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论文_马细文

浅析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论文_马细文

广东顺协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528300

摘要:结合国家现行勘察与设计规范,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工作中若干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个人看法。

关键词:优势;造价管理;具体细节;深度设计;调整

1、一体化建设模式优势

1.1、一体化施工模式速度快、工期短

一体化构建模式过程中的工程勘察、设计与各个施工环节不是之前的毫无关联,而是经过对应的协调组织合理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工程构建承包商能够同时承担勘察设计以及其相关施工工作。该建设模式把对应的勘察设计以及施工合理的结合,并经由一家相关的企业独立承担,这样能够保障在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相关信息交流顺畅,能够及时的协调各个环节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有效的提升工程的建设速度,有效的缩短工程建设时间。

1.2、促进技术的创新及运用

勘察、设计以及施工一体化模式能够促使勘察设计施工人员在进行相关的工作时全方位考虑其余环节,进而主动的运用新型技术,以便于提升工程的建设效率。比如:设计人员考虑到相关的施工程序,就会主动的对其设计技术实行一定的创新,以便于提升设计方案的实用性与可行性,降低设计的变更。

2、促进工程造价管理,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

因为工程勘察、设计以及施工均是由同一个工程建设承包商来负责,所以对于相关工程投资方在进行投资时只需要与承包商进行协商,进而合理的降低沟通上的错误,保障资金的正确运用。一个承包商可以同时负责对应工程的勘察设计以及施工,能够把各类资源合理的结合为一体,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相关承包商在工程构建中可以及时的对工程设计与施工实行优化,进而降低工程设计的频繁变更,这样合理的节约了工程成本,有效的提升了工程的经济效益。

3、承包商与业主双方的责任容易确定

有效的确定承包商以及业主双方的波的敏感度是最强的,有着极其明显的效应,该部位的崩塌滑坡最为发育;不同岩性以及地震灾害发育尽管并没有很明显的对应关系,不过这决定着地质灾害的种类,一般情况下,滑坡多出现在软岩中,在对应的硬岩中多是崩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岩土工程勘查与设计工作的具体细节

4.1、方案措施

(1)首先应该明确主体,明确勘察对象以进行准确的测绘工作;

(2)其次经利用专业技术进行准确的测绘后,应该对相关测绘数据进行分析,并编制勘查纲要;

(3)最后应该根据实际勘察情况和需要,明确勘查手段和方式。

4.2具体程序和相关步骤

(1)根据勘察结论,应该进行设计方案的初步拟定;

(2)明确施工手段和方法;

(3)根据相关流程确定最后方案;

(4)制作详细设计方案,并明确各流程细节,如设计的方法、要求等。

4.3岩土工程勘查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在勘察设计前应该明确勘察的目的。只有明确目的才能明确工作方向,并依此进行相关必要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勘察设计工作顺利进行。但是就当前实际来讲,前期目的的明确以及相关准备工作不到位,存在着不少问题。总的

来说主要体现在:勘查工作的不完善,勘查结果抽象不具体。比如一些勘察单位由于工作出现疏忽,工作内容不太完善造成拟建工程的结构形式、勘查坐标等内容不明确,模糊不清。而有的勘察目的施工状况,以及基本的一些要求按照最为标准的预应力计算公式来进行最终预应力张拉数值的确定。

(2)密切关注穿束过程,对于具体的预应力技术应用过程来说,穿束过程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尤其是会造成波纹管的损伤,因此,这种穿束过程也就应该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每一步的操作规范进行认真的穿束处理,保障其穿束的准确性,避免对于波纹管造成伤害。

(3)严格把关混凝土的浇筑环节,对于预应力施工技术中的混凝土浇筑环节来说,必须要重点针对其浇筑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外漏的灌注孔、灌浆孔、排气孔道、预应力孔道接口、外漏的孔道等,都需要进行封堵,以免造成异物进入的情况发生。对于下层孔道的排气孔和灌浆孔,由于其长度大且斜向伸出板面,因此必须要固定牢固。在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时,严禁振动棒接触到预应力锚具和孔道,避免造成混凝土移位。在进行混凝土的振捣时,需要特别注意钢筋密集的地方,例如预应力锚具和孔道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容易产生塑性沉缩裂缝。尤其是要结合浇筑过程中的相关振捣操作进行严格的把关,在振捣中做到尽可能的缓慢,如此才能够保障其混凝土浇筑的效果和质量,也能够避免对于波纹管及其他一些部位造成损伤。

5、勘探深度设计

勘探深度应结合勘探点功用及相关标准界定值进行设计。勘探深度设计时,岩土工程师应依据勘察意图进行科学分析,结合场地岩土层条件,分别按勘探点功能设计计算勘探深度。设计勘探深度时应避免盲目地“依托”某类规范,而忽视前期协调分析确定的整体技术意图或要求。具有复合功用的勘探点位的勘探深度应按满足已归纳确定的界定标准,通常按最深要求的勘探点功用设计勘探深度。必要时,同一勘探点位的代表性范围内应布置多处不同勘探功用或类型的勘探井(孔),以取得本勘探点的各项勘察目的性的功用要求。

6、勘探点功用划分及点位调整

勘探点功用即是勘探点布置的目的或意图的集合,勘探点功用的划分是勘探工作布置优化设计的重要环节。调整合并同一勘探点附近不同针对性的勘探点位,以确定复合功用的勘探点位,同时注意复合功用的勘探点位应保持符合已经研究归纳的各项勘察技术工作设计的界定标准值。复合功用勘探点位的形成,可适当减少勘探点数量,但应注意保证勘探获取一手资料或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同时须进一步强调勘探点布置的工作目的。

7、实现一体化建设模式的必要性以及重难点

7.1、一体化建设模式的必要性

1)岩土工程勘察行业的发展推动岩土工程建设向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目前,一些岩土工程勘察部门在提供勘察资料的同时还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给出参考意见,这无疑会促进岩土工程建设一体化的发展。

2)一体化模式是由岩土工程现状所决定的。虽然我国岩土工程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流程模式与技术工艺,但是,岩土工程仍然处在发展阶段,许多勘察设计施工方法仍是半理论半实践的形式。此时如果勘察设计施工分别由不同的企业负责,那么就可能造成各环节的脱节,不利于岩土工程的健康发展。

3)一体化模式是由其优点所决定的。与传统的岩土工程模式相比,一体化建设模式可以有效的缩短工程工期,提高建设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实现勘察、设计、施工的完整统一,因此,岩土工程实行一体化建设模式便成为必然。

结束语:

岩土工程是我国基础建设中广泛存在的工程之一,其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后期建筑工程、装饰工程的正常开展。由于岩土工程涉及到勘察、设计、施工等多个环节,对其的建设管理十分困难,因此实行岩土工程一体化建设模式成为当前岩土工程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率先分析了岩土工程一体化建设模式的优点,然后研究了一体化建设模式的必要性以及实施难点,最后探讨了一体化建设模式的实现途径,为岩土工程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龙诗彪,潘鑫. 江西省上犹县埕塘坳铀矿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J]. 江西建材,2013,2(5):123 - 125.

[2]路卫东. 矿产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探析[J]. 企业技术开发,2014,2(20):123 - 124.

[3]邹剑峰. 矿山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J]. 农家科技,2013,2(9):55 - 57.

[4]孙丽媛. 太平煤炭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J]. 应用能源技术,2011,2(4):155 - 156

[3]邹喜国,司涛.浅析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与展望[J].科技资.,2010(16).

论文作者:马细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  ;  ;  ;  ;  ;  ;  ;  

浅析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论文_马细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