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因素及策略分析论文_林婷

浅论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因素及策略分析论文_林婷

海南中正联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570203

摘要:或许我们已经习惯了通过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来建造房屋,不过在这个新的时代对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装配式建筑这一新的想法被提出来了。在我国建筑行业严重浪费,污染也相当严重,并且施工周期长质量得不到保证。这和国家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不符,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中国的装配式建筑才刚刚开始发展,无论是从技术、管理及经济方面都是在摸索前行的阶段,所以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有着重大意义。我们相信装配式产业发展会成为建筑发展的新常态。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影响因素;策略

1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1.1 绿色环保

装配式建筑的各种零部件实现了在工厂中的预制生产,减少了露天的直接施工与制作。它的施工技术较传统工艺相比使施工现场更加整洁,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施工带来的地区环境和空气污染,让周边居民享有一个相对安宁整洁的环境。其解决了以往施工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于建筑工地环境脏乱差的看法。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每平方米产生的垃圾量降低了 91%。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下中,建立统一绿色建筑很有必要 , 应该把绿色建筑成本效益数据信息阳光化 , 使行业对于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有更加全面和确切的认识。

1.2 提升工程建设效率

装配式建筑生产效率的提升也是明显的优势之一。构件的预先制作,实现了流水化的批量生产,省略了以往现场加工耗费的时间,使得工程施工环节变得精简。可以大大加快施工的速度,建工周期仅为传统方式的 1/3,实现了高层建筑的包含精装修可在 1 年内完成,大幅度提高了建筑工程行业的施工速度,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1.3 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投入

装配式建筑因只需在现场进行搭接,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加工和建设,与以往的施工方式相比,减少了施工现场所需的人工,大大降低了建筑所需的人工成本的投入,实现了整个工程的可控。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通过大型设施吊装到指定位置,操作人员只需要将其位置调好,进行连接即可,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1.4 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装配式建筑的各种零部件在工厂中生产,按照预定的尺寸、标准、规格严格制作,与以往传统的人工现场制作相比,工厂中的生产大大降低了制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制作错误,也就不会出现材料的浪费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材料方面的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1.5 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装配式建筑工程可以提升工程建筑质量。装配式建筑的各种零部件都是在工厂中通过机械化手段提前制作好的,可以对建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例如温度、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各种零部件的质量,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在安装过程中,预留的门窗洞口等空洞早在工厂中完成,尺寸精确,定位精确。

2 装配式建筑造价成本过高原因

①预制构件费和安装费。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费和安装费所占的比例很高,主要是因为预制构件的连接需要大量的连接预埋件,并且价格较高。②采用的安装机械对造价的影响,据统计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所选用的塔吊机型不同,其台班费及塔吊基础费用相差很大。③预制构件在吊装以前,需要准备好一个标准层施工所需的所有构件,就增加了运输费和装卸成本,堆放的构件数量越多,则产生的费用越多。④装配式建筑所需构件较多,因而需要提前准备构件堆放所需要的堆放场地,而现浇施工方式的堆放费用还是要比装配式建筑堆放费用低一半以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3.1 做好施工方案的审核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比较简单,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只需要在现场装配预制好的构建就可以。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工程造价,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和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工程质量,另外一个就是工期,只有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缩短工期,才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资金耗损,从而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这就要求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之前的准备阶段,必须做好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设计图纸的审核,建筑企业要召开图纸研讨会,组织相关的专家、技术人员参加,设计人员要进行技术交底,然后共同研究设计图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发现施工图纸有不合理的地方,或者与实际施工要求不符合的地方要及时改进,确保施工图纸没有任何错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按照预定时间完成施工,还能确保施工质量可以达到相关标准,进而实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标,实现装配置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

3.2 提前做好工程量计算

任何建筑的工程量都会直接影响到造价成本,装配式建筑工程也不例外,因此在施工之前都必须要做好工程量的计算。在计算工程量的过程中,要编制清单,然后将所有的列项纳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装配式建筑工程量计算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大部分建筑企业都是按照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并且得出工程造价,但是装配式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的预制构件,堆放和加固的过程中都会产生费用,但是在图纸上却不能体现这部分造价成本。所以,在编制工程量清单的时候必须要描述清楚,将堆放和加固费用,还有预制构件的运输费用纳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出现工程造价纠纷。

3.3 合理控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价格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成本的构成,在招标阶段,首先把预制PC构件和部品部件的价格作为最重要的询价和定价对象。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地不断提高,新型建筑材料也不断涌现,这样对预算价格编制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未发布的预制构件和部品部件的价格,相关的造价管理部门要进行进一步的市场询价。实际中,装配式建筑通常需要进行二次深化设计,对于项目中的新型建筑材料并不能确定其准确的价格,此时就需要招投标双方共同对市场进行询价后确定一个暂定价,在以后的招投标文件中暂定价也要有相应的说明。

3.4 控制好材料价格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中预制构件成本和部件成本占去了很大份额,它们可以统称为材料费用,从这也就可以看出想要控制工程造价,就必须要做好材料价格的控制。建筑企业要成立专门的材料价格调查组,让他们深入到预制构件市场中去,全面了解预制构件的价格,然后在设计中对于一些预制构件的价格实现暂定价,最后由招标双方共同确定,这样就不会出现材料价格虚高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工程造价成本。

3.5 提高工程造价成员的专业素质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直接关系,工程造价涉及到很多内容,对造价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造价人员充分了解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同时还要做好材料的选择,这些和装配式工程造价息息相关。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的准确阶段,建筑企业要对造价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让造价人员在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要系统化地培训他们相关的造价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控制好工程造价成本。

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对于工程建设的整体要求在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实现建筑单体拆除后模板的二次利用,在保障装配式建筑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建筑造价成本有利于将粗放型建筑进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技术水平。建筑企业相关部门需要改变传统的工程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从建筑生产的每个环节出发,执行各项保障性工作,从根本上围护装配式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颜和平,胡友良,向明.装配式建设工程与传统建设工程成本对比研究[J].建筑经济,2017,38(06):58-61.

[2]刘永欣.装配式建筑不同混凝土楼板的优化选型[D].聊城大学,2017.

[3]贺婷.装配式混凝土民用建筑经济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4]郭德坤.装配式建筑的方案及造价分析[D].郑州大学,2017.

论文作者:林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浅论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因素及策略分析论文_林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