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高支模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技术对现代建筑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本文分析了高支模施工技术,并提出了高支模施工时应注意事项,希望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所帮助。
关键词: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1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含义
通常情况下,在大型土建工程施工中,模板支撑高度≥5米时就是高支模,≥8米时就是超高支模。所谓的高支模技术:住建部的建质[2009]254号文,《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中说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层建筑施工的难度,解决了许多施工难题,为高层建筑施工提供了可靠保障,而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模板施工技术的一种,需要在高空进行模板搭建,又因高支模具有跨度大、悬挑长度大、层高大、荷载大以及洞口多的特点,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及危险系数,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过专家论证方可实施。
2 土建工程当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2.1方案选择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并满足工期要求,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1、模板及支架结构设计,结构必须安全可靠,并经济合理。2、选材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3、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4、同时,模板及支架搭设必须满足JGJ59-2011检查标准要求,符合文明标化工地的有关标准。
2.2安装与验收
高支模的安装既复杂又危险,其施工步骤为:1、准备工作:组织有资质的、体检合格并持证的专业架子工担任;备足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不符合标准的钢管扣件;熟悉图纸及方案,做好技术安全交底工作;放好轴线及水平控制标高线;根据方案中设计图纸构件尺寸,配制加工好模板,并按相应结构构件编号;现场支撑底座基础要夯实满足承载力,否则因雨雪天下沉产生安全隐患,所以在搭脚手架之前应进行仔细的检查。2、安装工作:弹线立柱位置及间距布架,不得随意增大间距,应有两人以上配合安装,确保立柱纵横向排列成一条直线,立杆底座下应垫木板。每安装完一步,应校正立柱位置、垂直度、间距及布距,符合要求才能继续往上安装。扣件拧紧力矩严格控制在40-65N.m范围,并用专用扭矩扳手逐个检查。柱顶面、底面应顶紧,顶牢,支架搭设好后要拉线检查调整水平度和垂直度。板模安装一般从跨一侧开始安装,先支架和木楞,再按标高通线找平,并固定支架,然后依次安装木板。支架顶木楞通线调平后,再铺板,拼缝严密,接缝处要平整,安装完板面清扫干净。所有木楞布置间距严格按方案及计算书要求执行,施工操作中不得随意更改。3、检查纠偏:施工前核查资质、上岗证、审批方案、应急预案及交底记录等资料;模板采用木质模板,扣件选用直角扣件、对接或旋转扣件,严禁使用锈蚀严重、弯曲变形的钢管。施工中认真检查支撑体系,发现松动进行加固,以免因水平或纵向剪力撑不合格,降低支架的稳定且支架上不得集中堆放模板、方木、钢筋等物体,严禁在支架上接缆风绳或固定、架设砼泵管,夜间施工设置红灯警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装中有时存在操作不规范现象,比如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使高支模在搭设之前的放线定位与实际安装位置不一致,而支顶间距定位误差,影响了整个支架的承载力,这给工程造成了安全隐患。因而严格规范操作行为,保证支架搭设稳固。4,砼浇筑:应派专人监管,倾倒砼时,应尽量控制对楼板所造成的冲击,同时避免在出料口堆积,要安排工人迅速向四周摊开。浇筑中严禁集中超负荷堆放机械设备及其他材料,防止物体坠落及支撑体系局部坍塌。浇筑中还要派人观察支架及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等情况立即停止,人员撤离,待安全处理后复工。5、验收:待整个模板支撑体系安装完成后,应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进行全面细致检查,符合要求并办理验收手续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2.3拆除
高支模拆除前,因满足规定强度后,向监理提交拆模申请,监理签字同意后方可拆模。拆除前外脚手架与建筑物边设安全网,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发生。侧模拆除时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拆模时水平纵横杆、剪力撑等不得随意拆除,要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撬落或拉倒,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撬拆底模,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敲打、撬挖。拆除时,应设置警示牌,派专职人员负责警戒。先将支架顶部松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卸下,然后拆除剪刀撑及支架,拆除时避免对楼层产生冲击荷载,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防止碰撞,严禁抛掷。支架拆除除应在统一指挥下,严格按照后装先拆、先装后拆,自上而下逐层进行安全作业。模板拆除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及时更换已腐蚀或损坏的部件并记录,按规定分类存放。
3 高支模施工时注意事项
3.1做好准备工作
对于高支模施工来说,准备工作很重要,它不仅涉及施工设计与方案制定,还涉及工期、造价。在施工前,严格检查安装尺寸,保证相应尺寸能够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在检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提高高支模定位的准确度。
3.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与安装水平。如:向施工人员讲解规范标准,工艺工法,典型案例,使施工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并掌握要点,避免出现违规操作;另外在安装时,加强交底及过程指导,确保施工人员有较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
3.3加强监督管理
为提高安装与拆除工作的可靠性,应加强监督管理,成立质量安全监督小组,派专人巡查、督导,除日常检查外,每周每月进行检查,检查立杆是否悬空,连接件、支架体系是否松动、变形,垂直度是否有偏差及施工中超载现象;雨雪后对支撑基础进行全面检查;对支撑立杆变形量进行监测并预警,保证高支模按审批方案切实落实。需临时拆除或变动的安全设施,应经项目负责人及总监审批后实施。验收时,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保证验收工作的可靠性,减少不合规现象。
4 结语
总而言之,高支模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高支模施工技术,加强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高支模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彬杨,卢陛中.试析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科研,2016(12):00114-00114.
论文作者:张文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支架论文; 模板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扣件论文; 土建论文; 技术论文; 方案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