找到关键词,我们就读懂了这部分内容。(板书:抓关键词)

2.图文对照

非连续性文本之所以图文并茂,主要原因是文字说不清楚由图表来补充,文字表达太啰嗦由图表来代替,而且一目了然。因此,图文对照,理清图表信息与文字信息之间的关联,是“找到有价值的信息”的又一个关键点。

《研究湿圆虫》(文本信息是:实验的材料、实验的现象、实验的结论、湿圆虫在纸盒中寻找食物的轨迹图)教学片段——

师:谁来说说湿圆虫计划的实验步骤?(生读文本上的“实验步骤”)

师:如果只看书上这几句话,对于怎样实验,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我不明白这个长条纸板怎么放,这个盒子是什么样的。

师:请看屏幕。现在你又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图2)

生:看了图示,我明白了走道是什么样子的。我知道了湿圆虫行进的方向。

师:你们看,有了图示,表达就更加清楚,图文结合是非连续性文本的一大特点。那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我不知道走道究竟要留多宽,我不知道纸板下面要不要留缝隙。

师:请看屏幕,现在呢?(课件出示图3)

师:有时候我们要结合图片和文字,才能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师:我也有个问题,如果只看图,你知道湿圆虫一定会右转,朝食物走去吗?(不能)那要怎么才能知道呢?

生:我要看文本中的提示框才知道。

师:(课件出示提示框)我们再来读读提示框中的这两句话。

师:读这一类有图示的非连续性文本,不仅要读文字,也要读图,读提示框,文中没有的图上找,图上没有的文中找,图文对照,就能帮助我们正确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板书:图文对照)

3.解释与推论

非连续性文本中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写出来,往往留有空白,让读者去推断、想象和遐想,这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主要诱因之一。教学中可以在学会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推论,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教学《研究湿圆虫》时,教师在以上教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作出判断:“现在食物放在盒子的右边,湿圆虫能在迷宫般的轨道中找到食物。如果放在左边,它还能找到吗?”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引导学生找准关键项目——实验的结论“湿圆虫会利用触角感觉食物,利用它们来找到叶子”,学生作出自己的准确判断就很容易了。

4.比较与归纳

非连续性文本往往是几个独立文本的组合,甚至我们在阅读中常常自发去寻找相似内容来阅读。

例如,《跟着蚂蚁的路径走》《研究湿圆虫》教学片段——

师:湿圆虫和蚂蚁在寻找食物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湿圆虫和蚯蚓都是用触角来寻找食物的。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大家有没有发现其他新的阅读方法?

生:我把它们寻找食物的方法拿出来读,做了比较。

师:的确,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比较,找到各信息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运用信息进行分析。这也是一个阅读非连续性文体的好办法!(板书:比较分析。)

5.反思与评价

适应非连续性文本的反思与评价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不同文本介绍相同内容,你觉得哪种更有趣、更喜欢,各有什么长处;第二种是多元文本,即把多篇独立的文本放在一起,它们可能在内容上存在某种特定的关系,可能相互补充,也可能完全相悖。

比如,教学《寻找食物》最后一个环节——“你觉得这三个计划书哪一个最有趣?利用文中的信息说明你的答案。”

其实,非连续性文本的类型灵活多样,阅读的方法也会因文而异。比如阅读图表可以:读标题、看图式、比数据、得结论;比如阅读路线图可以:找准位置、确定路线、认清方向;阅读说明书、广告、须知等又不同。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地提示多种阅读思路和角度,让学生领悟归纳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

总之,语文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教学意识,着力从“读什么”“怎么读”“读到什么程度”等方面研究下去,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指导就会有效一些,更有效一些。

标签:;  ;  ;  

指导断续语篇阅读的有效途径_非连续性文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