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微论文_李培冲

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微论文_李培冲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目前的土建工程大多都会选择混凝土结构,然而这种结构也考验着施工人员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运用。通常来说,混凝土的配置需要用到优质的原材料,还需要按照操作的标准严格执行,其中涉及到注水、搅拌等多个环节的复杂工序。因此在土建工程的施工项目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的正确运用,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性能和土建工程的完工质量。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1 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通病问题

1.1 蜂窝现象

在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在对其中施工的部分进行振捣工序的时候,会出现忽略待振捣的部位或者是对指定部位振捣不实的情况,这类失误的操作都会导致混凝土的施工出现蜂窝的质量问题。其次,在对混凝土的模板进行设计时,如果施工人员没有注意到模板出现缝隙过大的情况,就会导致大量水泥浆从过大的缝隙中流失,也会造成混凝土的施工出现蜂窝的质量问题。另外,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如果有体积过大的石子出现,同样会导致混凝土施工出现蜂窝质量的问题。

1.2 麻面问题

麻面问题也是施工人员在进行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这是因为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错选光滑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模板。其次,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在模板上涂抹一些能够起到缓冲作用的隔离剂,但在复杂的操作工序中,施工人员往往会忽视这个问题。另外,麻面问题的出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所使用的模板没有足够的湿度,因此不能够为混凝土的施工提供湿度上的保障,导致麻面问题的出现。

1.3 露筋和孔洞问题

混凝土施工工程中的施工人员在运用振捣器进行振捣工序时,对待振捣部位的振捣力度不实,没有将混凝土中的气泡全部排出,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露筋现象。在土建工程的施工中,往往也会在一些相对密封的位置施工,狭小的空间使得混凝土容易被卡住,因此在使用振捣器进行振捣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漏振的情况,进而导致混凝土工程中出现孔洞。

2 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强化策略

2.1 把控土建工程施工材料的选择

在土建工程的施工中,常常需要用水泥作为原材料,但水泥的特性决定了水化热现象的经常发生,水化热会降低混凝土的施工性能[2]。因此在开展土建工程时,要使用经过相关部门检测合格的水泥材料,最好选用低热性的水泥,并且在购置水泥材料时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部门的检测报告以及真伪鉴定证明书,考察所供应的水泥质量、凝结时间、建筑强度以及工程稳定性是否能够符合土建工程施工的需要,抓好水泥材料的供应环节。在混制混凝土的时候,施工人员应当选用通过检测的水泥、石子、中粗型石英砂等原材料,再严格按照标准配置比例进行混制,认真执行混凝土配置的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养护的标准流程,确保混凝土配比、坍落度、含气量等要素都能达到土建工程所需要的标准条件,并按照留置的标准对试件以及同条件试件进行养护,确保整个混凝土施工工程质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2.2 确保混凝土的配比合理性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首先就应该计算混凝土的配比,这是一项非常基础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的配比主要指的就是在混凝土里面不同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问题。再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来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计算,只有计算并且找出不同组分的比例之后,才可以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在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所满足的要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该满足工程所要求的强度;(2)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要求;(3)应该满足与工程的具体施工环境所适应的耐久性要求;(4)业主或者是施工单位所要求的经济性。对于一些具有特殊要求的土建项目,除了需要满足上述几点要求之外,还应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试件建立起数理统计的抽样调查方法,对混凝土的配比情况进行实际的了解,对于存在的不合理地方应该及时进行调整。

2.3 加强对于土建工程施工的监管

在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应当是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力度,促使施工人员怀着一颗认真工作的责任心完成每一项施工任务。首先要确保施工人员都是持证上岗的专业人员,其次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平日行为的看管,避免出现消极怠工或醉酒后上工的情况,及时督促施工人员改正施工中的不规范行为。此外,还要严格看管土建工程施工的环境,避免有易燃易爆危险品出现在施工范围内,以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还要提高对工程中大型施工设备的检修频率,施工人员应牢记关于设备机械的安全操作的知识,促使施工人员能够带着足够的安全意识开展施工活动,以保障施工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顺利完工。

2.4 科学方式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的浇筑环节在整个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对混凝土的施工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首先,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以及浇筑速度应该进行严格控制,所采取的浇筑方法通常是连续浇筑。如果体积比较大,应该采取一次性浇筑的方法,这样就可以防止由于强度不够而出现问题,如果没有办法进行一次性浇筑,在第一次浇筑之后应该提前留出浇筑缝,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第二次浇筑。其次,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并不是在土建工程的施工现场完成,而是通过搅拌车将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长时间放置,其使用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在混凝土进行施工使用之前,首先应该对其进行检查,使其质量得到保障,从而可以实现对于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进保证。在检测混凝土的质量时候,所根据的主要就是混凝土的搅拌状态以及坍落度情况。最后,对于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来说,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输送管道比较长而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使得混凝土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哟由于在管道内存在的时间比较长二出现密度不均匀的情况,位于下层的混凝土质量比较大,在管道里面会存在比较多的骨料,而位于上层的主要就是水泥和水,因此会对混凝土的固化效果以及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提前做好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使得混凝土振捣均匀,保证施工质量。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序时,应当遵循水平分层的原则,促使混凝土在适当的坡度上自然流淌,逐渐逐层分段推移,最后做到一次性到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首先要从混凝土的坡脚开始振捣,之后在中间振捣,一直振捣到混凝土的顶坡。一定要确保混凝土的振捣工序能够按照标准严格进行,并且要在振捣结实的情况下用刮杠将混凝土表面刮平整。另外,还要加强对混凝土温度的科学控制,可以运用骨料搭配的方式来进行温度的把控,避免混凝土产生不利于施工的温度。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土建工程也应当逐步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水平。施工人员应掌握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质量通病问题,并运用专业性知识及时解决。选用优质达标的原材料研制混凝土,并且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督促施工人员提升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开展施工,确保土建工程质量达标。

参考文献:

[1] 许丽梅.钢筋混凝土质量技术管理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5):156.

[2] 韩玉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20):93+96.

论文作者:李培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微论文_李培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