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贺星烨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湖南醴陵 412200

【摘 要】目的:分析持续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本次实验,并采用单双数抽签法进行分组,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包含32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持续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护理完毕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且结果优于对照组。同时心功能对比,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持续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对于患者的病症改善来说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持续心理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护理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是因为血流动力学过重的负荷,或者其他心肌病而导致心肌受损,使其心肌的功能和结构发生改变,患者会出现呼吸不畅、无力、体液潴留等症状[1]。其治疗的目的是减缓其心肌的重构和发展,减少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临床症状进行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2]。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本次实验,分析持续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效果,现将其整理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本次实验,并采用拈纸团的方式进行分组,基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包含32例患者。对照组中含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信息区间介于60-82岁,患者平均年龄(70.4±6.9)岁;实验组中含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信息区间介于63-85岁,患者平均年龄(71.3±6.5)岁。本次实验获得医院相关部门的审批,所有患者均有正常认知功能,并对本次研究知情。将其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且其个人信息的差异不对本次结果造成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干预,包含监测其生命体征,遵医嘱指导用药等。实验组患者实施持续心理护理干预,其中包含:

当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首先应当做好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了解患者的个人性格特点,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持续性的心理护理措施。

由于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缺少子女陪伴,在进入医院后属于陌生环境,在住院期间很可能出现孤独和忧郁等心理状态,并且产生明显的消极情绪。在这种状况下,护理人员应当多陪伴患者,以积极热情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安慰,若患者忧郁和不安情绪,明显护理人员还应当给予患者情感支持,排解患者的忧郁情绪。

同时患者由于对疾病和相关治疗方案的认知较为缺乏,在这种状况下护理人员因当护理人员可以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来改善患者的陌生感和抵触感。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一对一讲解或应用视频播放等形式,加强患者对疾病以及治疗方案的了解,告知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案,这样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信赖度,以加强患者的康复信心,使患者更配合治疗工作开展。

1.3 评价标准

采用我院中自主制定的生活质量调查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其中包括三个单项,单项的得分满分为2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该项的生活状况越优。记录所有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进行分析后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而实验结果中,所有患者的护理满意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生活质量的变化和本文中一般资料的年龄信息均应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采用t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说明实验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且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大部分有心脏病病史,若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也有患者是因为运动耐性降低而出现呼吸不畅的症状,不仅会在运动时发生,也可能在休息时发生,但通过治疗是可以缓解的,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还能够提高其预后效果[3]。

持续性心理护理是一种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解决的护理措施[4],其主要方案是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状况制定持续心理护理措施,旨在为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改善,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一方面能够增强患者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也能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愈信心[5]。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持续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对于患者的病症改善来说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莹.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9):61-63.

[2]吴晓.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3):2183-2184.

[3]金阳阳.心理护理干预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6):128-129.

[4]徐莉莉.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的作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30(03):157-158.

[5]胡新君,张颖,王倩,王洪萍.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08):12-15.

论文作者:贺星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贺星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