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从知到行”,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论文_许丽琼

遵循“从知到行”,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论文_许丽琼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坪中心幼儿园 362431

德育需从幼儿抓起,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幼儿年龄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反映尚处于盲目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因此,在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方面需要成人的引导。陈鹤琴先生认为“人生一切的活动都要在儿童期内发展”、“儿重期是发展个人的最好时机,什么言语、习惯、道德、能力,在儿童的时候学习、发展最快”,因此,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应从幼儿抓起。“从知到行”是陈鹤琴先生的训育原则之一,亦是我们每位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良好品德行为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

“从知到行”告诉我们,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应当从灌输教育开始。“知是知道、明白的意思。即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什么为荣、什么为耻。“行”即行动、行为。“从知到行”是指运用“灌输教育”的手段,首先从说理开始,教育诱导入手,让学生学习、了解正确的行为准则,进而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使之自觉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因此,“从知到行”是教师对幼儿进行良好品德行为教育的最佳方式。

一、制定规则,具体明确“知”

教育方式确定之后,必须慎重选择教育内容。“从知到行”,首先应当明确“知”的内容,即让幼儿知道什么,明白什么。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最重要的莫过于让幼儿知道、明确“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即行为的规则。

“好动心”是陈鹤琴先生对儿童心理特点的概括之一。他认为儿童生来好动.没有一刻能像成人那样坐而默思。因此幼儿对自己的行为往往不能有意识约束,不当行为的产生也就在所难免。要对幼儿的不当行为进行约束、限制,首先必须制定有关规则,并使其认同,然后方能指导其行为。为此,我针对幼儿的日常行为编写了《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内容浅白,顺口易记。“三字歌”从爱国、爱园、文明守纪、学习探究到卫生、锻炼、爱护公物、注意安全等方面对幼儿提出了行为要求;此外,还编写《幼儿礼仪常规》,针对当前幼儿礼仪常识缺乏及社会礼仪淡薄的状况进行了相关的规定,分别从“生活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家庭礼仪”“幼儿园礼仪”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帮助幼儿初步知道、明确在各种场合的礼仪要求。上述规则的制定,使教师运用“从知到行”教育原则得以具体化、规范化,也就为幼儿提供了辨别是非、自我约束不良行为的标准,使其良好品德行为的养成有章可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有机整合、充分落实“知”

根据陈鹤琴先生“从知到行”的训育原则,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仅仅制作规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幼儿理解并熟记有关规则的内容。因此,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培养应从“知”开始。我们首先要帮助幼儿对有关行为规则的认识、理解、熟记。要做到这一点,单靠一、二次的说教或读背是不够的,必须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环节有机整合。其主要做法就是充分利用一切时机帮幼儿熟悉其内容,让幼儿通过不断的诵读加深理解、记忆,使其耳熟能详。教师利用晨间谈话引导幼儿反复背诵、理解“三字歌”,理解“礼仪常规”要求;教学活动的“边角料”也要有机利用,如饭后散步,幼儿手拉着手在操场上绕圈走、在草地上走平衡木、外出游玩乘车时等,口中都会念“三字歌”,此外,我还将“三字歌”、“礼仪常规”贴在班级门口,并以书信的形式请家长给以配合,以利在家庭——这个幼儿一日活动必不可少的领域中,将“知”的教育与幼儿家庭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有机整合。家长们积极配合,认真督促幼儿背诵“三字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三字歌”、“礼仪常规”尚未完全理解的内容。效果极好,不少小班的幼儿都会背诵“三字歌”了。我们通过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训练的有机整合,“知”的教育已经深深印在幼儿头脑中.使其对日常行为规则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为幼儿“行”的良好培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循循善诱,引导从“知”到“行”

如何“从知到行”,有一个引导的过程,即“以知导行”。它需要我们对幼儿的教育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幼儿小,理解能力不比成人,对其引导需由浅入深,从点滴开始。教师的引导应如时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于细微之处,于不知不觉之中。幼儿对行为规则如仅仅停在学习、理解、掌握的层面上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将其熟悉、牢记的各种规则、礼仪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为。

陈鹤琴先生的训育原则还强调“从不觉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这就告诉我们,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培养,应当努力使其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因此,我们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引导,不断强化其规则意识。幼儿年龄小,特别是宝宝段的幼儿以及小班段的幼儿,他们基本是以无意注意为主的,要使行为规则成为他们自觉行动,教师须在其日常生活、学习等各个环节留意观察,以便随时对其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帮助,进行耐心的说服、引导,并有意地用规则进行提示。对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则更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要不断地用有关规则去提醒幼儿,以强化其规则意识。

四、表扬、激励,升华“从知到行”

陈鹤琴先生认为“喜欢称赞”是儿童的心理特点之一,他为如何更有效地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品德行为教育提供了良方。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儿童喜欢“听好话”。表扬鼓励能增加幼儿的兴趣和勇气,因此,在引导幼儿“从知到行”的过程中,表扬和鼓励尤为重要,采取积极的鼓励措施,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利用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晨间谈话,表扬一些学用“三字歌”、“礼仪常规”突出的幼儿,以激励其他幼儿积极学习效仿。幼儿们都以遵守“三字歌”、“礼仪常规”为荣,反之为耻。小朋友们正在不断地自觉用“三字哥”、“礼仪常规”规范自己的言行。

论文作者:许丽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遵循“从知到行”,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论文_许丽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