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公文写作思维僵化提稿依法执政和行政效能论文_朱莹

克服公文写作思维僵化提稿依法执政和行政效能论文_朱莹

新疆省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公文是党政机关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公文不仅展现出律令性和法规性,还体现出社会群体的愿望。在当前公文写作的实践中,存在着公文写作和处理的思维僵化现象,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公文文风不正,思想不鲜明,缺少主动性和创新性。本文分析了公文写作思维僵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克服公文写作思维僵化的方式,以此来提稿依法执政和行政效能。

关键词:公文写作;思维僵化;提稿行政效能

公文是法定机关,在行使法定职权,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不仅关系着国家的大政方针,还影响着一个区域或者单位总决策的制定以及实施,其与党和人民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由此可见,公文虽是文章写作中的一种文本,但其不是表现个体主观思想的普通文章。公文是通过其文章功能,帮助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实施对工作的引导,为行政工作服务,且帮助行政工作顺利的完成,所以,公文是行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公文的文章质量是发挥其功能的保障,公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公文工具性的发挥,从而影响着行政工作的质量和效能。

一 公文法规的修订准则

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如此重视《公文条例》的颁发和实施是因为党政机关的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以及履行职能和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及规范体的文书,并且是传达贯彻党政和国家方针的政策的文书,公布规章及法律,布置、指导及商洽工作,请示及回答问题,通报和报告以及交流情况的重要工具。

公文的正文部分的写作要求符合两个规律:一是按照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安排结构;二是按照读者阅读、理解的认知规律谋篇布局。对党政机关公文在内外结构上的模式化要求,为公文撰写者的规范化构思提供了有据可依的现实蓝本,是为了使发文机关不必在谋篇布局上劳神费心,是为了使作者把心力集中在解决问题的智慧思考上,从而提高写作和工作效率。

二 公文写作和应用的僵化表现及其原因

对公文写作规范化的要求久而久之也衍生出来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公文写作和应用思维僵化。这种思维僵化在工作中的表现是上级机关怎么做,下级机关就怎么做;领导要求怎么做,下属就怎么做;前辈怎么做,后辈就怎么做。至于是否符合公文法规的有关要求,有无做到依法行文反倒不是关注的焦点了。完全的上行下效,却违背了依法行文这一公文写作的首要原则。追根究底,还是对公文法规的理解、认识和执行不求甚解,处理生硬,制约甚至是损害了公文的法定效力,没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

三 克服公文写作思维僵化,提稿依法执政和行政效能

3.1公文写作的思想要鲜明

鲜明性包括思想内容的鲜明、表达形式的鲜明,思想内容鲜明指公文观点鲜明,行文目的一目了然。表达形式鲜明指公文结构单一明晰,语言简洁明快。要达到鲜明性的要求,应该做到两点:(1)文章短小精悍,点名主题,才能鲜明地表达思想内容;(2)不写空话、套话。空话没有实际内容,不解决任何问题,读起来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败坏了求真务实的风气。

3.2公文语言要平实性

平实是公文基本的文风,即实话实说,毫无掩饰。叙事要求真实,说理符合逻辑,说明科学客观,只求明白易懂,不须追求词藻的华丽。做到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1)写作态度要端正。公文是处理公务的工具,诚恳、实在应是它的本色。要坚决摒弃大话、空话和套话,要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实话实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在修辞上,公文语言只能适当运用比喻、对偶、排比、设问、反诘等消极修辞格,而忌用夸张、拟人、通感、暗示等可使事物有较大变形的或曲折达意的积极修辞格。这样可以保证公文的不同读者对公文的理解一致;(3)不说半文半白的话,不生硬地模仿欧化的句式。

3.3公文写作要适当赋予生动性

公文内容吸引人,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靠故事情节,而是靠内容的针对性、现实性、适用性。公文形式的生动,同样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靠奇巧的结构或多种修辞手法,而是靠适应公文内容的、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1)摒弃对于公文文采重要性的偏见,树立正确的公文文采观。充分认识文字通顺还只是对公文的起码要求,适当追求些文采,就更具感染力、说服力;(2)加强学习。要有针对性地学一点古代公文中的范文和文学作品,不断从中吸取营养;(3)开展优秀公文评选。把有无文采作为评定优秀公文的重要标准,改变重公文格式,轻公文文采的倾向。

3.4公文要有一定的创造性

公文写作是创造性活动。公文格式的规定 ,并不妨碍公文写作的创造性 ,而且不影响公文撰写者创造性的发挥。相反 ,在一定的规则和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公文写作 ,要求公文撰写者应有更高的创造才能 ,写出来的公文才能起到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的作用。虽然公文格式限制得具体、严格 ,写作过程也特殊 ,但特殊的文章有特殊的创造要求 ,这正是创造的本质。公文的创造性具体表现为 ,对实际工作的宏观性指导和微观性领导及其对实际工作问题的有效对策和策略 ,是一种新的战略路线、方针的提出 ,也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战术方法 ,是在对客观世界真切认识和把握或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深刻准确理解基础上 ,提出科学创见性和具有指导性意见的内容。公文的创造性是集体智慧的反映 ,不能认为只有全盘是公文撰写者的观点、思想和意见才是创造 ,集体的创造就不是创造。应该说集体创造和集体智慧凝结成的文章 ,其创造量更大 ,创造成分的含金量比其他文章的含金量高 ,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创造正是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公文写作往往是领导者仅作原则性的布置或原则性的意见 ,要求公文撰写者去收集材料 ,确定公文主旨 ,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和整理而写出文稿 ,然后各有关部门领导逐一对文稿进行审核 ,提出意见 ,再进行修改 ,最后送领导审核、签发。在整个过程中 ,公文撰写者的智慧始终渗入公文字里行间 ,公文撰写者的创造性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

因此 ,没有公文撰写者的创造性 ,就写不好公文 ,没有集体创造 ,仅是公文撰写者个人的创造 ,写出来的文章,就不能指挥人们 ,统一人们的思想行动 ,就不具有指导工作实践的有效价值 ,就不能成为处理事务和管理政务的重要工具。

四 结束语

总之,公文是出于维护党政机关的权威性目的,就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必须制发的文件,其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以及履行职能和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章。在对公文的写作时,不能使用僵化的思维,要不断开阔和创新,深入贯彻,打开思路,使得公文能有效的发挥其文章功能,提高党政机关依法执政和行政效能。

参考文献:

[1]吴新元. 应用写作揭密[ M ].北京 :档案出版社 ,2004.

[2]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公文处理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3]张保忠.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4]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中办发〔2012〕14 号,2012 年4 月).

作者简介:朱莹,女,身份证号:65010319881124xxxx

论文作者:朱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  ;  ;  ;  ;  ;  ;  ;  

克服公文写作思维僵化提稿依法执政和行政效能论文_朱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