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利率问题研究综述_利率市场化论文

近年来我国利率问题研究综述_利率市场化论文

近年来我国利率问题讨论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率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作为一种调节手段的利率在我国国民经济生活和宏观经济管理中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理论界对此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热烈的讨论。本文将就近年来若干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情况综述如下,以期对进一步的分析提供参考资料。

一、关于利率政策运用中的矛盾

有的同志系统考察了改革以来我国利率政策的运用状况,提出了利率政策运用中突出存在两大矛盾:一是利息收入的矛盾。利息是对国民收入的一种再分配,虽然改革使利息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大大提高,但也与此产生新的矛盾:(1)利息收入日益成为加速居民金融资产积累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银行看,1978年城镇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仅4亿元,相当于职工工资收入的0.7%,1990年则相应增加到451.2亿元和15.3%。从实际运行看,当前居民储蓄存款水平相对于物价水平并不算高,对吸储已没有多大吸收力。但上调利率则会进一步加剧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程度。目前国家每年新增国民可支配收入流量中约65%为居民个人持有,居民金融资产积累中约有三分之一为影子利息收入。由于利息成为促使国民收入进一步向个人倾斜的重要因素,由此产生和加剧了利率在实现货币政策与分配国民收入等各方面的矛盾。(2)企业高负债经营与利息支出的矛盾。到1990年,全国国营企业流动资金构成中,银行贷款占73.2%,如果加上其他各类企业、各类负债则占到80%以上。1992年国家四大专业银行的利率水平为年率8.53%,企业由此而支付利息达1662亿元。上述两方面的矛盾给利率政策手段的运用造成极大的困难,经常陷入两难选择的境地。二是利率结构的矛盾。表现在五个方面:(1)中央银行利率结构。改革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各年度金融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调整的需要,对基准利率进行了六次调整,现行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为年率6.12%,再贷款年率为7.20%。虽然中央银行的利率结构建立起来,但却很难发挥作用。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利率不能根据经济、金融情况进行变动,从而中央银行利率的传导机制也就基本上失去了调节作用。(2)金融市场利率结构。我国金融市场利率主要包括各种债券利率和金融机构间的同业拆借利率两部分。从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实践看,银行存款利率结构对债券利率结构有着较强的制约作用。现行各种债券大约比相同期限的银行存款利率高1.5个百分点左右;从1990年起,中央银行对同业拆借利率实行上限控制,1991年规定最高在超过9.072%。上述这种利率体系的调节作用,同样受到对居民收入分配和企业利息支出影响的制约,因此其市场调节作用也很有限。(3)存款利率结构。经过改革,目前全国范围内开办的存款有11个种类,几十个档次,虽然这种存款利率结构有利于促进吸收和扩大长期性的资金来源,但由于期限长、档次多,不仅使利率政策在调整操作上增加了矛盾,也推动了资金成本的上升。(4)贷款利率结构。主要问题是,部分政策性贷款利率与一般贷款利率的差距越来越大,种类繁多的差别利率使我国本来就很低的利率总水平下降了许多,不仅影响国家的利息收入,也使利率制度失去了严肃性和统一性;另外,优惠利率的面逐步扩大,企业、部门的各种贷款都不择手段向优惠利率贷款方面挤,以获取利差收入的好处。(5)利率的期限结构。长期以来,我国期限长的固定资产贷款利率低于期限短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导致资金价格低廉,企业在使用信贷资金时很少考虑利息的多少,不讲经济核算和经济效益,甚至挪用流动资金搞基本建设,诱发并加剧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的局面。①

也有的同志明确提出了利率杠杆失效问题。指出,我国目前利率政策的失败根本上就在于现阶段利率杠杆对我国经济的调节是无效的,表现在四个方面:(1)利率在积累资金方面作用微弱,原因在于现阶段的储蓄结构具有特殊性。剔除公款私存、个体户生产经营周转金等非正常储蓄,可把我国居民储蓄分为“备用存款”和“活用存款”两部分。我国居民储蓄绝大部分属于备用存款,具有强制的性质,储蓄存款的增长几乎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2)利率调节资金需求、经济结构的困难。实践中我国的利率并没有发挥调整经济主体利益从而改变资金需求量和资金需求结构的作用,原因在于我国资金需求对利率几乎没有弹性;另外,现阶段由于价格体系没有理顺,资金存量不能重新配置,资金增量不受利率影响,资金横向流动以及经济结构优化在操作上也很困难。(3)利率不能激励和约束全民企业,企业把利率对其行为的约束变成了对银行与财政间收益分配的调整。(4)利率对分配收入虽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利息总额占我国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很小,因而这种作用从宏观上看也很有限。②

有的同志从现行利率机制的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了透视。认为我国当前利率机制的非科学性和不合理性,诱发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已成为现时期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制约因素,具体表现为:(1)现行利率机制的运行,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根本要求,比如,利率的确定没有体现行业、产业和产品结构合理配置的市场要求;利率的确定没有体现合理配置资金的市场要求,违背了“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现行利率的确定,没有体现出合理发挥资源资金作用,减少资源和资金浪费的市场经济要求。(2)现行利率机制,违背了市场经济是调节供求的自动机制的要求。目前“一刀切”的存贷款利率,不问银根松紧和市场货币流通量的多寡,不论银行信贷资金的规模大小和社会的需求程度,利率是一定的,由此加大了资金结构的失衡和区域性资金供求的矛盾。(3)现行利率机制的运行,违背了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强制手段要求。由于利率水平低,差别不明显,现行利率机制使企业的利息支出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小,降低了利率对企业的“动力”和“压力”作用,致使企业日益轻视管理水平的提高。(4)现行利率机制的运行,违背了市场经济是价值评估客观标准的要求。现行利率机制不能有效地调节信贷资金的流向和流量,导致大量贷款用于支持亏损企业的生产活动和垫付财政性支出,信贷资金使用效益日趋低下。③

还有的同志着重考察了管制利率的弊端。指出僵化的“管制利率”对经济发展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1)管制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变化缺乏敏感性。滞后于通货膨胀的名义利率的调整,往往导致实际利率的不规则变动,不仅给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破坏,而且给政府管理宏观经济增添了很大困难。(2)管制利率不能正确及时地反映金融市场的资金供需状况,从而不能达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由于管制而造成的低水平的实际利率,使得绝大多数投资机会的边际收益率都大于这一利率水平,以至有限的信贷发放只能通过信贷配给来实现,从而导致最佳的投资机会可能得不到资金。(3)管理利率导致了场外金融交易市场的活跃。它不利于中央银行对货币金融的有效控制,减少了有组织金融体系的储蓄供给,使企业获得资本的成本更为昂贵,同时也增大了金融市场上的违约风险。(4)管理利率容易导致“脱媒”现象,并造成不公平竞争。目前我国的一些非银行储蓄所、信用社、基金会等,已通过大大提高其存款利率来吸引储蓄,其原因就是利率管制使现有金融机构的实际利率成为负数,储户们争相挤兑存款,使资金流出。④

二、关于利率水平与居民储蓄的关系

有的同志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研究了利率市场化对储蓄所可能产生的影响。首先是利率市场化对储蓄的可能影响,指出了两种可能性,一是利率市场化不会导致储蓄绝对规模的下降。理由有两点:(1)从美国的情况来看,随着美国居民收入的增加,美国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规模逐年增长,与此同时,居民储蓄规模也是增加的,换言之,利率市场化在美国并没有导致储蓄绝对规模的下降。(2)从我国的情况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利率市场化步入正常轨道,居民储蓄的绝对规模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因为储蓄增长率不会低于零。二是利率市场化将会导致居民储蓄相对规模的下降。(1)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对规模水平已经很高,这种状况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而有所改变,因为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也是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其间,居民持有有价证券在其金融资产总量中的份额必然增加,即居民储蓄的相对规模会有所下降。(2)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一般是金融资产证券化比率或国民生产总值证券化比率比较高的国家,金融资产证券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我国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行、居民持有有价证券在其所有金融资产中的比例会逐年增加,居民储蓄的相对规模必然呈下降趋势。其次是利率市场化对储蓄结构的可能影响。认为,我国居民的储蓄结构将向短期储蓄转换,但这种转换是有数量界限的。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居民储蓄增殖欲望必然增强,居民在储蓄结构的选择上略偏重于定期储蓄或短期储蓄,可能的结构是:活期储蓄比重大概在35%左右,定期储蓄比重在65%左右;短期储蓄比重大概在70%左右,长期储蓄比重大概在30%左右。⑤

也有的同志深入考察了储蓄利率政策问题。指出,(1)我国利率总水平以一年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为代表,从近期看主要应当以社会零售物价总水平的高低变化作为调整变动的依据,其调整次数在年度内至少应当在一至两次以上;从改革和经济体制必然转轨的方向看,利率总水平的确定应当逐步以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为调整变动的主要依据。(2)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当缩短我国银行存款期限,目前至少可以考虑取消五年、八年两个过长的利率档次,这对推进整个资金市场的发展,对中央银行灵活操作和调整利率政策是十分必要的。(3)我国存款利率种类还复设了“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定活两便”、和“华侨人民币”储蓄三大存利率种类,从设立初期的经济环境看确有其必要,但随着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改革开放的进行,这三种复设的利率种类产生了很多负效应;不仅如此,近年来,运用利率调节手段比较频繁,而每次调整利率都由于存款种类过繁,给测算工作带来许多困难,甚至影响到决策过程。因此,为了及时、有效、灵活地运用和操作利率政策,完全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机,取消上述三种复设的储蓄存款利率种类。(4)我国目前储蓄存款的计息方式同贷款利息的计付方式不对称,造成存、贷款利率政策的不协调,扭曲了利率政策体系和政策效应;同时,这种计息方式对中央银行的利差政策管理和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尽快解决定期储蓄存款这种分段计息,就高不就低的状况,实行同目前贷款利息计付方式相一致的办法。⑥

还有同志从实证角度考察了居民储蓄与利率水平的关系。认为,考察名义利率调整的五个月份(1988年9月、1989年2月、1990年4月、8月、1991年4月)及其前后月份的储蓄月增额将会发现两次上调都明显导致了储蓄月增额的回升,而三次下调的作用都非常短暂,即储蓄月增额只在当月或下月有所下降,随后又相继回升。因此,仅由名义利率的变化考察利率同储蓄的关系还很难得出结论。一般而言,居民通过对物价的感受预期下一年的通货膨胀,并以此预期来估测预期实际利率,这才是能真正影响储蓄的变量。由于很难得知居民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确切数值,故只能近似地用当期的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来代替;另外,将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月增额的五年数据运用十二个月移动平均法消除趋势值,然后再消除季节变动,得到居民储蓄存款月增额不规则变动相对数,由于该数值的大小主要是反映利率变动和其他突发性事件对存款变化的影响,因此,居民储蓄存款月增额同预期实际利率的高低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关联。⑦

三、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模式

有的同志指出,利率市场化不是利率自由放任政策的同义语,它要求以通过市场发挥作用的间接金融管理手段取代以靠行政力量决定利率的方式。利率市场化也不是利率完全或全部由市场所决定。实际上,在当今世界上,不管何种经济体制的国家,其利率都不是完全由市场决定,都有一定程度的国家控制和干预。即便是目前国际上出现的“利率自由化”趋势也不过是增大市场决定利率的比重或重要性而已。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我国的利率也不可能都由市场决定。基于此,市场化利率机制就是国家控制基准利率,其他利率则基本放开,由市场决定。市场化利率机制的实质就是在整个社会资金的运动过程中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以基准利率为中心的、多层次的、充分体现和反映市场经济特点及要求的利率控制反馈运动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基准利率。它是在庞大的利率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的“导向利率”。基准利率在市场经济国家一般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为标准。根据我国的国情,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保持银行业的稳定与发展出发,作为过渡选择,有必要制定范围稍宽,即不局限于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的基准利率,应包括:中央银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各种存款的最高利率、贷款的最低利率,各种债券的最高利率以及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信贷政策确定的优惠利率等。(2)浮动利率。即专业银行根据企业资金状况、经营管理水平以及信誉程度,在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最高限利率与贷款最低限利率的区域内实行自由浮动的利率。从发展趋势及客观经济条件来看,浮动利率很可能是今后一段时期内银行利率的基本形式,是利率机制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因此,有必要在这几年试行的基础上,在利率浮动范围、利率浮动幅度、利率浮动形式、利率浮动权限等方面逐步完善浮动利率。从长期趋势看,随着经济乃至金融改革的深化,浮动利率的浮动范围、幅度将逐步被取消,而向市场利率过渡。(3)市场利率。即在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作用下,根据市场变化、物价波动、资金供求关系及期限长短、效益好坏、信誉程度等变量灵活确定的利率。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客观性,它是资金市场上资金供求关系的客观、真实反映,具有自发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功能;二是灵活性,它随着资金市场上资金供求关系灵敏地发生变动,引导作为市场交易对象的货币资金高效运行。当然,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市场利率在短期内不会成为我国利率的主要形式。在上述三个层次中,可以说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将同时并存三种利率,所不同的是在不同时期,三种利率在利率中体系的权重不同。⑧

有的同志从利率制度比较的角度研究了我国现阶段应实行什么样的利率制度。指出,从利率管理体制看,一般有固定利率制度、自由利率制度、规则的利率变动制度、利率由国家规定变动制度、浮动利率制度和国家间接调控下的市场利率制度等六种。通过比较,前四种利率制度均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第六种利率制度最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发展方向看,应当成为利率改革的目标模式;第五种利率制度则成为现阶段利率制度的首选模式。浮动利率制度只是规定一个基本界限和范围,具体水平由分支行按各地经济需要而定;利率变动权限并不是全部集中在国家手中,而是由国家、地方和基层行分别掌握。这一制度能够在保证国家基本要求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反映和满足各地、各方面的实际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反对将浮动利率和基准利率、市场利率并列,即仅仅把浮动利率作为利率市场化中的一种形式,认为这是把商品价格形式套用在利率上。而是提出基准利率、调节利率和市场利率共同构成浮动利率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其中,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并不表现为资金范围的横向分块,而是资金管理的纵向层次差异。首先,由人民银行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较长的时间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制定资金基准利率;其次在银行系统中,由人民银行通过调节利率来影响和调节各金融机构的利率;再次,由于各地、各部门、各企业经济和资金情况有很大差异,因此,在遵循基准利率前提下,各金融机构可随时变动利率。由于总行在制定基准利率时要充分考虑资金供求的实际情况,因此,浮动利率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又是紧密联系,互为前提的。⑨

也有的同志从方法论的角度入手,探索了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重点及难点。指出,1.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是建立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控制下的市场利率调控体系,其具有四个特点:(1)规定专业银行存款利率的最低限和放款利率的最高限,克服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不规则竞争;(2)规定存款利率的最低限,保证存款人利益,利于吸收闲散资金;(3)规定放款利率最高限,避免借款人负担过重,有利于资金投入;(4)专业银行的转存款利率可根据货币政策的松紧要求,分别大于专业银行的放款利率或小于法定存款利率。总之,在这个利率调控体系中,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制约着市场利率,市场利率反弹于基准利率,其作用的结果使利率发生杠杆功能,这构成我国利率市场到改革的目标。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是利率水平的确定。利率水平的确定要遵循借贷资金供求原则。在现实中,任何利率调控体系都是通过分门别类和因时、因地、因行业的不同来体现借贷资金供求原则的。具体说,(1)中央银行今后要适当提高基准利率总水平,并根据资金供求情况、社会平均利润率等因素,每年规定,公布一次基准利率,市场利率要由国家专业银行在一定范围内和幅度内自行制定;(2)实行差别利率,根据贷款期限、对象和预期利率水平的不同,贷款风险的大小,市场状况,国家产业政策等因素,确定不同的利率档次;(3)浮动利率在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内浮动,浮动幅度为基准利率的30%左右,以保证投资者、资金需求者的经济利益及竞争的公正有序;(4)采用复利计息,提高资金使用的时间效应;(5)适时调整利率结构,如迅速改变目前企业存款利率低于个人存款利率的局面。3.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是利率杠杆的启动。在我国,由于企业内部利益机制残缺不全,使利率杠杆失去支点:银行资金运用效益差,使利率杠杆失去作用力。因此,深化企业和金融改革,净化利率杠杆作用操作的外部环境,是利率杠杆启动的关键。主要措施有:(1)改革和完善中央银行调控机制,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2)转换现有专业银行经营机制,逐步建立以商业银行和国家政策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协调并存的组织体系;(3)加快国有工商企业生产机制度改革;(4)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⑩

还有的同志提出了重构我国利率形成机制与调控机制问题。为此分析了利率形成与调控的市场化条件与分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设计。就前者而言,我们当前的现实是:(1)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程度提高很快,市场化的平均利润率已初步形成;(2)资金所有者已具有追求价值增殖的盈利意识;(3)市场利率的风险约束机制已经形成,但不很健全,约束力有限;(4)宏观金融调控体制已有市场化的改革要求,但进展缓慢。从总体上看,我国利率形成的市场化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就后者而言,应采取调、放、构相结合的分步推进策略。(1)调整国家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水平与利率结构,缩小国家银行存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距,由目前相差一倍以上缩小到50%以内,并使官定利率始终保持为实质利率的正利率水平。(2)下放利率管理与决策权,逐步放开利率管制。将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总行的利率管理权逐步下放到省级分行和二级分行;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有更大的利率决策权,相应提高国家专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利率浮动权;允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根据资金来源的流动性自行确定存款利率,根据风险评估自行确定不同贷款客户的差别性利率。(3)重构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的利率调控机制。明确中央银行拥有根据对经济发展与稳定通货的形势判断的自主决定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的权力,国务院只确定一定时期的一般利率水平与总体利率政策,不再审批每次具体的利率调整方案;中央银行有权制定不同时期各类存款的最高利率和各类贷款的最低利率,并以金融法令形式发布,各金融机构必须执行,在最高存款利率以内和最低贷款利率以外的具体利率由各金融机构自主决策;取消贷款规模管理,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和其他再贷款业务、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的比例管理等,达到灵活吞吐基础货币,调节社会资金供求,实现对市场利率水平有效调节的目的。(11)

注释:

①姜维俊:《利率政策回顾与改革目标展望(上)》,《金融研究》1993年第7期。

②郑安国、朱幸生:《论利率杠杆先效》,《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③许家富、李绮峰:《按照市场经济要求重构我国利率机制》,《金融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2期。

④⑦孙明春:《人民币利率市场化问题初探》,《金融研究》1993年第11期。

⑤罗月英:《利率市场化:对储蓄的影响及其政策抉择》,《财贸经济》1993年第12期。

⑥姜维俊:《储蓄利率政策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金融与经济》1992年第10期。

⑧何德旭:《市场经济与利率机制的市场化》,《经济学家》1993年第3期。

⑨金雪军:《利率制度比较研究——我国现阶段应实行什么样的利率制度?》《金融研究》1993年第7期。

⑩陈志弘:《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探析》,《银行与企业》1993年第11期。

(11)黄志凌:《经济转轨时期的利率决策与利率改革》,《财贸经济》1993年第9期。

标签:;  ;  ;  ;  ;  ;  ;  ;  ;  ;  ;  ;  

近年来我国利率问题研究综述_利率市场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