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探究论文_程俊杰

山东省滕州市工人医院肝胆及腹壁疝外科 277599

摘要:目的:为提高肝脏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效果,本文将行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术应用其治疗中并进行探究。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20例患者,观察组采取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各指标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一年后复发率均较低,两组之间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将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术应用于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可使手术成功率有效提高,患者发生的并发症及复发率减少。

关键词:肝脏恶性肿瘤;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临床疗效

肝脏肿瘤是一种高发的恶性肿瘤疾病,该病多数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发的原发性肝癌。手术是临床针对该病常采取的治疗方法,而针对不同的手术方式且临床早期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1]。所以,本文探究了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术在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价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40例,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20例患者,观察组男女患者12例、8例,中位年龄(60.5±4.2)岁;对照组患者11例男性和9例女性,中位年龄(61.0±4.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肿瘤切除术,手术采取全麻处理,根据肿瘤部位采取手术切口,用血管碎将肝实质钳夹,用无菌丝线结扎残留管道组织后进行肿瘤切除,最后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术治疗,手术采取局部麻醉和俯卧位,在超声引导下将电极射频针置入肿瘤底部,射频针打开后进行肿瘤热凝处理,范围要延长至正常肝组织1cm。

1.3观察指标

将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内复发情况进行记录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量资料=(x士s)、t检验;计数资料=n(%)、检验用x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时P<0.05。

2.结果

2.1组间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比较情况

两组对比显示,观察组2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达到了95.0%,并发症发生较低,结果为5.0%;而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仅为70.0%,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3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一年后疾病复发率分别为10.0%和15.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小(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详情(n、%)

3.讨论

肝脏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因此早期不易被发现,当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时,病情便已发展严重,因此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以往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传统肿瘤切除术治疗,通过切除病灶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由于传统切除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隐匿的病灶部位无法采取切除治疗,而且手术创伤性较大,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致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影响[2]。近年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进步,临床针对肝脏恶性肿瘤疾病采取了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性小、手术效果佳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有效避免手术对患者正常器官造成的损伤,从而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而且可将隐匿部位病灶进行充分射频热凝处理,进而可使肿瘤完全坏死,因此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3]。在本文统计学结果中也显示,与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的对照组数据比较,通过采用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均较低。

综上所述,对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建议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丰.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射频治疗肝癌的可行性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5):132-133.

[2]谢应海,王琦,李瑞,等.经皮肝穿刺胆管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植入支架治疗肝门胆管癌伴恶性梗阻临床疗效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7,45(9):894-897.

[3]李丹,谢琴琴,王彦峰.CT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54例呼吸调控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4):26-28.

论文作者:程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期界》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探究论文_程俊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