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香的历程-新中国成立70周年茅台集团跨越发展纪实论文

飘香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茅台集团跨越发展纪实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李勋

70年艰苦创业,茅台集团发展成为实力强劲的工业化大型国企;70年改革创新,茅台在坚守传统的同时紧跟现代化的步伐;70年奋力开拓,茅台从西南群山中迈上国际化舞台。

茅台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和代表。新中国成立后,在传统作坊的基础上,政府组建成立国营茅台酒厂,从此,茅台走上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70年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茅台成长为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在贵州工业版图乃至国家酿酒工业发展史上,更是熠熠发光、品牌价值傲立潮头的领军者。

目前国内的石化工程设计过程中,仅对设备和管道建模,而电气、仪表等专业并不参与建模,装置的三维模型比较简单,对于仪表专业设计和施工的指导作用并不明显,也无法完全实现“数字化工厂”的理念。仪表专业室外部分的设计和施工是整个仪表工程的重点,其质量至关重要。现场工况的复杂多变,多专业之间互相影响制约,往往有许多问题在设计和施工的前期无法预见,如果在仪表工程设计施工中应用三维模型技术将会带来较大的好处。

茅台的发展历程是新中国工业化从一穷二白到后发赶超的一个缩影。70年艰苦创业,茅台从民营工坊成为实力强劲的工业化大型国企;70年改革创新,茅台在坚守传统的同时紧跟现代化的步伐;70年奋力开拓,茅台从西南群山中迈上国际化的舞台。

蔡元培与但采尔成为好友,又由但采尔介绍认识其妹婿野该尔氏。野该尔氏也在汉堡的维坎斯多弗中学做教员,1911年9月间,他邀请蔡元培到学校去参观。10月10日左右,蔡元培在德国报纸上看到武昌起义的消息,当晚回莱比锡,次日赶往柏林,于11月中旬取道西伯利亚回国[2]59。也许蔡元培与德国有缘,1912年7月,他因不愿与袁世凯合作而辞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于11月再次入莱比锡大学文明史与世界史研究所游学,但半年后就应孙中山之召回国参加“二次革命”。

艰苦奋斗从小作坊到大工厂

百余年前,茅台酒漂洋过海获得举世瞩目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让茅台酒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骄傲。

尽管拥有巴拿马博览会带来的特殊荣誉,新中国成立前的茅台,却仍处于作坊时代:种种复杂的酿制技术,全靠酒师们口口相传,至于为什么要这样,他们却道不出所以然来。

直到新中国成立,一切才有了转机。

1951年11月8日,解放仅一年多的茅台镇百废待兴,成立不久的仁怀县人民政府经上级部门同意,斥资1.3亿人民币旧币购买民间烧房“成义烧房”,在此基础上成立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

(本文系作者2015年9月6日在首都文学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此后,又陆续整合当地的荣和烧房、恒兴烧房,至1953年,国营茅台酒厂初具雏形,揭开了茅台发展新篇章。

透过它,世界看到的是具有数千年历史底蕴的中国文化表达;透过它,世界看到的是崛起的中国民族工业对于发展的自信;透过它,世界感受到的是中国名牌转身国际化的强大磁场。

…………

1978年,改革开放发轫之年,茅台酒生产突破千吨;1984年,扩建年产800吨指挥部组建完毕,茅台迎来第一个产能扩建高潮。

当前,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智慧茅台”正抢抓贵州发展大数据机遇,将大数据与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续写茅台新篇章。

2003年,茅台酒产量历史性突破了万吨大关,完成了45年前毛主席下达的指示:茅台酒何不搞它一万吨!

资源库元数据管理是数据交互管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库元数据管理系统采用元数据技术实现服务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中数据信息资源的元数据采集抽取、存储、管理等功能。通过资源库元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可以实现民族综合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中不同部门、不同系统、各类数据库数据、文件数据等数据资源元数据的统一管理。资源库元数据可提供平台各系统的全局数据字典和关系描述,提供对整个平台体系中全部数据的规格描述,数据间的映射关系,关联查询,以最大程度发挥系统海量数据的价值。

1954年,中国政府在日内瓦以茅台酒宴请与会贵宾。后来主持谈判的领导人曾欣喜地说,在日内瓦会议上,助中国成功的有两台,一为茅台酒,二为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

茅台的发展,始终与共和国的繁荣进步同频共振。今天,茅台已成长为年生产能力近5万吨,销售收入近千亿、市值破万亿的大型酒业集团,是世界酒业第一品牌。

“茅台今天的辉煌,是靠党的正确指引取得的,是靠茅台人拼出来、干出来的,绝对不是天上掉馅饼。”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保芳说,走进新时代的茅台集团,要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大好局面,不能忘记先辈们为茅台今天所作出的艰苦努力,为更加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改革创新坚守品质紧跟时代步伐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酿酒行业整体水平有限。公私合营后,茅台踏上了从小作坊到工业化的转型,肩负着引领中国酒业发展、振兴国民经济的重任,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茅台酒的生产一直高度重视。

茅台是一个品牌,也是一张名片。

1953年至1958年,国家先后投资149.7万元,扩充厂房、改善设备——竹筒接水、桐油灯照明等原始方式逐渐绝迹,制酒、制曲、化验室等工业设施也逐渐成型。

茅台酒厂早期的工业化变革,不仅给茅台集中了资源,更为古老的酿酒生产带来革命性变化,从过去的口传心授向强调标准化、正规化转轨。茅台酒沿袭已久的传统工艺,获得更好的传承。

今天的茅台,已成长为年生产能力近5万吨,销售收入近千亿、市值破万亿的大型酒业集团。(茅台集团供图)

同时,茅台高度重视国内外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引进,在技术革新中提升产品质量。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茅台就首开全国白酒行业先河,推广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及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逐渐形成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建立起一套具有企业特点、行之有效的质量检评制度。

一方面拥抱现代化,一方面坚持传统工艺,茅台的选择为今天成长为世界级的酒类企业打下良好基础。茅台多次入选BrandZ全球品牌价值500强,BrandZ在给茅台的评价中写道:茅台既有中国古老文化的传统,又有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

上世纪90年代,茅台集团一方面从美国、日本等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质谱、色谱检测仪器,一方面开始启动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的达标认证工作,于1993年通过了产品和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帮助“长期陈酿”与“精心勾兑”两个决定茅台酒质量的关键环节跨入微机时代。

多年来,茅台一直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战略合作,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用国际标准来进行最严格、最科学的质量管理。

2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以4周作为一个治疗疗程,连续实施2个疗程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每天对其血压水平进行监测,并记录其症状改善情况。

在茅台,几乎每位员工都能如数家珍地向你清楚道出茅台酒生产的工艺——端午踩曲、重阳下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八次摊凉加曲堆积发酵、九次蒸煮、七次取酒,还有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馏酒、长期贮存、精心勾兑……茅台的这套工艺经过历史的沧桑变迁,如今仍然在始终不渝地坚持着。

了解了怠速时燃油修正与发动机状态的关系,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数据和改变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来诊断一些发动机故障。

2001年,新世纪的第二年,贵州茅台成功上市,茅台酒产销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奋力开拓从西南群山走向国际化舞台

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茅台跨越发展的每一个前行步伐,都在中国现代工业史上留下了最为生动的注解:

茅台酒的全球视野,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即现端倪。国营之初,尽管地处大山的深沟腹地,茅台也从未停止拥抱世界的理想——

对于竹签发黑仍在使用的情况,记者走访海口街头市民,不少市民对此都表示并不赞成。一位也曾经因为吃串“遭殃”的王小姐表示,竹签这样一次性用品,成本也并不高,而店家却本末倒置,为了节约成本将卫生与安全放在次要位置,这样很难留住客人。“现在看到竹签发黑店是绝不会进去的,但是感觉大部分串串店竹签都是发黑、发霉的,消毒后还这样实在不敢吃。”王小姐说。

早在国营后的第二年,首批出口的茅台酒就到达中国香港,为年轻的共和国换取宝贵的外汇。1吨外销茅台酒可换回40吨钢材,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之后以“酿造高品味生活”为使命的茅台,从赤水河畔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全世界一次次感受到茅台的独特魅力。

2015年开始,茅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连续开展了一连串规模巨大、影响广泛的海外品牌推介活动,“文化茅台”的足迹遍布亚洲、美洲、欧洲、非洲以及大洋洲的重要国际城市。今年,“文化茅台·多彩贵州‘一带一路’行”相继走进南美、再进非洲,所到之处都掀起了一场“茅台热”和“多彩贵州风”。

目前,茅台海外市场分布于五大洲67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15家经销商。2018年,茅台集团出口茅台酒及系列酒2177吨,出口创汇4.7亿美元,占据中国白酒出口的领先优势。

在战略规划上,茅台集团开始由茅台文化向“文化茅台”转变。这个战略之变,是茅台从传统的产品输出、服务输出,到谋求新发展、新进阶的必然选择。

正如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在今年酒博会期间出席中国酒文化高峰论坛时所言:“我们相信,通过‘文化茅台’建设的深入推进,茅台将与其他中国优秀品牌一道,像从前的瓷器、丝绸和茶叶一样,成为中华文化与世界交往互动的桥梁与介质。”

形成合理的实训体系 新增专业基础技能实训;新增测控系统网络综合实训,涵盖控制仪表及装置、过程控制系统、工业控制网络等多门课程知识;将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设计、智能仪表课程设计整合优化为PLC技术实训和智能仪表设计综合实训。同时,校企共同制定实训内容及考核办法,最大限度贴近企业实时工艺环境。

( 责任编辑 / 哈文丽)

标签:;  ;  ;  

飘香的历程-新中国成立70周年茅台集团跨越发展纪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