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筋垫层及加固桩组合方案处理软基路堤效果研究论文_刘夏郎 1,张超2

湖南常德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一直是国内外重点关注的问题,但对软土地基加固方案效果及作用模式的研究较少。为研究加筋垫层、加固桩组合方案的处理效果,文中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表明,加筋垫层、加固桩组合方案处理软基路堤,具有较高的刚度和抗剪切破坏性能;能提高软土路堤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能显著约束软土地基的水平位移;加筋垫层、加固桩组合方案处理软基路堤方案,可有效降低软基路堤沉降而提升其稳定性。

关键词:软基路堤;加筋垫层;加固桩;组合方案;稳定性;

0 引言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弱路基,而软弱路基如果处理方案不适当将严重影响路基工程的稳定性。施工过程中软弱路基常规解决方案有软弱层置换法、抛石挤淤法、强夯法、水泥粉喷桩等,而本文章将要分析加筋垫层、加固桩组合方案在处理软基路堤方面的效果。实践证明此方案施工工艺简便、造价较低、适用性强等特点,在高速公路路基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理论研究领域对于此方案的总结较少,特别在受力状态、稳定性数值模拟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此研究背景,本文将分析加筋垫层、加固桩组合方案的作用机理,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定量研究这一方案的处理效果,在为以后同类型工程施工及养护项目,提供技术理论支撑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设计方法与作用原理

1.1加筋垫层的作用机理

(1)在路基以上结构体自重、行车荷载等竖向荷载叠加作用下,加固桩与桩周围的土体界面之间会产生摩擦作用,从而制约土颗粒之间的位移运动,有利于确保路基垫层的整体稳定性能;

(2)在路基上部荷载作用下,加固桩之间的竖向土体内部将产生较大的应力变化,且能将转递而来的荷载均匀消散到地基土体当中,这一荷载消散过程能达到换填方案的效果,并能提升软弱路基的极限状态承载能力;

(3)复合地基方案的加筋垫层,不但能优化地基的整体受力状态,而且能阻止出现滑裂面现象生,并起到畅通排除土体间隙水的作用;

(4)如下图1所达的内容,加筋垫层处于软弱路堤的地基与路基之间,能有效防止底面垫层的断裂现象,确保均匀受力,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剪切破坏,确保加筋垫层整体刚度;

1.3加固桩作用原理分析

(1)软土地基在没有采用加固方案时,其地基结构内的土体颗粒呈不稳定状态,因复合地基竖向加固桩的作用,土体中的细粒颗料能重新排裂,而逐步趋向稳定平衡状态;

(2)路基上部结构的路堤部分,因承受的荷载逐步转递到加筋垫层结构,再因加筋垫层以下的土质结构被竖向应力逐降打破,桩体周围的土颗粒在应力影响下重新组合排列,不断向低势能方向滑动,从而造成空隙水能顺利排除,密实度不断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固结作用越来越显著;

(3)因加固桩与加筋垫层的共同作用,复合地基土体结构的应力集中分布到了桩体的上半部分,绝大部分荷载直接由桩体承担,且桩体周围的土体应力逐降减低而消散。所以加固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下:

图2: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模型示意图

2理论模型的建立

2.1有限元分析模型

基于以上分析内容,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拟用的软基路堤模型,如下图3:

图3:加筋垫层与竖向加固桩复合增强软基路堤模型

(1)以半路堤中间剖切线为对称轴,而建立的理论计算模型;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分别为X轴及Y轴;

(2)路基几何尺寸参数为:1)试验路长为40米;2)路基、路堤的高分别高6 m、4 m;3)桩基的长为4 m;4)加筋垫层厚度是0.5 m;5)路堤坡度为1:1.5;

(3)分析计算过程中,因桩体位于地基结构范围内,桩体变形很小,故此采用弹性模型模拟桩体;

(4)加筋垫层中的土工格栅,因材料性能及原设计的作用,只考虑承受拉力,不再考虑承受压力;

(5)垫层材料需在掺合材料中填加中砂、碎石、钢纤维等加筋材料;

2.2变形网格

受路堤土重量和车辆荷载的作用,路肩处会出现向下的变形位移,同时复合桩与桩土之间出现了差异沉降,如图4所示:

图4:网格形变场分布

分析以上图4可知:

(1)非桩基承载路堤填土处沉降量较大,最大总位移为363.93 mm;

(2)在路堤自重及竖向荷载作用下,软基路堤沉降变化不大,说明竖方向加固桩,在低抗路基沉降方面效果十分明显;路堤上部的抗压变形明显减小,但下部桩体出现了较明显的横向偏移现象;

(3)从以上分析图可判断坡脚处的隆起较小,无明显变形迹象,加筋垫层与加固桩组合方案,能有效减少土体横向位移。

3算例数值分析

3.1软基路堤土变形位移分析

以下图5为软基路堤的变形位移矢量云图:

图5:软基路堤变形位移矢量云图(单位:%)

从以上图5可看出:

(1)加载瞬时路堤内部形成一个不连续的滑动面,由于竖向加固桩的作用,滑动面扩展趋势变缓;竖向加固桩还有效阻断了滑动面向路基边缘处的延伸,

(3)由于最外侧加固桩的设置,滑动面的反射被阻断,减弱了坡脚的剪切破坏;

3.2软基路堤土应力变化分析

软基路堤加载瞬间,加筋垫层与竖向加固桩调节作用明显,主应力主要分布在桩上部与桩内侧,以下图6中桩土差异沉降与位移矢量云图印证了这一点。

图6:变形位移矢量云图(单位:%)

分析以上图6说明:

(1)由于土体抗剪强度的存在,桩和土形成模量差异,土体变形位移主要集中在桩帽处,竖向加固桩承担了大部分荷载;

(2)加筋垫层与竖向加固桩共同作用,阻止了土体内部滑动病害,应力拱的形成加速了孔隙水的消散,促使地基土体不断固化,从而确保了复合地基整体受力性能;

3.3软基路堤土超孔隙水压消散分析

(1)软土路基开挖时,受到施加在路基表面的荷载作用,导致土体中水无法及时向外排出,而在土壤中形成孔隙水,增加了土体内部压力;

(2)加筋垫层与竖向加固桩的作用,土壤固结沉降缓慢消散,路基中心线处超孔隙水压最大,沿着路基中心线逐渐向路基边缘减小;

(3)加筋垫层与竖向加固桩的作用,使孔隙水压力集中在坡脚处,消散前后的最大超静水压力分别为-9.69 kPa,降低至-0.988kPa;

4 结论

(1)加筋垫层、加固桩复合地基结构,因加筋垫层自身材料性质,具有较高的抗剪切破坏能力和刚度,能有效提升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极限;

(2)软弱土路基因本身土质是高液塑土,在外部荷载作用下,很容易出明显的地基沉降现象,但在复合地基加筋垫层、加固桩共同作用下,竖向加固桩能承受并有效传递上部土体的荷载,能有效防止土体内部不稳定情况发生,例如滑移现象;由于竖向加固桩的作用,桩基周围的土体能迅速扩散外部荷载,并阻止软基液化现象发生;

(3)加筋垫层、加固桩复合地基结构,能迅速扩散外部荷载,阻止软基出现液化,促使软基路堤不断固化。本文的分析成果对于同类型工程项目,实践运用参考价值大。

参考文献

[1]张军学.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方法及路基填筑施工要点[J].交通世界,2018(l4)

[2]刘雄美.软弱路基填土中地基超孔隙水压力变化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16(1);

[3]吕伟华,邵光辉.刚性桩网加固拓宽路堤性状数值分析[J].林业工程学报,2016,1(2);

[4]周娟.加筋垫层路堤有限元分析[J].山西建筑,2016,通2(15);

[5]刘三豆.公路软基处理方案技术决策的Bayes判别分析法[J].公路与汽运,2016(2);

[6]赵明华,张玲,赵衡.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岩土力学,2011,32(9);

[7]尹礼文.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的工程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6(5);

[8]刘金砺,邱明兵.群桩承载变形特性与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计算[J].岩土工程学报,2015,30(1);

[9]原方,张大伟,张明.桩网复合地基工后沉降预测方法研究[J].路基工程,2007(5);

论文作者:刘夏郎 1,张超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0

标签:;  ;  ;  ;  ;  ;  ;  ;  

加筋垫层及加固桩组合方案处理软基路堤效果研究论文_刘夏郎 1,张超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