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马新伟

县级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马新伟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博物馆 272100

摘要:作为基层博物馆的县级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事业中的重点发展对象。从长久来看,县级博物馆在基本的文化文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针对我国民众以及青少年做出了一定的教育,无论是在科普、还是爱国精神、文化发展等领域。它还起到了弘扬历史文化、宣传民族精神的作用。然而,大多的县级博物馆的发展之路,总是受到层层阻碍,并且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如何发展好县级博物馆成为我国的首要任务,进一步的完善博物馆的功能,不仅能服务于人民群众,还能使人民的精神需求得到提升。本文将根据县级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分析。

关键词:县级博物馆、趋势、地方特色

一、制约县级博物馆发展的因素分析

县级博物馆的发展得不到提升的主要原因,还是政府支持的力度不足,资金给予的扶持太小,而且管理和体制方面相对落后。具体原因还是因为政府的经费缺口大,尤其是对于投入文化及县级博物馆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也对县级博物馆的资金扶持较小,以及参与人员的政策达不到指定的标准,因此会影响县级博物馆的发展。所以,县级博物馆发展的最大阻碍就是资金问题,资金短缺成为了制约县级博物馆运作的绊脚石,同时也是制约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专业的角度来看,博物馆应执行藏品、陈列和科研着三个任务,然而县级博物馆,很少能达到以上三点要求。就普遍的中国县级博物馆而言,基本的陈列一般在三项以下,科研的力量,可以说是普遍为零,只有少数县级博物馆才有少许的科研力量。县级博物馆,目前已经具备了保管藏品的职能,但是,藏品文物很缺乏,可以说不完全,不全面,保管这些藏品的安全设施也形同虚设,许多安全设施都没有达到博物馆的标准,很容易发生失窃、盗窃、抢劫等一系列有关乎国家财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案件。就另一方面而言,县级博物馆还长时间的处于封闭状态,可谓是“足不出户,养在深闺”的闺阁千金,因此,对博物馆的认知不够,重视不高,并且也没有处理好博物馆与社会人民的确切关系。更没有把展览、服务人民、提高精神素养等设为重点,因此,这样一来,便不能发挥博物馆本身的作用与价值,博物馆形同虚设,也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对县级博物馆的认知也就大大的降低。

就人员专业水平而言,普遍都是中等偏下的,管理博物馆的人员参差不齐,并且对于博物馆的宗旨、职能和专业的特点不能完全认知,在管理人员方面,县级博物馆对于人员的培训显然是不够的,管理人员的制度不完善,因此也导致了博物馆人员的老龄化、鱼龙混杂、男女比例不合理以及人员的专业不达标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考古方面,更是缺少专业性的人才,众所周知,各个高校考古专业均是冷门,因此,考古人才的稀缺,对于博物馆的发展,是一个强有力的绊脚石。县级博物馆的人员有着参差不齐专业性低的特点,但仍然是人满为患,且普遍老龄化,平均年龄在三十五以上,严重缺少了中年和青年的精英,因此,不能适应社会对于现代化博物馆的要求,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的需求。博物馆人员多而不精是县级博物馆的一大特点。

二、县级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一)立足县情,建设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博物馆

想要良好的发展县级博物馆,主要需根据该县的经济情况、人才情况做出合理的改革政策。要立足于县情,从基础出发,打造为人民服务的县级博物馆,还应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特色是生命的活力,是生命的源泉,是立足于文化发展领域不可或缺的一个特点。每一个县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因此,风土人情也是打造地方特色化县级博物馆的强有力因素。要发掘本地的特色,运用到县级博物馆的发展之上。并且,上述了立足县情,也是关键的要素。要从本县的实际情况出发,然后加以精准的分析和研究,加强对博物馆的深刻认知,以及对县级博物馆所有资源的全力普查,在从实际县情出发的情况下,再进行具备地方特色的发展计划,这样一来,对于县级博物馆的工作,就有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县的历史发展,历史的变迁与动荡以及生活的习俗,民风的差异,文化的差异,都是为县级博物馆的发展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素材。

(二)转变观念,转化自身优势为文博产业优势

转变县级博物馆原本的思想,大力的发觉自身优势,并转化为提升县级博物馆发展的优势。就目前情况而言,各地的大型博物馆在陈列各地文物的方面,完胜县级博物馆。大型博物馆,文物多、品位高,因此,县级博物馆只能大力的发觉自身的优秀因素。因此要转变传统的陈列文物等的观念,发展具有特色的县级博物馆,以地方特色来吸引广大民众。并且,民间工艺、宗教信仰、本地特产、民风民俗以及自然资源,都可以成为县级博物馆发展的着重点。

(三)横向联合,发展广泛的馆际业务协作关系

绝大多数县级博物馆都是仅仅局限在历史或者别的方面上,呈现出单一化的趋势,然而博物馆不仅通过民间工艺、宗教信仰、本地特产、民风民俗以及自然资源等当面多姿多彩起来,最重要的还是要积极主动的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措施。要加强与社会各个文化领域的人士往来,友好的交流,促进双方关系,有利于县级博物馆的发展,并且还要和各个大小博物馆间采取横向联合的方式,进行发展广泛的管及业务合作关系。要互相交流,并且为各界人士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可以供展览的场所,不能模仿先人“闭关锁国”,要勇于走出去,更要善于引进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兴办博物馆,促进县级博物馆的发展。

(四)建设队伍,发挥专业化建设的战略性作用

县级博物馆的人员参差不齐,并且对于博物馆的宗旨、职能和专业的特点不能完全认知,并且县级博物馆对于人员的培训显然是不够的,管理人员的制度不完善,因此也导致了博物馆人员的老龄化、鱼龙混杂、男女比例不合理以及人员的专业不达标等等。所以,要建设强有力的县级博物馆队伍,充分的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发挥专业化建设的战略性作用。

结语:县级博物馆的发展成功与失败,是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文化发展领域,因此,要收到重视。相信在新的形势下,县级博物馆能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建立起新的文化展览场所,在不断的改变中,绽放出熠熠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刘国英.秦安县博物馆发展趋势分析[J].丝绸之路.2004.01

[2]张启芮.浅谈县级博物馆的现状和发展对策——以靖远县博物馆为例[J].丝绸之路.2011.20

[3]徐畅.县级博物馆发展粗浅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3.23

论文作者:马新伟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  ;  ;  ;  ;  ;  ;  ;  

县级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分析论文_马新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