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探讨高亚东论文_高亚东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探讨高亚东论文_高亚东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提高对市政道路建设要求。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水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但是目前的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项目无法很好地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然而“海绵城市”的出现,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城市中的洪涝灾害问题,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从而不断促进城市的建设发展。本文就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及重要性

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指的是将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时促使城市具有海绵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吸纳性和弹性,在面对城市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协调性。将城市建设成海绵城市的原因在于当前的城市空间中道路硬化用地面积已经达到了城市建设总面积的20%左右。这样的数字表明在雨水量较大的季节,城市排水系统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大量的硬化路面已经严重的削减了雨水的渗透,极易导致城市排水系统的瘫痪。而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能够保证排水与给水两个方面都能够具备一定的弹性,促使城市该排水系统能够更好的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供水困难和雨季城市交通堵塞问题。

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对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合理改善城市环境: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在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之中如何提升城市生态建设的质量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话题。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是基于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于一体的理念,一经推出就得到了相关政府的密切关注;

1.2有效提升城市防洪防涝能力: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能够高效的提升城市防洪抗洪能力,减少积水对城市道路的破坏和对人们出行的困扰。该理论能够将雨水进行合理的收集,并且利用合理的规划优势为城市提供更加丰富的水资源。

二、市政道路给排水中存在的问题

2.1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和养护不合理

在建筑业中,人们比较重视上部的建设,而不太重视地下部分的建设。此外,现阶段地下建筑专业人员也较少,地下建筑与地下建筑的协调不够。许多城市的地下水和排水系统建设不适应人们的生活需要。许多供水及排水工程完成后,并不注意供水及排水工程的维修。供水和排水系统的建造和维护不合理。

2.2气候条件复杂

由于许多地区强烈的突发性气候,人们无法及时应对气候的突然变化,对城市的排水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在进行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时,气候变化是不可预测的,而设计人员亦没有留意对建筑区内气候环境的深入了解和分析,以致一旦发生问题,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将无法有效应对突发问题。

三、海绵城市下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

3.1车行道

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路面雨水的快干快排,采用了非透水性材料。因此当出现排水不畅时,路面很容易出现积水,同时还会将地下水补给阻断,进而形成热岛效应,影响城市生态。在海绵城市思想与理论之中,车行道设计应该以透水性材料应用为主。如此,将会减少水资源的净流走向。与此同时,还能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良好补充,避免水资源亏空问题的出现。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路面中的上层应该对透水沥青混凝土进行应用,下层设计则应该以非透水性材料使用为主。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防止大量积水对路面产生侵蚀和破坏,导致路基质量出现问题。此外由于这种设计工艺,雨水在与非透水路面接触之后,能够沿着道路横坡流入到盲沟之中,最终流入绿化带内,从而通过绿化带来进行雨水的蓄积和排放。

3.2人行道

如果路面的透水性不足,同样会对人行道的排水产生较大影响。在雨洪灾害发生过后,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人行道会出现大量积水,从而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影响,降低了居民在人行道使用中的舒适度。为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在人行道设计上,应选择透水性较好的铺装形式,确保雨水能够及时的渗入到地下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种设计作用下,不仅可将人行道中的积水排除,还能实现对路面温度和湿度的有效调试,为地下水资源提供补充。在具体坡度设计上,纵坡应该控制在2.5%以内,横坡应保持在1%~2%。

3.3绿化带

城市道路红线及绿线范围内可采用下凹式绿地,通过优化道路断面设计,优化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的竖向关系等,是路面雨水汇入周边绿地。绿化带应低于道路10-20cm,并设置溢流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

(1)雨水收集

对收集的路面雨水径流采用有效的过滤措施,来削减面源污染。可在下凹式绿地的种植土下方,铺设透水土工布,在土工布下方铺设一层滤料(如砾石层),通过这种方法,一方面能够有效的过滤雨水,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雨水更好的渗透到地面之下,有效补充地下水。

(2)雨水排放

下凹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高于绿地10-15cm。设置的溢流系统能够直接连通雨水管道以及水体。当降水量较大,超出绿地受纳能力,雨水可通过溢流系统进入到市政管网当中或直接排入水体,最终实现超标雨水径流的排出。

3.4附属设施

(1)路缘石

路缘石是道路排水设施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能够划分成为平缘石、立缘石两种类型。其中,平缘石拥有与周围地表一直的高度,能够促进雨水流至绿化带或者是雨水口,避免积水情况的出现;而立缘石则稍微高于周围的地表,在漫流之后,雨水会向雨水口逐渐汇集。但是,如果以往已经使用过立缘石且无法保证雨水能够进入到绿化带当中,则可以通过豁口立缘石、打孔立缘石、间隔式立缘石使得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2)路肩边沟

在设计施工的过程当中,路肩边沟以往通常是对混凝土材料的应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则能够发现,对这种材料的应用不仅缺乏足够的美观性、容易导致堵塞情况的出现,而且并不具备雨水净化的功能。因此,则可以对植草沟进行应用,也就是在地表沟渠对植被进行种植,从而有效的收集、净化、排放雨水。

3.5衔接城市绿地

如果道路周边存在城市绿地,那么将道路与城市绿地进行衔接,则能够对分流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在LID源头渗透技术当中主要包含有下沉式绿地、植被缓冲带等;除了要对草沟进行种植之外,还有调节塘等技术。在不同的地域当中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也有着不同的绿地与道路的衔接方式,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如果有着比较丰富的水资源,则可以通过雨水截污净化技术,将水资源向绿地当中进行排放,从而使得径流洪峰得到降低;通过雨水花园、植被缓冲带则能够净化道路径流。第二,如果地区比较缺乏水资源,则可以考虑储存、利用雨水,在排水管的作用下,路面雨水能够进入实地,此后通过净化处理的方式就能够储存雨水。第三,如果地区有着比较严重的径流污染情况,其主要目标则应该是对污染的控制,可以通过雨水花园、植被缓冲带等形式,在净化雨水之后将雨水向绿地进行排放。

结语: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需要对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给予重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理念是一个符合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发展理念,基于该理念进行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能够大幅度提升城市雨水的排放能力,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尹浩明.“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116.

[2]李春涛.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13.

[3]张钦鑫.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8(18):119~120.

论文作者:高亚东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探讨高亚东论文_高亚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