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国家科学综合能力考试生物试题分析_低血糖的原因论文

2005年高考全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学试题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物学论文,能力测试论文,试题论文,理科综合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全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中,生物学内容共7题,72分,内容选自必选修教材,试卷结构没有变化,仍然以主干知识的考查为主,更强调了学科能力的考查。

第1题(6分) 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有关知识(全一册65页)。

【解题思路】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该物种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所以题目所涉及的两种细胞DNA碱基排列顺序完全相同,排除A。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生物体不同部位的细胞表达的基因是不同的,合成的蛋白质也不一样,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所以,两种细胞中转录出的信使RNA的不同才是两种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

【误答剖析】A的误答率较高。平时练习中一旦涉及根本原因常常认为是遗传物质,有的教师也经常这样强调,所以学生想当然答了A,掉进了思维定势的陷阱。

【教学反思】不同物种或者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不同。而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的性状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基因选择表达的不同。教学中有的教师未点到这一区别。

第2题(6分) 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C[,3]化合物和C[,4]化合物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附图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C[,4]植物的固定途径(全一册29页)。更重要的是,考查了图文转换能力。

【解题思路】在C[,4]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一个CO[,2]先被一个PEP所固定形成一个C[,4],然后C[,4]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释放出一个CO[,2],这个CO[,2]被一个C[,5]固定,很快形成两个C[,3]。运用这些知识就能排除A和D。将B和C比较并找出差别,然后思考两个问题:只供应了少量[14]CO[,2],随着向C[,3]的转移,C[,4]化合物中的[14]C含量是不是应该减少?C[,3]化合物的出现是不是应该在C[,4]化合物出现之后的某一时刻?

【误答剖析】C的误答率较高。未能建立动态的思想,在持续进行的光合作用过程中,作为原料的CO[,2]在源源不断地进入这一“生产线”,带有标记的这些少量CO[,2]会依次出现在“生产线”各位置的“中间产品”中,[14]C含量的波峰在“沿线”各种化合物依次推移。

【教学反思】一见此题,马上想起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这一内容。复习教学时应利用这一教学材料,带领学生将代谢动态变化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并提高学生图文转换能力。这样,遇到这类图文转换题时就能得心应手。

第3题(6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

A.解旋酶 B.DNA连接酶

C.限制性内切酶D.RNA聚合酶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限制性内切酶的功能特点(全一册50页)。

【解题思路】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如果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可能导致某种限制性内切酶所能识别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从而造成DNA分子的切点改变,切出的片段不同于正常的血红蛋白基因被同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出的片段。考虑到一种限制酶在突变点可能没有切点,可用多种限制酶分别切。

【误答剖析】A的误答率较高。考虑到得用基因工程的DNA杂交技术,所以得先解旋,然后再分子杂交。实际根本不用解旋酶解旋,只要温度升到一定程度,DNA的双链就会解开。分子杂交技术并未用到解旋酶。

第4题(6分)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甲、乙、丙3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

附图

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两点知识原理:一是种子萌发时的代谢变化,二是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第一册17页)。能力的考查是实验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种子萌发时的代谢变化高中教材确未涉及,但是应该想到,种子萌发时的结构建设需要原料,生命活动需要能量,首先必然是在胚乳或子叶中储存的营养物质在相应水解酶催化下的分解,才能被运输到位并被利用,因此,萌发种子的提取液中应含有一定量的淀粉酶。不难知道,30℃是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提取液Ⅱ中淀粉酶要比提取液Ⅰ多,所以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试管中没有淀粉酶,仍然呈蓝色。其实该题用筛选法能很快找到正答,丙试管中没有加提取液仍然呈蓝色(斐林试剂的原色),排除A和C,甲试管中若淀粉太少造成可溶性还原糖浓度过低,但也不会呈无色,排除B。

【误答剖析】萌发种子的提取液中应含有一定量的淀粉酶,在本题的情境中分析得出这一原理是本题突破的关键。也有学生误以为20℃是适宜温度。还有学生未能记清颜色变化情况误选A和C。

【教学反思】教学中应适当拓展视野,补充种子萌发时的代谢变化这样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这也是教学学科内综合所应有的复习的要求。个体发育的知识告诉我们成熟的种子储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以供萌发时所用。那么,这些营养物质是以有机大分子还是小分子储存?种子萌发时经过怎样变化才能被运输到特定位置并被利用?又如何被利用?这些问题结合新陈代谢的知识不难回答,在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学科内综合,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第5题(6分)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种群S型增长的特点和应用(第二册76页)。

【解题思路】在对待鱼类的捕捞问题上,人们总是希望每年既能捕到较多的鱼,又不危及鱼类种群以后的持续生存,也就是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研究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时种群增长量最大,捕鱼量最大应确定在K/2,再多将会由于种群增长量降低导致恢复缓慢,久而久之,鱼类资源将遭到破坏。

【误答剖析】A的误答率较高。这些学生认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时是捕捞的时刻,之前数量还较少不能捕捞。典型的审题不清,答非所问,题目所问是K/2这个水平上种群的特点。

【教学反思】部分程度较好的学生失误。生物学选择题相对较易,不要过多考虑,对程度较好的学生最好加上这条嘱托。另外,笔者认为,B项“种群增长量最大”改为“种群增长率最大”较为合适。

第30题(16分)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

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

②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③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请回答:

①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

②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_________。

③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解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第一册85页,全一册12页)及低血糖症状的病理知识(全一册11页)。

【解题思路】(1)本实验原理题目中全部给出,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见实验目的)。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机体出现低血糖症状(见步骤2),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见步骤3)。(2)考虑到血糖的生理作用很易作答,教材中也有明确介绍。(3)教材中很明确。

【误答剖析】学生的问题是区分不清三个小问题该分别答什么内容。分析三小问,第一个问题实验原理就是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第二问题是低血糖症状的病理,血糖降低如何导致低血糖症状;第三个问题是进一步阐述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原理。不少学生一股脑全都答在了第一个问,到了第三问不知还该写点儿什么。研究三问的差别是本题得分的关键。既然三问,就要全面审题,首先将所学有关知识原理明确在草稿纸上,其次考虑清楚第一和第三问的区别,只能是这样分配:第一问答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第三问答胰岛素如何降低血糖。这样就不会出现第三问不知还该写点儿什么的问题了。

【教学反思】该题暴露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学生并不能清晰地想起教材相关章节的语句,更不能达到朗朗上口的水平。只强调理解和能力,偏废准确记忆,是另一个极端。适当拿出小学生死记硬背的功夫,达到滚瓜烂熟(知识原理),方能熟能生巧(学科能力)。这样的硬要求对高中学生也有相当的必要性。

【评价】该题其实就是有关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的简答题,实验材料对解题没有多大价值,无需过多理会实验陈述白白浪费时间。本题仅仅是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考查。

【答案】(1)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机体出现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

(2)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

(3)胰岛素可使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利用增加,同时使血糖来源减少,从而使血糖含量减少。

第31题(16分)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由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判断、推理以及实验设计等能力。同时考查语言组织书面表达能力。

【解题思路】首先考虑,怎样才能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有角是显性性状(假设一),还是无角是显性性状(假设二)?无非是分别分析这两种假设,哪一种假设符合题目信息,哪一种假设成立,也就是能确定。还有,如果这两种假设都与题目信息不矛盾,则是题目信息量较小,不足以作出判断。这种分析的方法首先要想到。分析过程见答案。

也可以这样解答,在教学中也明确过,对于后代数量很少的高等动物,只能在“无中生有”、“有中生无”出现时才能判定显隐关系,就是说只有给出两只无角双亲生出有角后代时判定无角为显性性状,只有给出两只有角双亲生出无角后代时判定有角为显性性状。而本题虽然给出了6个交配组合,但是都是一个有角,另一个无角,这样的组合给十个也没用。这样作答也正确。

【误答剖析】关键是思路不清,没有首先明确分析判定的方法。还有缺乏自信,总感觉之所以自己不能判定是有的信息未有提取出或者分析不到位。同时,受题中有关信息(给出了6个交配组合)的影响,认定能确定显性性状,结果绞尽脑汁却未能判定而放弃作答。

【教学反思】学生普遍反映该题理不出头绪,未能想到分析判断的方法思想,更做不到用简洁准确逻辑清晰的书面语言表达。因此在复习中教师是否充分利用习题中的新情境下的材料,引导学生体会和掌握分析材料得出结论的能力,就成为这类题目成败的关键。在复习中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而是急于公布答案,大搞题海战术的做法会造成学生遭遇此类题目时束手无策。

【评价】本题设计新颖,能力立意特点鲜明。虽然本题没有涉及较多的知识原理,但是对分析推理、实验设计能力以及语言组织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查使本题备受推崇。

【答案】(1)不能确定: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的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A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和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其他正确答案也给分。)

标签:;  ;  

2005年高考国家科学综合能力考试生物试题分析_低血糖的原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