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_语文素养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_语文素养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性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语文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新教材已经使用两年多了,可是一些教师并未完全领会 该标准的精神和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抑或是对课程标准误读、不了解语文素养的真实内 涵,实践中感觉到无所适从,因而导致课堂教学行为的混乱。实际上,语文教学的根本 目的不是别的,就是去教学生掌握语言的本质,就是教学生通过接触各种语言现象,积 累各种语言材料,学习别人运用语言的经验,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发展语文能力。

语言是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掌握语言这个工具, 学会运用语言的能力,使他们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并不断去获取新的知识。与之相反 ,如果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只单纯地传授知识而不注意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学生 所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一堆僵化的东西。如果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将语文素养理解成无所 不包的“筐”,把握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把 什么都当作语文教学的内容,语文教学就会游离于科学的教育目标之外,直接导致课堂 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因此,语文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为最终 目标的。

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掌握语言这样的工具进行言语交际,达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 的和谐。个体在言语交往中学习文化和社会经验,同时还必须在交往中学会交往,养成 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即言语(交往)能力。言语能力是指个体运用语言这个工 具进行言语交往、表情达意、理解沟通,从而完成言语交际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四个方面。这种能力的养成, 先是在学龄前,大体靠自然状态下的语言交往习得,而进一步规范专门的口语,尤其是 书面语的交往能力,则要靠相关专门的学得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或是发 展学生的言语交往能力,就必须在语文教育中处理好“习得”与“学得”的辩证关系, 即通过科学规律的学得教育,使个体自觉地在社会言语活动中习得语言,促进言语能力 的形成和发展。

任何人掌握母语,形成语感,具备语文能力,永远要靠个体自身的言语活动、靠习得 。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能力都只能在相应的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语感和语文能力永远 不可能由语文老师直接讲出来。习得活动是掌握母语的基本途径,永远是学得的前提、 基础。学得是通过有序的科学高效而规范化的言语活动技能,包括言语习得活动的技能 训练,来推进言语习得,提高人们言语活动的水平。以习得为基础,通过以训练为核心 的学得教育推进习得,不断提高学生的习得水平,并为今后终生的言语习得打好基础, 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职责,它也是语文课、语文教师存在的依据。换句话说,语文课 、语文教师就是管言语学得的,语文教学研究就是要研究学得,这便是语文课价值之所 在。研究通过什么样的技能训练来科学地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这便是语文教师职 责之所在。

语文教学与整个学校教育一样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更好、更全面、更快地 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习得——生活世界的教育是自然状态生活中的活动,活动方式 不自觉,常常是不规范的,是自发自为状态的效率不高的活动;而学得——科学世界的 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自觉的理性的、专业技术化的科学高效的活动。 那么语文教学——言语学得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起促进作用,它 要通过学得来促进习得,语文课应该成为加速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推进器”“加速器 ”,语文课就应该以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为目标。如果起不到这个作用,语文课便 没有存在的价值。

然而,从新课程标准、新教材运行两年多的情况来看,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两种不容 忽视的现象,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语文教学。

其一,语文教学停留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层面上,出现了“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 的局面。显然这是应试教育思想残留的表现,是一些教师的惯性操作。在大力推进素质 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现这样的现象有悖于事实和情理,违背了现代教育教 学规律,更是思想上抱残守缺的表现。

其二,更重要的是,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对课程标准解读的偏差。新课程标准中 提出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并且着力于提出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 观三个维度去落实。这样的提法,在概念上好象是没有什么问题,但在语文课堂教学实 践中,会让许多教师茫然不知所措。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是语文素养这个概念太空泛, 层次不清楚,主次不分明。新课程标准中采用“语文素养”这样的提法,容易将语文的 内涵无限地扩大化。

为了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少些盲从随意、少些混乱无序,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语 文教学。不管运用什么样的名词术语,首先它必须是科学规范的、准确明了的。语文素 养这个概念,从提出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科学规范的界定,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这 样那样的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语文教师行为的随意混乱也是可以理解的。在科学认识 “语文素养”后,我们认为,语文教学模式中肯定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方法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其中,知识是核心基础,技能是条件中介,培养能力是最终目 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能力是内隐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是无法直接地去施加 影响;因此,必须是通过外显的活动——技能来实现;运用技能,就必定涉及到相应的 方式方法与策略。这样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的言语活动,并逐步让学生掌握规 范的、高效的言语活动、方式方法和策略,形成言语技能;之后,通过反复地实践运用 言语技能,逐步地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言语能力。当然,在知识——技能——能力的形成 过程中,肯定会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和渗透。

在梳理了上面诸因素关系之后,我们认为应该确立方法与策略,知识与技能,情感态 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语文教育模式,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之中,知识与技能是立足点、是 核心。只有确立这样的教育模式,才能有助于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观的理性思考,有助 于将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有助于摆脱现实语文教学实 践中教学行为迷惘的局面,真正改变过去语文教学中混沌感悟的状态。

确立了这样的语文教学模型,语文教学也就会“拨开云雾重见日”了,语文教学也就 会快步走上科学高效之路,并且抓住教学的根本——培养学生的能力;确立了这样的语 文教学模式,语文教师的职责也就十分明朗,即是抓好学生的言语技能训练。因为技能 训练是专业化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基本手段,除此之外,别无二法。靠整 体感悟、体悟也是绝对行不通的。

回顾历史,百年前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主要靠学生习得感悟,学得成分很少、水平 很低,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因此数千年来尽管出现了一大批文章家、文学家,但更有 大量的孔乙己们!如今是科学昌明的知识经济时代,语文教学绝对不能回复到古代去, 语文教师也决不能退化为私塾先生,语文教学不能以传授知识为核心,也决不能是培养 空泛的语文素养。——请想想,淡化技能训练、片面强调学生多读多背自我整体感悟, 还要语文教师做什么,还要语文课干什么。

标签:;  ;  ;  ;  

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_语文素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