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电厂机电设备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本文针对目前水电厂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面建议。这对提高水电厂安全生产水平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水电厂;机电设备管理
引言
水电厂机电设备种类繁多,按特性可分为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机电综合设备;按用途可分为主机设备、辅助设备、金结设备、起重设备等;按使用状况又可分运用中的设备和仓库备用设备(零件)等。如何科学管理这些十分专业的设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直接关系到水电厂的安全生产及效益。长期以来,不少水电厂往往只注重发电量及如何处理设备事故,而如何主动管理好整个电厂的各设备,没有一个统筹安排。结果对各设备的图纸参数运行记录等数据没有完整的档案,没办法查找到有关资料,更不可能对有些重要设备做出维修与否的预判——过早去拆开维修,经济效益方面有损失;过晚去维修又可能出事故,带来更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没有各设备完整的数据资料库,对技改决策、人员培训都将带来很大不便。这样的水电厂,其管理人员平时要么没事做,要么就忙不过来(到处找资料或制订不恰当的维修计划),严重的是,如液压设备,发现某个密封零件由于多年来未更换,在使用时突然破裂漏油,导致机组不能正常发电,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
通过调查分析,目前水电厂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重视度不够,制度不完善
水电厂有大有小,管理体制也各不相同。但不管水电厂装机容量有多大,其机电设备的分类管理并制定相应的严细的管理制度都是十分重要的。很多水电厂设置有运行车间、检修车间、生产技术科、安全管理科等,这些部门各司其职,视乎大家都在管理设备。可是,真正了解起来,发现没有一个部门能很好地完整地说清全厂各设备的现状及其历史记录。这样必然导致设备大修、中修的盲目性,导致技改工作决策上的失误,甚至几年或十几年后进厂的新员工,对全厂设备情况难以全面了解,从而严重影响到电厂持续安全生产。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管理者本身不懂专业知识,对全厂设备没有一个总体管理的意识,因些也就不可能出台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并安排专业人员去管理。
2、设备分类建档工作不到位
水电厂机电设备的管理,应包括设计、采购、安装、运行、报废的全寿命周期过程。每个阶段都应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安装阶段的设备管理,因为这是基础性工作。水电厂建设周期长,很多水电厂在设计、安装时,由于业主方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不足,往往很多工作放在与施工方的协调上,放在抢发电的时间上,而对全部机电设备进行总体分类并规范管理的工作无专人负责。不小水电厂在发电运行时才发现机电设备图纸缺失、图纸与实物对不上,安装记录和验收记录、试验记录丢失。这给电厂事后管理带来很多不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水电厂发电生产后,有不少单位由于机构设置不合理或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不足等原因,设备规范化管理工作无专人负责,或专人负责的工作在调到其他部门工作时没有做好应有资料移交等工作,没有做出完整齐全的分门别类的详细资料并存入档案室,要查找何时发生何事或何事发生于何时,何种事件发生过多少次,是何原因如何处理等记录十分困难,从而对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带来一定影响。
3、人才问题
据调查,有些水电厂,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懂多个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电厂管理混乱,设备管理更是一团糟,各类设备图纸缺失严重,安装、运行记录更是很少。在需要查找有关设备资料时,根本找不到所要的资料,有些只有去找原设备生产厂,可是原设备生产厂有些也因时间久远,无法提供有关资料。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复合型人才——从设计、安装时就缺位了。
改进对策
1、完善管理制度
一个完善的制度对于任何工作的管理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相关企业应该意识到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制度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工作的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发现传统制度中的不足,并针对性地进行完善,为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同时不能只注重管理工作的大方向,应当在制度中完善对于涉及管理的细节问题,同时要注重制度的时效性。对技改设备或新增设备应及时建卡立档,对已有各设备在运行、检修中发生的任何事件都应有详细记录,有关统计数据应及时更新。
2、选用合适人才
水电厂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是否做得好,关键的因素还是人。首先是懂专业知识的领导,其次是懂多个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有些人才太专业,懂电气设备,可是不懂机械设备;懂发电设备,可是不懂金结、起重设备。另外,有些人不善于利用电脑进行专业高效管理,导致繁杂的机电设备管理乱成一团。
当然,这种复合型人才,不仅仅要求其专业知识是多面的,还要求其有强烈的责任心,工作细致,办事效率高又有条不紊,这样的人才在现实中真的不多。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电厂生产自动化水平也在与时俱进,由于人工成本的上升,很多水电厂有意裁员。为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发展,选任责任性强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大抓机电设备管理质量,做到全部设备都有相关图纸资料及记录,建立相关大数据库——按设备大分类建立一级设备基础档案,按关联程度建立相关的二级设备基础档案(同样还可建立三级、四级设备基础档案),每套设备的档案应包含全部图纸(装配图及各零件图)、安装记录(如间隙)、试验记录(如耐压值)、运行时间(包括启动次数等)、运行过程发生过的事件、检修记录等,这些数据应按年按事件类别记录,将这些数据存于电脑,在关键时候能快速查到所需资料,并能及时提醒人们什么时候该更换哪个零件,为企业下一步设备维修或技改提供依据,也可为企业培训供相关资料——这是真正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安全运行系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庆孟.机电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16).
[2]黄素煜.浅议机电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10).
论文作者:陈爱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水电厂论文; 设备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机电论文; 工作论文; 机电设备论文; 图纸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