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饲料和经济作物的菜鸟_菊苣论文

菊苣,饲料和经济作物的菜鸟_菊苣论文

饲料兼经济作物新秀——菊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作物论文,新秀论文,饲料论文,菊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菊苣为菊科、菊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在欧、亚、美洲及我国“三北”各地有野生分布,随后国内外又育成欧洲菊苣、美国多叶菊苣、新西兰菊苣、加拿大菊苣、中国一号软化菊苣等品种。由于品质优良,成为很有发展前途的饲料和经济作物。

一、主要特点

1.适应性强 菊世虽喜温暖湿润气候,但也耐寒、耐热、耐瘠薄、抗倒伏、抗病虫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在南方能正常越夏,在北方可安全越冬,故种植范围较为广阔。

2.产量高 菊苣再生速度快,产草量最高可达2万多公斤/亩,是一般牧草产量的1~2倍。每年可刈割3~4次(北方)和4~6次(南方),年利用期长达8个月,可缓解养殖业春秋两头和夏季伏天青饲料紧缺之矛盾,一次播种可连续利用15年左右。

3.营养丰富 菊苣茎叶柔嫩多汁,叶量大,无刚毛,适口性极好。莲座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22%,初花期15%,开花期17%,全年平均在18%以上;17种氨基酸含量丰富,9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苜蓿草粉,是其他饲料作物所不及。

4.一物多用 抽茎前的茎叶最适宜喂猪、兔、鹅、草食鱼,现蕾至开花期是牛、羊、马的优质饲料,盛花期前后刈割青贮又是奶牛越冬春的良好青贮料;用于菜篮子,叶片鲜嫩,风叶极佳,又是高营养蔬菜;根系可提制成代用咖啡,还可入药,提高消化器官活动能力;花期从6~9月长达3个月,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和绿化植物;还是生产食用菌的优质基料和水土保持植物。

5.宜栽宜管 种植菊苣基本上不受季节限制,最低温度在5℃以上的季节(如春、秋季)均可条播、撒播、穴播或育苗栽种等。杂草竞争力不如菊苣,故无草害之忧。每次刈割后只要及时施肥浇水,可年年丰产丰收。

6.饲草娇子 从蛋白质含量看它比不上鲁梅克斯草,但后者易受蚜虫之患,菊苣则无此忧虑;从产量计虽不及俄菜高,但后者只有在夏季加强其褐斑病防制下才能实现,而菊苣至今未见有传染病病害;从劳动强度讲,许多一年生优良牧草,每年都要收种、播种,与一次播种多年利用的菊苣形成明显的反差;从适口性看,菊苣稍带有苦味,但畜禽却喜食,喂奶牛时拒食鲁梅克斯,挑食菊苣。它可谓百草之佼佼者。

二、栽培要点

1.品种选择 菊苣有大叶直立型、小叶匍匐型和中间型之分,若用作饲草栽培一般选用美国多叶菊苣(大叶直立型),亩产鲜草平均在1万公斤左右。

2.选好地块 菊苣不耐水涝,故不宜在低洼易涝的地块、烂泥田和冷浸田种植,以排水性能好、土壤中性偏酸的岗地和地势高的地块栽种为好。

3.精细整地 由于菊苣是肉质直根,根系入土可深达1米,故应深耕。同时它的种子细小,土地翻耕后应细耙。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应首先去除杂草,而后整地施肥。

4.播种方法 在生产实际中多采取条播,(亩种子用量在250~400克),便于后期中耕管理。由于种粒小,播前需用细砂土拌匀,播时宜浅不宜深(1~1.5厘米为妥),播幅宜窄不宜宽,条播行距在30~35厘米。

5.苗期管理 播后5~6天出苗,苗齐后除了追速效肥提苗外,要及时中耕除草、间苗。整个生育期遇天旱时要浇水抗旱。

6.合理密植 每亩按1万株左右定植,只要单株每次刈割草量达到0.2公斤,就可获得较好的产草量。

7.科学施肥 播前施足底肥(亩至少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公斤),苗齐后亩施尿素13公斤,每次刈割后追肥(复合肥和人畜粪尿交替使用),入冬休眠前施越冬肥(每亩行间施农家肥2000公斤)。

8.合理利用 刈割鲜草应在傍晚前后进行,第一次刈割的次日喷施1%~2%的多菌灵,防真菌感染伤口诱发根腐病;每次刈割的间隔期一般为25~30天,进入6月以后则切忌延期刈割;菊苣地直接放牧时,要控制牛羊的采食量,以避免膨胀病的发生。

三、喂猪效果

1.用美国大叶菊苣鲜草代替10%精料饲喂生长肥育猪,平均增重与日增重均高于饲喂全价精料基础饲粮的对照组猪,既节省精料又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但替代量不应超过20%。

2.用新西兰菊苣(“普娜”)分别替代5%、10%、15%、20%配合饲料饲喂三元杂交肉猪,最终结果与经济效益也是以10%替代量的组合最佳。故就“10%”之替代比例用来饲喂肉猪是可行的,值得推荐。

联系电话:0351-7122943

标签:;  ;  ;  ;  ;  

菊苣,饲料和经济作物的菜鸟_菊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