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医院 300400
【摘 要】目的:对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风险控制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110位病人,按照检查的顺序来进行分组,将110位消化内镜检查的病人分为常规组和PDCA组,常规组病人需要利用常规型的内镜护理方法来进行护理,PDCA组的病人则利用PDCA循环模式来进行护理。在护理之后,对两组病人的护理前和护理后的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并将护理质量进行记录。结果:PDCA组病人的生理指标、护理质量都比常规组更好,并且组间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有一定的可对比性。结论:病人在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过程中,利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效果比普通护理方式更好,并且可以对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提高。
【关键词】PDCA循环模式;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效果
内镜检查的操作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内镜的插入让病人的心理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同时也会出现紧张、焦躁、不安等应激反应,因为这些人身体的自然反应,会给内镜检查带来较大程度的危险。所以,医院内镜检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对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快速的识别和判断,并且利用适合的护理方式来对风险进行规避。我们在本次研究中,就对PDCA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分析,找到PDCA护理对消化内镜护理质量以及病人生理指标的治疗效果,并通过效果来研究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和效果。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110位病人。所有接受检查的病人全部对本次研究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了解,并且也是自愿的参与本次研究中。我们将按照检查的顺序来为病人进行分组,将110位消化内镜检查的病人分为常规组和PDCA组,常规组的男性病人30名,女性病人25名;PDCA组男性病人28人,女性病人27人。所有病人中,年龄最小的20周岁,年龄最大的48周岁,平均年龄为40周岁。我们对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进行研究和对比,并没有过于明显的差异性,有一定的可对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我们对常规组进行消化内镜常规类型的检查和护理,对PDCA组利用PDCA循环模式来进行护理。对病人内镜检查护理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了解病人的身体机能以及心理素质,为病人进行全方位检查,对病人的隐性疾病进行诊断。护理人员要在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一定的工作经验,为病人进行专业的诊疗和护理服务。内镜中心要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尽可能的避免出现影响病人内镜检查护理的情况发生,并且要让护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让护理人员关注护理质量,了解护理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并对护理事故及发生问题解决的方式有所了解。让护理人员和病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双方建立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同时也能让医护关系得到缓解,让病人能够信任和依赖医护人员,从而更加配合治疗。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服务和心理疏导,不仅能够让病人在诊疗中的配合程度更高,护理人员还能为病人舒缓不良情绪,让病人在治疗中的情绪得到放松,让治疗更加顺利。质量控制组要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抽查,并对护理的效果和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以量化形式为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进行评分。一旦护理人员的护理出现问题,就需要进行责任追究。所以要让护理人员的工作意识有所强化,尽可能的减少内镜护理的风险。对人员要进行定期的考核制度,不合格的护理人员或者护理出现过严重失误的工作人员,要及时的进行替换,护理合格以及护理优秀的人员要予以奖励,以此方式来形成公平的竞争状态,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1.3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的评分标准为百分制,内镜中心护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手术前应用物品的准备、病人心理护理,以及手术中的配合默契程度、手术中的预见性,还包括手术后对病人的辅助指导。两组病人的生理指标,包含了心率、呼吸、收缩压、舒张压等方面。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来对本次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也利用()的标准差来进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利用百分数进行表达。利用t和X2对相应的数据进行检查和检验。如果P<0.05,则相应的数据统计有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
我们对两组病人接受护理之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并对护理的质量进行对比。PDCA组病人的护理质量的评分,比常规组护理质量的评分要高,并且两组病人的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对比数据的详细情况分析可参照图表1。
表1 两组病人护理质量的对比
2.2生理指标
在临床护理之后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得出,PDCA组的心率比常规组的心率要好,呼吸频率也比常规组的呼吸频率高,收缩压、舒张压的对比,都比常规组的要优异。通过数据的差异显示,我们可以看出PDCA组和常规组之间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研究得出的PDCA循环模式,因为是由戴明环提出,所以,PDCA循环模式由常常被人称之为“戴明环”。PDCA是一种质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被分为了四个部分,计划、执行、处理以及检查。我们以正确的方式来对工作进行计划的开展,并对实施的成果进行整理和明确,而后又对成功的经验进行肯定和学习,再通过对失败的计划和失败的案例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再利用PDCA模式进行循环的问题解决。目前的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基本都以消化内镜的方式进行检查。消化内镜是可以直接进入到人体的体内,通过内镜找到疾病的准确位置。消化内镜的检查方式的直接性,是其他检查方式不可比拟的,也有着其他检查方式无法达到的优势。内镜检查操作有利也有弊。因为内镜检查有一定的侵入性,在检查的过程中,会让病人在生理上有一定的抵触性,产生一定的抵抗情绪和心理压力,并且内镜检查还有较大的风险。所以在消化内镜检查的过程中,综合性的护理管理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干预手段。我们在本次研究中,对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检查中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实验分析可以了解到,PDCA组病人接受PDCA循环模式的护理之后,生理指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并且生理指标的数据和护理的质量都比常规组要高,并且数据的差异非常明显,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研究的结论我们可以知道,在消化内镜检查的过程中,我们利用PDCA循环模式对病人进行护理,其质量比普通的护理更好。
结论
PDCA循环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让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对病人和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加和谐,让沟通也更加密切。并且PDCA循环模式还能够让医院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所加强,并能够让护理人员通过学习和技能培训,将个人能力得以提升,让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对相关的法律责任和法律意识更加明确,由此可以证明,PDCA循环模式的临床医学应用价值非常高。
参考文献:
[2]张小燕.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6).
[2]周丽香.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7,(33).
[3]谭庆红.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6).
论文作者:杨国媛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病人论文; 模式论文; 质量论文; 常规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有一定论文; 方式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