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非智力因素,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论文_史忠魁

调动非智力因素,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论文_史忠魁

史忠魁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惜福镇铁骑山小学 266106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常遇到这样一些学生: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往往并不是智力因素,而很大程度上却是由于长期的学业失败,造成了自卑心理,导致缺乏信心,丧失学习兴趣和动机;再加上传统教学模式是“先教而后学”,老师剥夺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并把本应该让学生思考的过程讲出来了。这样,养成了学生思维的惰性,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动”起来呢?在教学实践,我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兴趣、动机、情绪、情感等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变“苦学”为“乐学”。实践证明,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下面笔者结合教改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过:“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要让学生保持“乐知者”的角色,教学必须改革创新,灵活有乐趣。”兴趣教学法”的突出优点,就是能够唤醒每个学生的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能够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识字教学中,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举办“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我当小导游”等识字活动。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通过加偏旁、减偏旁和换偏旁的方法学习新的生字,灵活识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效率。如学习“奶”,学生有的说“女”加“乃”是“奶”;有的说把“仍”的单人旁变成“女”字旁就是“奶”,这样很快就记住了“奶”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又复习了“仍”字。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抓住字形特点,编成小故事。例如,教“游”字时,可以告诉学生,游泳必须有水(三点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间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诸如学习“徒”时,可编成“师徒两人徒手走在路上”;学习“悲”编成“我非常伤心”;学习“妹”编成“妹妹是个女孩,她是未来的希望”……通过语言描述及学生的想象,把识字与语言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丰富了孩子们的识字方法,促进了各种能力的提高。

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有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低下,加上老师、同学们的“另眼相看”,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导致破罐子破摔,缺乏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我不行,我无能”的不良心态。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激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在愉悦、互帮、互赏的状态中,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尤其是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更是特别关注,及时鼓励。

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我坚持使用目标分层教学法。例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问题,力争做到每个知识点上连环设问,而每个问号间有一定的难易坡度,然后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使他们各有所成,体验成就感。对那些思维暂时落后的同学,耐心启发,为他们扫除障碍,创设成功机会。对已经取得的任何一点成功,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优生在课上潇洒自如,一时的差生也能在课上跃跃欲试。 正是这样,学生的信心增强了,学习有了动力,成绩也会明显提高。

比如在朗读教学中,我最常运用的方法就是开展朗读比赛,如个人赛、小组赛、师生赛等,要求学生都来做“评委”,为别人的朗读情况打分、评议,除了指出他朗读中的错误外,更要找找他朗读中值得别人借鉴的优点。课堂上同学们的肯定态度,更能激励学生的自信力。另外,在与家长的联系中,也要求家长对孩子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不要一味地高要求,比分数,而要采取信赖、欣赏的态度。

三、积极调节学生情绪

情绪是指人对客体是否和自身需求相一致而产生的体验。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在一定的条件下,情绪对于人的积极性的激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人的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情趣,避免消极情趣,对学生情绪的调控,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始终。例如,在“先学后教”模式中,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采用讨论式,代表推举式的教学法,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反对满堂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使学生有劲可使,有活可做,有疑可论,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保持情绪的高昂激奋。

我清醒认识到:不论是何种作业形式,过量的作业或罚抄、罚写,只会使学生不堪重负,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反感和厌学情绪。不同层次的学生被统一要求的大量作业所累:成绩好的学生因觉得简单无必要而厌做,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太难、做不出而不做,教师却又因学生没能按要求完成任务而不悦,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就没有了。教学中,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有坡度的作业,由学生自由选做。这样,可使学生在不感到负担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如在学习了《渡津门送别》后,要求成绩好的学生:收集古代联“送别”的诗词曲赋文,作专题研究。使得他们必须去查找有关“送别”类古诗词资料,这样他们既学到了与课文有关的古代诗词曲赋知识,又培养了他们查找资料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对其他学生,则只需要能做出课文中的巩固性练习即可。

论文作者:史忠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7

标签:;  ;  ;  ;  ;  ;  ;  ;  

调动非智力因素,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论文_史忠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